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二 · 屯如邅如,乘马班如。匪寇婚媾。女子贞不字,十年乃字。
译文: 困难重重,徘徊难行,骑着马团团打转。不是强盗,是来求婚的。女子守贞不肯出嫁,十年才肯出嫁。
含义: 前进之路异常艰难,徘徊不前。此时遇到的阻碍并非敌意,而是寻求合作。但合作不能急于求成,需要耐心等待,就像女子守贞等待合适的对象,经过长久的考验,时机才会成熟。
六二故事:
寒冬将至,稷部落的存粮所剩无几。
狩猎队带回的猎物越来越少,河面结冰后连鱼也捕不到了。孩子们饿得哭不出声,老人躺在半地穴里默默等死。
“必须去姜姓部落换粮。”稷看着空荡荡的粮仓,下了决心。
姜姓部落是方圆百里最富庶的大族,以盛产粟米闻名。但他们也以戒备森严着称。
“他们不会理我们的。”长老摇头,“去年有部落想去借粮,被当成流寇打了出来。”
稷沉默地准备行装。他选出最好的陶器,包上珍贵的盐块,又带上新鞣制的鹿皮。
“我也去。”苍背起弓箭,“要是他们不肯换,我就……”
“你就怎样?”稷打断他,“我们是去求援,不是去抢劫。”
一行十人牵着三匹马出发。马背上驮着全部落的希望。
道路比想象的更难走。融雪后的泥泞深及膝盖,马匹不断陷进泥沼(屯如邅如)。他们不得不一次次停下来,费力把马拖出(乘马班如)。
“看!鹿群!”苍突然指向山林。
一群肥美的麋鹿正在林间觅食。猎人们本能地搭箭。
“不行。”稷拦住他们,“姜部落最恨别人在他们的领地上狩猎。”
苍气得踢树:“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难道要饿死吗?”
第三天正午,他们终于望见姜部落的寨墙。那墙高两丈,以巨木建成,墙上人影绰绰,箭头在阳光下闪着寒光。
“来者止步!”墙头传来喝声,“再近就放箭了!”
稷让众人停在箭程之外,独自举着礼物上前。
“有熊氏后人稷,求见首领。”他声音清朗,“愿以陶盐换粟米。”
墙上沉默片刻,随后吊桥缓缓放下。但迎接他们的不是首领,而是两排手持石斧的战士。
一个老者踱步而出,目光锐利:“有熊氏?没听说过。怕是流寇冒充的吧?”
稷不卑不亢地展开礼物:“请验看。”
老者瞥了一眼陶器,冷笑:“这种东西,也配换我们的粟米?”
苍忍不住插话:“我们快饿死了!”
老者眼神一厉:“饿死就想来抢吗?”
战士们立即举起石斧。气氛瞬间紧张。
稷按住冲动的苍,深深一揖:“不敢。我们带礼物来,是想交朋友,不是结仇。若不愿交易,我们这就离开。”
他当真转身就走,却故意“不小心”落下一件最精美的陶器。
“等等。”老者忽然叫住他,“你说……交朋友?”
稷回头,目光真诚:“洪水刚过,大家都不易。多一个朋友,总比多一个敌人好。”
老者沉吟片刻,终于道:“粮食不能换。但你们可以帮我们修堰渠,管饭吃。”
苍刚要发作,稷立即应下:“好。”
于是他们留下干活。稷发现姜部落的堰渠年久失修,便拿出治水的本事,带人日夜赶工。
他不仅修好旧渠,还设计了新的引水方案。姜部落的田地灌溉效率大增。
但每当提起换粮,对方就搪塞过去:“再说再说。”
第十天,稷决定离开。临走前,他送上最后一份礼物——那张新渠的设计图。
“你这是?”老者不解。这份图纸的价值远超他们所有礼物之和。
稷微笑:“朋友之间,不计较这些。”
老者动容了。他低声说:“其实不是我们吝啬。去年有部落假装换粮,实则探路,夜里就来抢劫。首领的女儿差点被掳走……所以首领发誓,再不与外来部落交易。”
稷恍然大悟。原来对方的戒备不是傲慢,而是伤痛(匪寇婚媾,女子贞不字)。
“我明白。”稷郑重道,“但请相信,我们不一样。”
老者叹气:“需要时间。”
返回的路上,苍抱怨不停:“白干十天活!什么也没换到!”
稷却看着远方:“我们换到了更重要的东西——信任的种子。”
他想起离寨时,那个一直躲在帘后的姑娘悄悄塞给他一包粟种。虽然不多,却足够熬过这个冬天。
“种子种下,总要时间发芽。”稷握紧那包种子,仿佛握着整个未来的希望,“也许要等很久……但值得等待。”
风雪中,他们艰难前行。马匹又在泥泞中打转(乘马班如),但这一次,每个人眼中都有了光。
因为他们知道,最艰难的冬天终会过去。而只要耐心等待,终有一天,信任会开花结果。
就像贞洁的女子等待良人,漫长的等待,只为最美的相逢。
本章小结:
本章通过稷求粮被拒却赢得信任的过程,诠释了“屯如邅如,乘马班如。匪寇婚媾。女子贞不字,十年乃字”的深意——寻求合作难免遭遇困难挫折,需要真诚和耐心,等待时机成熟。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这本易经超有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