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黄历四十六年的春天,马小云乘坐着新下水的蓬莱号铁船,缓缓驶入天津港。站在船头的他,一袭青衫,面容依旧如二十年前初临此世时那般年轻,仿佛岁月从未在他身上留下痕迹。
大人,前方就是天津港了。侍女轻声提醒。
马小云微微颔首,目光越过波光粼粼的海面,望向远方依稀可见的城郭。二十载征战,万里拓疆,如今功成身退,心中竟生出几分近乡情怯。
港口上,早已得知消息的文武百官列队相迎。当马小云踏上久违的故土时,迎接他的是山呼海啸般的恭迎神公凯旋。
然而,马小云只是淡淡地挥了挥手,便登上了前往炎黄城的新汽车。他刻意避开了盛大的欢迎仪式,只带着几个贴身侍女,悄无声息地回到了那座他亲手参与缔造的都城。
炎黄城的变化令人惊叹。二十年间,这座都城已经扩建了三倍,高大的城墙内,楼阁林立,车水马龙。电力照亮了每一个角落,新式的汽车在宽阔的街道上穿梭。
马小云下榻在城东的云深别院,这是皇帝特意为他修建的府邸。庭院深深,小桥流水,与世隔绝,正合他意。
从明日起,我要游遍这帝都胜景。马小云对侍女们说。
于是,接下来的日子里,帝都的百姓经常能看到一个神秘的年轻人,带着几个绝色侍女,出入于各处名胜。他们有时在太液池泛舟,有时在香山赏枫,有时又在市井中品尝小吃。
没有人知道,这个看似普通的年轻人,就是传说中的帝国缔造者——马小云。
这一日,马小云信步来到城南的天坛。这里是他四十年前亲自选址建造的祭天之所,如今已经成为帝都最重要的礼制建筑。
在祭坛下,他遇到了一位意想不到的故人。
神...神公?一个苍老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马小云转身,只见一个须发皆白的老者,在仆从的搀扶下,颤巍巍地站在那里。虽然岁月在老人脸上刻满了沟壑,但马小云还是一眼就认出了他——大长老李淳风。
淳风长老。马小云微微一笑。
李淳风浑浊的老眼中闪过一丝震惊,他挣脱仆从的搀扶,向前走了两步,仔细端详着马小云的面容。
真的是你...老人的声音颤抖着,四十年了,你...你怎么还是当初的模样?
周围的仆从们也窃窃私语起来。他们都听说过马小云的传说,但亲眼见到这个不老的神人,还是感到难以置信。
在祭坛旁的亭子里,两位故人相对而坐。
还记得你第一次出现在炎黄部落的时候吗?李淳风望着远方的云海,陷入回忆,那时我们都以为你是个疯子,说什么要带我们建立不世功业。
马小云轻笑:那时长老还说要打断我的腿。
幸亏没有。李淳风也笑了,露出所剩无几的牙齿,否则就没有今天的炎黄帝国了。
老人的目光再次落在马小云脸上,感叹道:我们都老了,只有你,还和当年一模一样。有时候我在想,你是下凡的神仙,神仙会不会老?
马小云没有回答,只是为老人斟了一杯茶。
陛下去年已经立了太子,李淳风忽然说道,是我们看着长大的昭儿。时间过得真快啊...
告别李淳风后,马小云继续他的游历。这一日,他来到西市,这里是帝都最繁华的商业区。
糖葫芦!新鲜的糖葫芦!
来自南洋的珍珠,快来看啊!
叫卖声此起彼伏,各色商品琳琅满目。
在帝都的这些日子里,马小云亲眼目睹了这个时代的科技飞跃。
电力已经普及到千家万户,街道上路灯林立。汽车虽然还不多见,但已经不再是稀罕物。最让他惊讶的是,电报局已经开通了通往各大城市的线路,消息传递的速度远超从前。
这一日,他特意参观了新建的理工学院。在这里,年轻的学生们正在研究他当年留下的图纸,试图造出更先进的机器。
根据马公的理论,我们应该可以造出能飞的机器。一个年轻学子兴奋地向他描述着构想。
马小云微笑倾听,不时提出一些建议。学生们并不知道,眼前这个比他们还年轻的学长,就是他们口中不断提起的神公。
尽管马小云刻意避开朝政,但皇帝还是多次派人邀请他入宫议事。
告诉陛下,马小云已经完成了他的使命。每次,他都这样回复,现在是年轻人的时代了。
其实,他偶尔也会通过无线电了解非洲和天竺的情况。得知一切都在按计划发展,他便安心地继续他的逍遥生活。
这一日,他在西山赏梅时,偶遇了太子昭。年轻的太子并没有认出他,只当他是普通的游人。
听说神公回京了,可惜一直无缘得见。太子对随从感叹。
马小云在一旁静静地听着,嘴角泛起一丝笑意。
马小云的不老容颜,渐渐在帝都引起了议论。
听说马公是吃了仙丹。
不对,我听说他本来就是天神下凡。
各种传言越传越神,甚至有人开始偷偷绘制他的画像,当作护身符供奉。
这一日,又一位故人造访。是已经退休的太医院首席华清。
神公,华清仔细为他诊脉后,疑惑地说,您的脉象与四十年前别无二致,这...这实在有违医理。
马小云只是笑笑:或许是我修炼的养生功法比较特殊吧。
他自然不能说出系统的秘密,只能用这个借口搪塞。
春去秋来,马小云在帝都的逍遥生活已经持续了一年。他游遍了帝都周边所有的名胜,尝遍了各地美食
是时候了。马小云轻轻放下邀请函,对侍女们说,我们该开始新的旅程了。(本章完)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全球统一系统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