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退(或者说,暂时劝退)了高维“观测者”的直接探查,云岚城赢得了一段宝贵的、没有无形目光时刻注视的相对平静期。但所有人都清楚,这平静之下,是更加汹涌的暗流。他们已被标记,已被纳入某个未知存在的“观察列表”,任何过大的动静,都可能再次引来那超越维度的注视。
“擎天计划”二期工程,在林风的主持下,以更高的效率和更隐秘的方式全面展开。目标不再是单纯的被动防御,而是构建更加复杂的信息伪装层和掌握选择性信息释放的主动权。
地下控制中心,已然成为了整个计划的神经中枢。巨大的灵显石屏幕上,云岚城及其周边区域的能量流动、信息传递、乃至更深层次的“现实稳定性”数据,都以极其复杂的形式实时呈现。
林风站在屏幕前,指尖划过一道道流淌的数据流,如同一位交响乐指挥,调整着整个城市的“信息韵律”。
“信息伪装层,核心原理是基于‘灵能奇点’对局部现实法则的有限度干涉。”林风向核心团队阐述着他的构想,“我们要在云岚城真实的‘信息本体’之外,包裹上一层不断变化、充满误导性的‘信息外壳’。”
“这层外壳,需要满足几个条件:”
“第一,逻辑自洽性。它本身不能是胡编乱造的乱码,而应该是一个看起来合理、但核心参数和关键节点经过扭曲或替换的‘虚拟现实模型’。让观测者在解析时,以为看到了真实,实则落入我们预设的认知陷阱。”
“第二,动态演化性。外壳不能一成不变,必须能够根据观测者可能的解析策略,进行动态调整和进化,始终保持‘看似可解析,实则永无法触及核心’的状态。”
“第三,诱导性。在某些特定情况下,我们可以主动在外壳上制造一些‘看似重要’的漏洞或特征,引导观测者将注意力集中在我们希望它关注的方向,从而忽略真正的核心机密。”
这是一个极其精妙的系统工程,其复杂程度远超之前的“逻辑迷宫”。它要求对信息编码、认知心理学(哪怕是针对高维存在)、以及现实法则的底层运作,都有着近乎本质的理解。
林风将这项任务分解成了数个模块。
“认知模型构建组”,负责基于现有对“观测者”行为模式的分析(主要来自上次接触),建立其可能的解析逻辑模型,并据此设计具有误导性的虚拟信息结构。他们需要扮演“观测者”的角色,不断尝试破解自己设计的伪装,寻找漏洞。
“动态演化算法组”,则依托“织女星”的强大算力,开发能够让信息伪装层自主学习、自主演进的灵能算法。这些算法需要能够实时分析外来信息探针的特征,并瞬间调整伪装层的结构,使其始终保持在“最诱人但也最棘手”的状态。
“选择性信息释放组”,任务最为特殊。他们需要甄别云岚城哪些“非核心”但具有一定价值或误导性的信息,可以作为“诱饵”或“烟雾弹”,在特定时机,通过伪装层上预设的“漏洞”,看似“不经意”地泄露出去。比如,某些经过修改、性能被夸大的“科学法器”设计图,或者一些关于“陨星湖存在上古遗迹”但指向错误位置的“考古发现”。
整个云岚城最顶尖的“灵能工程师”和“信息架构师”都被动员起来,投入到这项前所未有的工作中。实验室里,日夜灯火通明,无数复杂的灵路设计图、信息流模型、认知逻辑图被绘制、推翻、再绘制。
林风本人则坐镇中央,协调各方进度,并亲自攻克最核心的技术难关——如何让“灵能奇点”稳定地维持这种精细到极致的信息伪装。
他再次沉浸到对GUt模型和“星灵符文”的深度推演中。信息,从物理学的角度看,是熵的减少,是秩序的体现。而从“法则层面”看,信息或许就是法则丝线的特定排列组合。那么,信息伪装,本质上就是对局部区域法则丝线的“编织”与“误导性呈现”。
他尝试着将几个关键的、涉及“信息编码”与“认知干扰”的“星灵符文”,以特定的序列和能量配比,注入到一个“灵能奇点”之中。
起初,奇点只是微微波动,周围的现实景象出现细微的扭曲和重影,如同隔着一层毛玻璃。但随着林风不断调整参数,那层“毛玻璃”开始变得清晰,但其上呈现出的,却不再是控制中心真实的景象,而是一个……经过美化、简化,甚至添加了一些不存在设备的虚拟实验室图像!
