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前的寒意刺骨,帐篷外呼啸的风声如同鬼哭。阿坎和陆青璃几乎一夜未眠,两人默默检查着装备:冰镐、冰爪、绳索、少量的高能量食物,以及陆青璃那从不离身的背包,里面装着笔记、罗盘和一些她秘制的、据说能抵御部分阴邪之气的药粉。
东方天际刚泛起鱼肚白,他们便拆掉帐篷,踏上了前往东侧冰川的征途。山谷到冰川脚下看似不远,但在海拔五千米以上的高原,每一步都异常艰难。空气稀薄,脚下是松软的冰碛砾石,巨大的海拔落差让人心跳如鼓。
随着逐渐靠近,冰川的庞大与险峻才真正显现。它像一条凝固的巨河,从雪峰之间倾泻而下,表面并非平整的雪原,而是布满了巨大的冰塔(冰林)、深不见底的冰裂缝(冰裂隙),以及因冰川运动挤压形成的、如同波浪般起伏的冰丘(冰瀑区)。幽蓝的冰体在初升的阳光下反射出冷冽的光芒,美丽,却散发着死亡的气息。
“跟紧我,每一步都要踩实。”阿坎深吸一口气,将绳索的一端系在自己腰间,另一端递给陆青璃。他凭借着觉醒后增强的感知和对危险的直觉,小心翼翼地在前方探路。陆青璃则负责观察罗盘和周围的地形,与笔记中的记载相互印证。
他们选择的路线是沿着冰川侧碛(冰川边缘堆积的岩屑垄)行走了一段,寻找相对平缓的区域切入冰川主体。即使如此,踏上冰川表面的第一步,依然让人心头一紧。冰爪抠进冰面发出的“咔嚓”声,在寂静的环境中格外清晰。
最初的几个小时相对顺利,他们绕过了几个明显的巨大裂缝。但冰川的地形瞬息万变,有些裂缝被薄薄的积雪覆盖,形成致命的雪桥。有一次,阿坎刚踏上一片看似坚实的雪面,脚下突然一空!幸亏他反应极快,冰镐猛地向侧面坚固的冰层砸去,同时身体借力向旁边翻滚,才险之又险地避开了那个被积雪伪装起来的裂缝边缘。松动的雪块簌簌落下,好一会儿才听到深处传来微弱的回响,令人头皮发麻。
“小心!这些雪桥很危险!”阿坎心有余悸地提醒。陆青璃脸色发白,紧紧抓住绳索,更加不敢有丝毫大意。
中午时分,他们在一处相对背风、视野开阔的冰丘后暂停休息,补充能量。压缩饼干味同嚼蜡,但能提供必需的热量。阿坎望向他们目标的方向——那片位于主峰东侧冰川上游的区域,看起来依旧遥远。按照这个速度,至少还需要一整天,甚至更久。
“青璃,你确定入口就在那片冰崖下面?”阿坎指着远处那片仿佛被巨斧劈开、垂直陡峭的蓝色冰壁。
陆青璃拿出笔记,对照着罗盘和远处的山势,肯定地点点头:“罗盘的指向非常明确,所有的地脉能量流,以及笔记中描述的‘星辉垂落之地’,都指向那里。而且你看,”她指向冰崖上方一处不太起眼的、被冰雪覆盖的褶皱,“笔记里提到‘墟口有双阙,状如龙蟠’,那个褶皱的形态,很像某种对称的天然门户结构。”
阿坎凝神望去,确实,在那片巨大的冰崖上,那个褶皱两侧微微隆起,中间凹陷,确实有点像某种门户的雏形。但如何到达那里,以及那里究竟隐藏着什么,都是未知数。
休息过后,他们继续前进。下午,天气开始变坏。高原的天气说变就变,刚才还阳光明媚,转眼间乌云就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狂风卷着冰粒和雪沫,劈头盖脸地砸来。能见度急剧下降,四周白茫茫一片,几乎无法分辨方向。
“是白化天气!快找地方躲避!”陆青璃大声喊道,声音很快被风声吞没。
在这种极端天气下继续前进无异于自杀。他们艰难地移动着,试图寻找一个冰洞或者足够大的冰裂缝避风。然而,祸不单行,就在他们摸索前行时,脚下突然传来一阵低沉的、持续不断的轰鸣声!
“是冰崩!快跑!”阿坎脸色剧变,他能感觉到上方的冰川正在发生断裂和滑动!他拉着陆青璃,不顾一切地朝着侧下方一个看似能提供掩护的巨大冰塔林冲去。
巨大的冰块碎裂、翻滚、撞击的声音从上方传来,如同万马奔腾。雪沫和碎冰像瀑布一样倾泻而下。两人拼尽全力狂奔,几乎是连滚带爬地冲进了冰塔林边缘的一个狭窄缝隙里。
“轰隆隆——!”
