伊州工坊的风车还在 “呜呜” 转动,李长安已带着工匠们搭建起新的玻璃作坊。他将波斯商人提及的玻璃镜图纸铺在石桌上,指尖划过镜面打磨的工序 —— 传统铜镜需反复抛光,而玻璃镜只需在背面镀上锡汞合金,便能映照出清晰的影像。“把风车的传动轴接过来,” 他指着新制的磨盘,“用齿轮控制转速,要让玻璃在磨盘上如水面般平稳。”
工匠们依令操作,风车带动的磨盘以均匀速度旋转,磨料用的是虢州铁矿的细砂,比传统磨石更细腻。三日过后,第一面 “风车玻璃镜” 出炉,镜面光滑如秋水,连李长安鬓角的白发都清晰可见。“比铜镜清楚十倍!” 王玄策捧着镜子照个不停,忽然压低声音,“大人,长安传来消息,五姓七望的绸缎庄正在私下仿制青铜镜,想抢占市场。”
李长安笑着将镜子转向窗外,镜中映出商队卸货的忙碌身影:“让他们仿,玻璃镜的妙处,可不是青铜能比的。” 他当即命人在镜背加装可折叠的木架,既能立在妆台,又能随身携带,还在镜框上雕刻商路地图 —— 这便是 “商旅镜” 的雏形,既是梳妆镜,又是行路指南。
消息传到敦煌,西域商队头领们纷纷赶来求购。波斯商人看到镜子能清晰映照出棉锦宝石袍的纹路,当即订购百面,愿以两船香料交换,还提出用波斯的锡矿开采权换镀镜技术。李长安笑着应允,却额外要求:“需派三名炼金术士来大唐,我要改良锡汞合金的配方 —— 现在的镀层太脆,容易剥落。”
商人欣然应允,带来的锡矿经阿拉伯合金技术处理后,果然让镀层韧性大增。李长安又在镜边缘包上铜皮,既能防摔,又能刻上玄甲坊的云纹暗记。当第一批 “铜边玻璃镜” 运抵长安,西市的绸缎庄掌柜们看着镜中自己的倒影,忽然发现自家的青铜镜竟如此模糊。
五姓七望的反扑来得更快。他们买通负责运输的镖师,在镜箱中混入水汽,导致一批玻璃镜的镀层出现霉斑。李长安得知后,索性在镜箱内加装防潮棉锦 —— 正是用风车纺车织出的细布,再涂一层防水漆。“每面镜子都配一张‘保养图’,” 他指着图上的防潮妙招,“让百姓知道,玄甲坊的物件不仅好用,还经得住折腾。”
这招让玻璃镜的名声更胜从前,连宫中嫔妃都派人来订购。李世民见到镜子后,指着镜中自己的鬓角笑道:“这镜子比谏官还耿直,连朕的白发都藏不住。” 当即下旨,将玻璃镜列为 “贡品备选”,允许玄甲坊在东西两市开设 “明镜阁”。
解决了朝堂的认可,李长安开始拓展玻璃镜的用途。他发现长安的银号清点钱币时,常因光线不足看错成色,于是设计出 “放大镜镜”—— 在玻璃镜边缘镶嵌一小块凸透镜,能将铜钱上的纹路放大三倍。西市银号试用后,识假币的效率提高五成,掌柜们争相购买,还愿以白银兑换技术。
这年中秋,长安的 “赏月会” 上,玻璃镜的衍生产品成了新宠。“哈哈镜” 能将人影拉长成趣,引得孩童们围着嬉笑;“梳妆镜匣” 内置小镜与胭脂格,方便闺阁女子使用;最受文人欢迎的是 “诗镜”—— 镜背刻着李白的诗句,镜面映着月光,别有一番雅致。
五姓七望见状,竟散布谣言说 “玻璃镜会吸人精气”。李长安索性在明镜阁前搭起高台,请百岁老妪当众用镜子梳妆,老人家对着镜子整理鬓发,笑得合不拢嘴。他趁机宣布:“凡在明镜阁购镜者,可凭票根在玄甲坊商栈领取半斤西域葡萄干 —— 这是用玻璃镜检查果实成熟度换来的贡品。”
入秋后,玻璃镜沿着风车井商路运往西域,换回的不仅是香料宝石,还有各国的奇珍异宝。李长安站在伊州的工坊前,看着风车带动磨盘转动,忽然想起波斯商人提及的 “望远镜”—— 若将两片凸透镜组合,或许能看清百里外的敌军营帐。当他在纸上画出草图时,王玄策忽然来报:“大人,吐蕃赞普派人送来青稞酒,说要用逻些城的集市管理权换十面玻璃镜,还要请工匠去教他们造镜。”
李长安望着纸上的望远镜草图,笑着点头:“告诉赞普,镜子可以给,但造镜师傅得带着风车纺车的图纸去 —— 让他们知道,大唐的巧思,从来不是孤零零的物件,而是能串起商路、温暖人心的纽带。”
长安的夜色中,崔氏府邸的密室里,几位老臣正对着一面模糊的仿造玻璃镜叹气。镜中映出他们焦虑的面容,却照不出玄甲坊那些物件背后,藏着的让万民安乐的初心。而玄甲坊的灯火下,李长安正看着工匠们将玻璃镜的边角料磨成镜片,这些小镜片,或许很快就能拼凑出更广阔的世界。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大唐长安秘物栈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