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女学开设议政课,优秀学子入朝堂
坤宁宫的烛火,静静地映在苏浅月手中的奏章上。那上面,太医院院判、御医、医正,一长串的名字,朱红的印泥像一个个张开的血口,要将她辛苦建立起来的一切吞噬殆尽。
赵玦的声音里带着压抑的怒火:“一群倚老卖老的东西!朕明日就驳回这道折子,看他们谁敢再多言。”
“驳回?”苏浅月将奏章轻轻合上,发出“啪”的一声轻响,在这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陛下,您驳得了一次,驳不了第二次。堵得住他们的嘴,堵不住天下人的悠悠之口。他们要‘考核’,我若避而不战,岂不坐实了心虚?”
她抬起眼,烛光在她漆黑的瞳仁里跳跃,映出的不是怒意,而是一种冰冷的、近乎兴奋的战意。“他们想考,那就让他们考。只不过,怎么考,在哪里考,考什么,得由我说了算。”
赵玦看着她,那股子怒气不知不觉就消了,转而化为一丝好奇与玩味:“哦?皇后又有什么新奇主意了?”
“他们不是说我们‘不合古法’,‘离经叛道’吗?”苏浅月唇角微挑,“那咱们就不跟他们比背书、比引经据典。咱们比治病救人。陛下,请下一道旨,就在三日后,于朱雀大街设擂,办一场‘义诊大比’。”
“义诊大比?”
“没错。”苏浅月站起身,在殿内缓缓踱步,思路清晰无比,“太医院出五位御医,我惠民女医馆出五位女医。同台问诊,百姓为题,疗效为卷。谁的方子更管用,谁的医术更高明,让京城的百姓自己看,自己评。他们不是自诩‘杏林正统’吗?那就拉出来遛遛,看看这‘正统’,到底能不能治好百姓的病。”
这主意,简直是把太医院那帮老古板的脸面,放在了火上烤。赵玦先是一愣,随即抚掌大笑:“妙!实在是妙!朕这就拟旨!朕倒要看看,那帮只会抱着古籍掉书袋的老家伙,到时候怎么收场!”
圣旨一下,满京哗然。
皇后娘娘要和太医院当街打擂台!
这消息比任何说书先生的故事都更吸引人。一个是高高在上、专为皇亲国戚看病的太医院,一个是新近崛起、为平民百姓称道的女医馆。这场对决,不仅是新旧医术的碰撞,更是两种阶层、两种观念的正面交锋。
义诊大比那天,朱雀大街被围得水泄不通。官府派了上百名禁军维持秩序,才勉强清出中央一片空地。高台之上,左右分设十张诊案。左边,是太医院的五位御医,为首的正是刘院判。个个身着官服,年过半百,神情倨傲,身后跟着的药童都昂着下巴,仿佛多看一眼百姓都是恩赐。
右边,则是女医馆的五位女医。文大夫领头,身后跟着四位从女学医科班脱颖而出的优秀学生。她们统一穿着便于活动的青布长衫,头发利落地绾起,神情专注而沉静。苏浅月就坐在她们后方不远处,一身素雅宫装,既是督阵,也是她们最坚实的后盾。
一声锣响,大比开始。
百姓们排着长队,依次上前求诊。
很快,高下立判。
一个腹胀如鼓的商贩被分到了刘院判面前。刘院判只隔着丝帕,在他手腕上搭了片刻,便捻着胡须,断言道:“湿热内蕴,气机不畅。需以珍品药材,猛药攻之。”随即大笔一挥,开出一张方子,光是上面的百年人参、千年灵芝,就让那商贩的脸白了三分。这哪里是看病,这是要他的命。
商贩拿着方子,犹豫着不敢去抓药,恰好轮到他对面的女医空闲下来。那女医不过二十出头,是女学的学生,名叫林晚。她请商贩坐下,详细地问了他的饮食习惯、作息、甚至近来的心情。问完,她并未急着开方,而是让商贩躺下,用一种温和而有力的手法,在他的腹部推拿按摩。不过一炷香的功夫,只听那商贩肚子里一阵“咕噜”作响,竟是接连打了几个响亮的嗝,吐出几口浊气,整个人都舒坦了不少。
林晚这才给他开了方子,上面不过是些山楂、陈皮、白术之类的寻常药材,加起来还不到一百文钱。“大叔,您这是食积,加上思虑过重伤了脾胃。药吃三副便可,关键是往后要少吃肥腻,多走动,放宽心。”
商贩千恩万谢地走了。围观的百姓们看得分明,议论声四起。
“看见没?太医院开的是金方子,女医馆开的是土方子,可人家土方子立竿见影!”