巨大的声响持续了将近一分钟才渐渐平息。他们藏身的冰缝剧烈震动,不断有碎冰落下。当外界的声音终于停止,两人已是灰头土脸,惊魂未定。
小心翼翼地探出头,眼前的景象让他们倒吸一口冷气。他们刚才走过的路径,已经被从上方崩落的大量冰块和积雪彻底掩埋、改变。如果不是阿坎感知敏锐、反应迅速,他们此刻恐怕已经葬身冰下。
“看来……我们被迫改变路线了。”陆青璃看着被堵死的原路,苦笑道。
这场意外的冰崩虽然惊险,却也阴差阳错地为他们“开辟”了一条新的、更靠近冰川侧壁的路径。沿着冰崩后相对稳固的边缘地带,他们艰难地跋涉,终于在夜幕降临前,找到了一处较大的冰裂缝,足以容纳两人搭建简易营地——其实就是在裂缝内壁找了一个相对平整的冰台,铺上隔寒垫,紧紧靠在一起取暖。
冰川之夜,温度骤降至零下二三十度。呼啸的风声在裂缝中回荡,如同无数怨灵在哭泣。黑暗中,只有两人头灯的光柱和彼此呼出的白气证明着生命的存在。
“阿坎,你害怕吗?”陆青璃的声音在黑暗中有些颤抖,不知是因为寒冷还是恐惧。
阿坎沉默了片刻,诚实地说:“怕。但更多的是……一种必须向前的决心。我总觉得,答案就在前面,关于我父亲,关于我身上的力量,关于这一切。”
陆青璃轻轻“嗯”了一声:“我也有这种感觉。父亲笔记的最后一页,用血写着‘墟中有真解,亦有莫大凶险,非心志坚定、身负机缘者不可入’。我们现在,大概就是他说的‘身负机缘者’吧,虽然这机缘……”她没有说下去,但意思很明显,这机缘伴随着巨大的风险和未知。
“睡一会儿吧,我守夜。”阿坎说道。在这种环境下,必须有人保持清醒,以防万一。
后半夜,风雪渐歇,星空再次显露。阿坎坐在冰台边缘,望着裂缝上方狭长的、缀满星辰的夜空。体内的本源之力在低温下似乎流转得更为缓慢,但更加凝实。而那缕寂灭能量,则依旧沉寂,仿佛与这万载寒冰融为一体。他尝试着去感知这片冰川,隐约能察觉到一股极其古老、极其微弱、但又浩瀚无边的能量场,弥漫在冰雪和岩石深处,那或许就是支撑“昆仑墟”存在的根基。
第二天,天气放晴。他们早早起身,继续沿着冰崩后形成的“新路”向目标冰崖进发。这条路虽然绕远,但似乎避开了更多明显的巨大裂缝。经过一整天的艰苦跋涉,在夕阳再次将雪峰染金时,他们终于抵达了那片巨大的冰崖脚下。
近距离仰望,冰崖更加震撼,高度超过百米,冰壁光滑如镜,泛着深邃的蓝色,几乎无法攀爬。而陆青璃所指的那个“龙蟠双阙”状的褶皱,就在冰崖大约三分之二高度的位置。
“入口……难道在上面?”阿坎皱起眉头。徒手攀爬这种冰壁,即使是世界上最顶尖的攀冰高手也极其危险。
陆青璃没有回答,而是拿着罗盘,在冰崖底部来回走动,仔细勘察。突然,她在冰崖与冰川地面接壤的一个不起眼的角落停了下来。那里堆积着厚厚的积雪和碎冰。
“这里……能量波动有点异常。”她蹲下身,用手拂开表层的积雪。阿坎也走过来,集中精神感知,果然,在厚厚的冰雪之下,似乎有一股微弱的、与周围寒冰不同的气息透出。
两人对视一眼,立刻动手挖掘。用冰镐和手刨开近一米深的积雪和碎冰后,一块巨大的、表面刻满了复杂符文的黑色石板,显露了出来!石板与冰崖基岩融为一体,严丝合缝,只在中央位置,有两个并排的、手掌形状的凹陷印记。
这两个凹陷印记,一个散发着淡淡的、与阿坎本源之力同源的温润白光,另一个,则萦绕着一丝与那寂灭能量相似的、令人心悸的幽暗气息。
“双心……锁钥!”陆青璃激动地声音发颤,“果然是这样!需要同时具备两种截然相反力量的人,才能开启这道门!”
阿坎看着那两个手印,心中豁然开朗。风吟谷的黑色晶体(寂灭),祭坛的蚀灵(或许代表某种负面的秩序或混乱?),以及眼前这需要两种力量才能开启的门户……这一切都指向了那个“双心”平衡的古老设计。
他自己,阴差阳错之下,竟然成了唯一符合条件的人选——体内同时存在着来自黑色晶体的寂灭能量,以及自身觉醒的、充满生机的本源之力。
“看来,这就是唯一的入口了。”阿坎深吸一口气,将目光投向那两个手印。开启这道门,后面就是传说中的昆仑墟,但等待他们的,是福是祸,无人知晓。距离“双月交汇”之夜,只剩下最后一天了。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我玄幻的四十年岁月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