虽然这层幻象还很不稳定,细节处也有不少破绽,但这证明方向是正确的!
“成功了!我们真的能制造‘信息假象’!”一名年轻的研究员激动地低呼。
林风却摇了摇头:“还不够。这只是静态的、粗糙的伪装。我们需要的是动态的、能够欺骗高层次解析的‘智能皮肤’。”
他继续投入研究,将“动态演化算法”的核心逻辑,也尝试用“星灵符文”进行编译,并将其与维持伪装的奇点进行深度绑定。
这是一个更加艰难的过程。让冰冷的符文去执行复杂的、带有学习能力的算法,如同教石头唱歌。无数次失败,无数次奇点过载崩溃,甚至引发小范围的信息紊乱风暴。
但林风和他的团队没有放弃。他们从星舰残骸的数据中寻找灵感,从上界使者展示的“道源视角”中汲取养分,甚至从那些混沌生物的模因污染方式中反向推导防御机制。
时间在一次次失败与微小的突破中流逝。
数月后,当“擎天计划”二期工程临近尾声时,云岚城的“信息伪装层”已初具雏形。
从外部(无论是物质层面还是信息层面)观察云岚城,看到的将不再是一座银辉流淌、充满未来科技感的奇迹之城,而是一座灵气浓度“适中”、发展水平“略高于普通修真城池”、主要依靠“改良型传统阵法”和“一些运气好得到的上古技术碎片”支撑的、有些不起眼甚至略显平庸的城市。
城市上空那显眼的矩阵网络被伪装成了普通的聚灵大阵,四座共鸣塔被伪装成了大型风水塔,连“探索者一号”在港口内的影像,都被替换成了一艘造型古朴的大型木质楼船。
所有泄露出去的能量波动、信息传递,都经过了伪装层的过滤和修饰,使其符合这个“平庸”设定。
而这层看似普通的伪装之下,是十二个“灵能奇点”构成的、时刻动态演算的复杂系统,任何试图深入解析的举动,都会触发更加精妙的误导和逻辑陷阱。
同时,林风也授意“选择性信息释放组”,开始执行第一次主动布局。
他们通过伪装层上一个精心设计的、看似因“阵法年久失修”而产生的“信息泄漏点”,将一份关于“利用特殊符文组合可小幅提升低阶丹药成丹率”的、经过删减和部分数据篡改的“研究成果”,悄无声息地“泄露”了出去。
这份资料技术含量不高不低,正好卡在能让大陆上那些炼丹师感到眼红,又不至于引起上界或更高层次存在过多注意的程度。而且,资料中隐含了几个不易察觉的、指向错误研究方向的逻辑陷阱。
果然,这份“意外泄露”的资料,很快就被某些安插在云岚城外的探子(来自各大势力)截获,并迅速引起了小范围的轰动和疯狂研究。
天风皇朝的丹师们如获至宝,日夜钻研;一些炼丹宗门则开始暗中调查资料的来源,试图找到更多的“上古传承”。他们都被这份看似诱人的“诱饵”吸引了注意力,无形中为云岚城分担了部分来自传统势力的窥探压力。
而这,正是林风想要的效果之一——利用信息差和认知误导,引导外界关注次要目标,掩盖云岚城真正的技术飞跃和面临的更高层次威胁。
站在控制中心,看着全息投影上那层完美将云岚城“伪装”起来的、如同呼吸般微微波动的信息屏障,以及外界因为那份“泄露资料”而掀起的小小波澜,林风眼中闪过一丝深邃的光芒。
被动防御,已成过去。
信息伪装,初步建成。
主动布局,拉开序幕。
云岚城这艘航船,已经为自己披上了一层迷雾般的伪装,并开始尝试在命运的棋盘上,落下属于自己的棋子。
下一步,就是在这迷雾的掩护下,继续向着科技的深海和维度的未知,坚定前行。同时,也要时刻准备着,应对那来自“观察列表”另一端的、可能随时到来的、更深层次的“回响”。
他知道,与“观测者”的博弈,是一场持久而凶险的棋局。
而他,已经执子先行。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黑科技修仙:开局被退婚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