“是啊,那小女医问得可细了,比我婆娘还啰嗦,可听着就让人心里踏实。”
刘院判听着周围的议论,脸色由红转青,又由青转白。他重重哼了一声,对下一个病人越发不耐烦。
一个抱着孩子的妇人哭哭啼啼地走上前来,说孩子夜里总是惊醒啼哭,浑身盗汗。刘院判看了一眼孩子蜡黄的小脸,斥责道:“慈母多败儿!定是你平日里娇惯太过,让他吃了不克化的东西,伤了元气!回去饿上两日便好!”
妇人被他一通呵斥,眼泪掉得更凶了。
这时,苏浅月从席上走了下来。她走到妇人面前,温声细语地安抚了几句,然后亲自接过孩子。她没有诊脉,只是轻轻抚摸着孩子的脊背,又翻开他的眼睑看了看,最后,她对身边的文大夫说:“文大夫,取些甘草、浮小麦、红枣来,煮一碗安神汤。另外,教这位大姐一套小儿推拿的手法,清心经,揉内劳宫,每日睡前做上一刻钟。”
刘院判在对面看得清楚,忍不住出言讥讽:“皇后娘娘,小儿惊厥,非同小可。您这几样东西,不过是些吃食,如何能当药用?简直是儿戏!”
苏浅月淡淡地瞥了他一眼:“刘院判,医者父母心。在这位母亲眼里,没有什么比她的孩子更重要。你不安抚,不细查,反而先劈头盖脸一顿训斥。你的医术或许很高明,但你的医德,连我女学的学生都不如。”
她顿了顿,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遍全场:“医术,是用来救人的,不是用来彰显身份、斥责病患的工具。若连一颗仁心都没有,读再多医书,也不过是个医匠,成不了医者。”
这番话,如一记响亮的耳光,狠狠抽在太医院所有人的脸上。刘院判一张老脸涨成了猪肝色,嘴唇哆嗦着,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而那碗安神汤,孩子喝下后,不过半个时辰,便在母亲怀中安然睡去,呼吸均匀,小脸上再无惊惧之色。
事实胜于雄辩。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们开始有意识地选择女医馆的队伍,太医院那边渐渐门可罗雀。到了下午,刘院判等人面前已经空无一人,而女医馆这边依旧人头攒动。
这场“义诊大比”,成了一场单方面的碾压。
太医院输得体无完肤。
事后,苏浅月没有乘胜追击,更没有要求赵玦惩处太医院。她反而让女医馆整理出此次义诊的病案和方剂,誊抄了一份,亲自送去了太医院,美其名曰“学术交流”。
这一手,比任何惩罚都更诛心。太医院收下病案,等同于承认了自己技不如人。自此之后,朝堂内外,再无人敢质疑女医馆的医术。
【叮!公开战胜保守势力,彻底奠定女医制度的社会地位,功德+3000。】
【叮!“杏林春暖”光环升级,麾下女医诊疗疑难杂症成功率提升15%,民众信任度提升30%。】
危机化解,声望更胜。苏浅月却并未因此感到轻松。
深夜,她站在坤宁宫的窗前,望着天边那轮残月。今日之事,她虽然赢了,却也让她看得更清楚。只要这个国家的律法、制度、权力,依旧全然掌握在男人手中,那么今日的女医馆,明日的女学,她所做的一切,就都如同建立在沙滩上的楼阁,随时可能因为当权者的一句话而倾覆。
她不能总是被动地等着别人出招,再见招拆招。她要培养出能主动出击,能从根本上改变规则的女性力量。
治病,只能救一人之身。而改变思想,改变制度,才能救千万人之命。
第二日,苏浅月便去了雍华女学。她召集了所有师生,宣布了一个让所有人都为之震动的决定。
“自今日起,女学将增设一门新课,名为‘议政课’。”
讲台之下,一片寂静,随即爆发出嗡嗡的议论声。议政?女子议政?这可是闻所未闻之事!
