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无法回答。
那一刻,他明白了。这不只是对神纹技艺的学习,更是一场关于“道”的觉悟。
于是,柳青静下心来,开始于碑林中闭关潜修。
接下来的七日,他默默穿行在林间,凝神观摩一块又一块石碑。每一道神纹的运行轨迹、每一个符号的变换逻辑,他都一一记入心中。
他逐渐领悟:有些神纹可引动风起雷鸣,水化雾散,甚至令大地崩裂;而有些,则能与精神产生共鸣,稳定心神,修补灵识……还有一类神纹,极为隐秘,竟能影响空间本身,令其折叠、撕裂,显化裂隙。
而他越沉入其中,就越感受到这片碑林隐藏的伟大与神秘。
在碑林深处,有一座传说中的古碑——“律序核心碑”。据说唯有伏羲能将其唤醒。
然而,当柳青缓缓靠近时,那块沉寂许久的古碑,竟突兀地泛起光芒。一缕缕晶莹如丝的光线,从碑面飞出,柔和却执拗地缠绕向他的额头。
伏羲望着这一幕,眉头微挑,声音平静却蕴含赞许:“它,承认你了。”
下一刻,光丝悄然没入柳青额头。
轰——
识海如同被雷霆击中,神魂深处骤然炸开!
他感受到自己与碑面之间,建立起了一种同步关系。神纹如同光流般疯狂涌入脑海,一道接一道,解构天地运行的根本规律——风从何起?意识是否可以重构?情绪如何传播?“生”与“死”之间,是否存在某种“运算阈值”?
神魂几近崩裂,强烈的信息流如洪水般冲击着每一寸意识。
但这一次,他没有退缩。
他闭上眼,唤起那日在太音古桑下所参悟的“自我之律”,将心念化为调和节奏,主动去感知”每一道神纹,而不是用逻辑去试图掌控。
他不再与神纹对抗,而是聆听它们的呼吸。
终于,又过三日。
柳青于极限之中,掌握了三道最基础、却极为重要的神纹母式:律纹·调和:引导体内气机流动,控制战狂之焰的释放与归元。图纹·识序:构建局部秩序场,可削弱混乱意志与外在扰动。魂纹·映心:将自身心神投射外界,感知空间中的“无序节点”。
伏羲亲自检验他的领悟成果。
他凝视柳青良久,缓缓点头:“你以战为刃,又以律为心,能控能放,进退有度……太音之路,你已踏入门槛。”
“接下来,是你真正的考验——构建属于自己的秩序符阵。”
他手掌一挥,碑林中央,大地隆隆震动,一座沉睡已久的黑白石台从地底缓缓升起。
那是一方巨大的构图台,台面雕刻着太极阴阳与四象分形,神纹流转之间,隐隐透出伏羲的气息。
“铭刻你心中的‘律’,以此为基,构图你的第一道秩序符阵。”
“记住,此图,将决定你今后‘道’的方向。”
柳青没有犹豫,缓缓登上石台。
山风呼啸,碑林共鸣,神树之上枝叶低垂,仿佛整个世界都在静静注视他的这一刻。
他闭上眼,心中不再是怒焰杀意,而是一股清明如镜的意念,在灵魂深处缓缓升起。
他的指尖微动。
一道神纹,宛如光的纹路,自指尖落下,刻入构图台之上。
——调和·本我·之序。
天地间,一瞬寂静。
整座碑林仿佛停滞了片刻,所有神纹悄然低鸣,太音古桑枝叶微颤,轻轻洒下淡金色的光辉。
柳青站在构图台前,铭刻下“调和·本我·之序”之后,石台纹路悄然延展,浮现出一道模糊的卦象之轮,阴阳交错、八象未分,仿佛天地之初的混沌图腾。
伏羲负手而立,缓缓开口:“你知晓这图为何物么?”
柳青凝望良久,心中泛起一股莫名的熟悉感:“……天地未判之前,乾坤未分,阴阳未明。”
伏羲轻叹一声,踏前一步,指尖在空中划过一道圆轨:“昔年我观天象,昼则日行中道,夜则星宿旋列,仰观乾象,俯察地理,草木枯荣、潮汐盈虚、风雷交激、水火相冲,皆有迹可循。于是我悟:天有运行之序,地有载生之理。”
他一挥袖,神树根须震动,八道光柱从碑林深处腾起,环绕构造台缓缓旋转。每一道光柱上,浮现出一道卦象:乾、坤、震、巽、坎、离、艮、兑,皆由三道阴阳之线组合而成,象征八种自然元素与天地间最基本的运行关系。
伏羲语声如钟:“此为八卦,源于太始之象。乾为天、坤为地,震为雷、巽为风,坎为水、离为火,艮为山、兑为泽。八卦之变,六十四象,演衍无穷,是天地逻辑与精神之法的起点。”
柳青心神震荡。
来自未来的他当知道八卦,但是由伏羲口中说出,却在这一刻第一次感受到“道”的广阔与深邃——那不仅是生存与斗争,更是宇宙运行之理、精神升华之基。
伏羲望着他,眸中似有星河旋转:“你学得神纹,是术。而你若想真正承载神树,成为其主,则需立道。”
他指向天穹,八卦之光跃动,汇聚成太极图形于柳青头顶旋转:“术可强人,道则定心。八卦不是用来掌控万物的工具,而是用来理解万物之‘存在’,理解你自己。”
柳青沉默良久,忽然盘坐于八卦台中心,闭目入定。
他的精神缓缓下沉,意识投射进卦象旋涡。
他看见自己置身一片太古之境——雷动九天,水火交织,风从远古吹来,山岳崩腾,大地孕育新生。万象之变,皆在八卦之中交错运行,不再是静态的图腾,而是生生不息的演化之网。
每一道卦象中,皆隐含神纹运行的基础逻辑:
乾,三阳爻之上升,是“主动”的源头;
坤,三阴爻之包容,是“承载”的基础;
坎之沉潜、离之明照,是意识与情绪之轮转;
震动开道、巽入无声,是行动与感知的双极;
艮止其所当止,是界限之术;兑泽其所养,是柔和之道。
他逐步用意识触摸每一卦象的“律动频率”,心中渐渐浮现一个念头:“如果能将这些卦象的变化规律与神纹母式融合,是否能建立一种新的修炼系统,一种不依靠暴力与蛮力、而以规律与心智主导的力量路径?”
伏羲在外默默观望,目露欣慰。
这一刻,他终于确认:这个后来者,既可继承神树,也可能开创全新之道。
当柳青从静定中醒来时,八卦构造台已烙下属于他的“初始心卦”:
乾下坎上,名曰“需卦”——象曰:“云上于天,需。君子以饮食宴乐。”这是等待时机、蓄势待发之象。
伏羲轻声道:“你已成卦,接下来,便该将卦意化入战体,将道融于技艺。去吧,柳青,你的下一步,不在碑林,而在神树之间。”
柳青起身,太音神树轻颤,那漫天符纹回旋,仿佛天与地也为他让出一条命运之路。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溯天纪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