苏浅月抬手,示意大家安静。“我知道你们在想什么。有人会觉得,这是痴人说梦,是牝鸡司晨。但我想告诉你们,政治,并非只是朝堂上那些衮衮诸公的事情。它与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
“城南的米价为何上涨,这叫民生;新颁布的婚姻法,对我们有何影响,这叫法理;官府的税收,有多少用在了我们女子身上,这叫财政。这些,都是‘政’。我们不去议论它,它便会来议论我们的命运。”
“我开设这门课,不是要让你们去颠覆朝纲。而是要让你们学会看懂这个国家的律法,学会分析我们身边的事务,学会在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时,如何用最有力的文书、最清晰的条理,去为自己,为和我们一样的女性,发出声音!”
她的目光扫过台下每一张年轻又激动的脸庞,最后,落在了前排的林晓身上。这个在青州带领女子请愿的女孩,眼中闪烁着灼热的光芒。
“我将亲自教授这门课。我希望,从你们之中,能走出大雍朝第一位女状师,第一位女先生,甚至……”苏浅月顿了顿,一字一句地说道,“第一位,女官。”
话音落下,满堂皆惊。
议政课很快便开设起来。苏浅月摒弃了空洞的理论,全部采用案例教学。她将“女子诉冤台”的卷宗拿来,让学生们分组讨论,模拟判案;她把朝廷新颁的政令白话解读,让她们分析利弊;她甚至带着她们,去旁听京兆府的公开审案。
林晓的天赋,在议政课上展露无遗。她逻辑缜密,言辞犀利,对数字和条文有着惊人的敏感度。一次课上,苏浅月拿出青州的税收账目作案例,林晓只看了一遍,便指出了其中一项针对“织户”的附加税,在实际执行中,是如何通过层层盘剥,将负担巧妙地转嫁到那些以纺织为生的寡妇和贫女身上的。她的分析报告,条理清晰,数据翔实,连户部的老官吏看了都自愧不如。
苏浅月看着这份报告,心中充满了欣慰。她仿佛看到了一颗种子,正在破土而出,即将长成参天大树。
就在这时,青禾快步走了进来,神色有些凝重。她递上一封来自青州的加急密信。
“娘娘,青州出事了。”
苏浅月拆开信,迅速浏览了一遍。信是赵玦派去的新任知府写的。他在推行女学和女性财产继承权时,遭到了当地乡绅豪族的强烈抵制。他们阳奉阴违,暗中使绊,煽动民众,致使新政举步维艰,甚至发生了几起暴力冲突,有女学的学生被打伤。新知府焦头烂额,束手无策,特来向京中求援。
苏浅月捏着那封信,眉头紧锁。青州的局势,比她想象的还要复杂。强硬派兵,只会激化矛盾。可若任由他们胡来,新政便成了一纸空文。
她的目光,不经意间落在了手边那份林晓写的、关于青州税法的分析报告上。那上面,每一个字都闪烁着理性的光芒。
一个念头,如电光石火般,猛地窜入她的脑海。
或许,解决青州的问题,并不需要派去一支军队。
她需要的,只是派去一个,真正懂得青州,也真正懂得如何为女性争取权益的人。
她抬起头,目光穿过窗棂,望向远处正在激烈讨论的议政课课堂。她的视线,精准地落在了那个正慷慨陈词的、名叫林晓的少女身上。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退婚后,我靠演技骗哭全京城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