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 · 萃有位,无咎。匪孚,元永贞,悔亡。
译文: 聚集时得其正位,没有灾祸。但若未能广孚众望,需永远守持正固,悔恨方可消亡。
含义: 居于聚集的领导之位(萃有位),可无咎。但若德行未能完全取信于众(匪孚),则需始终如一地守持正固(元永贞),才能使悔恨消亡(悔亡)。象征位高者需德位相配,持之以恒。
九五故事:
坤泽峰会盟的成功,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入巨石,激起的涟漪迅速扩散至中原大地的每一个角落。一个以坤公为盟主,融合了风夷、山戎、林越等数十部族的新生联盟,正式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作为联盟公认的发起者和核心协调者,年轻的萃,因其在会盟过程中的卓越表现和公允品格,被坤公和各族长共同推举,留在联盟中枢,担任“协理执事”,协助盟主处理日常事务,协调各部关系。他依旧谦逊勤勉,并未因地位的提升而有丝毫骄矜。
而德高望重的坤公,众望所归地居于盟主正位(萃有位)。他的居所从僻静的山麓搬到了联盟中心所在的“聚贤城”。这是一座依托于昔日会盟营地发展起来的新兴城邑,象征着各部的汇聚与新生。
起初,联盟上下无不欢欣鼓舞。互不侵犯的盟约减少了边境摩擦,互通有无的政策让物资流动起来,一些小部族首次尝到了安定与交易的甜头。坤公以其年高德劭的威望,居中调和,处置事务力求公允,联盟运转顺畅,确实无咎。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潜藏的问题开始浮出水面,如同暗流在平静的水面下涌动。
问题主要来自于一部分年轻气盛的部族族长,他们大多在三四十岁,锐意进取,对坤公某些沿袭旧制、略显保守的决策渐生不满。
这一日,聚贤城的议事厅内,气氛有些凝滞。议题是关于是否接纳位于联盟西南边缘、一个名为“泽狩”的小部族加入联盟。泽狩族以渔猎为生,人口不多,但占据着一片水草丰美的沼泽地带。
风夷族的新任少族长(老族长之子)率先发言,他声音洪亮,带着年轻人特有的冲劲:“盟主,各位族长!泽狩族地虽小,但其位置关键,若能加入,我联盟西南屏障将更加稳固。且其水产丰饶,可补我内陆部族之需。我认为,应当即刻派遣使者,邀其入盟!”
他的提议得到了几位同样年轻的族长附和。
但坤公却缓缓摇了摇头,眉宇间带着一丝深思熟虑后的谨慎:“泽狩族性情孤僻,与我等交往不深。贸然邀约,恐其心生疑虑,反为不美。且其地与‘水魈’部接壤,水魈族凶悍,若因吸纳泽狩而引发与水魈的冲突,得不偿失。老夫之意,当徐徐图之,先加强贸易往来,待其心向我等,再议入盟不迟。”
这便是典型的坤公风格——稳重,甚至有些过于保守。
“盟主!如今联盟新立,正需扩张声势,岂能如此畏首畏尾?”山戎族的少壮派将领忍不住开口,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焦躁,“水魈族虽凶,难道我联盟数十部族还怕他不成?若事事‘徐徐图之’,机遇转瞬即逝!”
“正是!联盟政策过于保守,资源分配也总偏向那些老旧大族,对我等亟需发展的部族支持不足!”另一位来自偏远小族的年轻族长也抱怨道。
匪孚——坤公虽居正位,但其保守的施政理念,未能完全取信于这些渴望更快、更大发展的年轻一代。信任的裂痕,在看似平静的联盟水面下悄然滋生。
萃坐在坤公下首,安静地记录着会议的要点,心中明镜似的。他理解年轻族长们求变的心情,也深知坤公维稳的苦心。他注意到,当那些质疑声响起时,坤公握着椅背的手,指节微微泛白,但老人脸上依旧平静,并未出言驳斥。
议事结束后,几位年轻族长聚在一起,摇头叹息,言语间对坤公的领导能力流露出明显的失望和“悔意”——早知如此,当初或许应推举一位更富进取心的盟主?
这“悔”意,如同瘟疫,若任其蔓延,必将动摇联盟根基。
萃没有加入他们的议论,而是默默整理好文书,来到了坤公的书房。
书房内,坤公并未因方才的争议而动怒,他正站在窗前,望着窗外逐渐繁华的聚贤城街景,目光悠远。
“萃,你也觉得老夫过于保守,不合时宜了吗?”坤公没有回头,声音平和。
萃恭敬行礼,坦诚道:“坤公,诸位族长求变心切,亦是希望联盟强盛。其言虽直,其心可鉴。”
坤公转过身,脸上露出一丝淡淡的苦笑:“老夫岂不知变通之理?然联盟初立,根基未稳,内部整合尚需时日。冒然扩张,或强硬改变旧有利益格局,如同婴孩学跑,极易摔跤,甚至伤筋动骨。萃有位,非为彰显权威,乃为承载责任。 老夫所求,首先是‘无咎’,是联盟的平稳,而非个人声望。”
他走到案前,摊开一份地图,指着联盟疆域:“你看,各部族习性不同,利益交错。老夫若为取悦少壮而强行推动激进之策,必致内部纷争再起。届时,外患未至,内乱先生,才是真正的悔之晚矣。”
元永贞——老人并非固执,而是清醒地认识到,居于领导之位,不能因一时的质疑或压力而偏离正道,必须始终如一地守持那种以联盟整体和长远利益为重的“正固”。
“那……当如何化解诸位族长之疑?”萃问道。
坤公目光坚定:“匪孚,则需以行动示之,以时间证之。元永贞者,非是不变,而是持守核心之‘正’不变。 传令下去,明日起,老夫将亲自巡访各部,尤其要多听听那些年轻族长的声音。联盟资源调配方案,亦可重新商议,力求更公平均衡。对于泽狩族,可派你以私人身份先行接触,增进了解,建立互信。至于进取之策……待内部稳固,人心真正齐聚,再谋后动不迟。”
接下来的数月,坤公并未固守聚贤城。他以年迈之躯,不辞辛劳,踏遍了联盟的东南西北。他深入各个部族,尤其是那些心存疑虑的年轻族长领地,与他们同吃同住,倾听他们的困难和抱负。
他不再仅仅是从宏观层面强调稳定,而是切实地帮助一些小族解决水源纠纷,为另一些部族引入新的耕作技术,调整了明显不公的资源分配细节。他推行了一系列惠及民生的政策,减轻赋税,鼓励工匠交流。
对于联盟的大政方针,他依然持重,但在细节和执行上,展现了极大的包容和灵活性。
而萃则秉承坤公之意,多次秘密造访泽狩族,以真诚和互利共赢的条件,慢慢打消了对方的顾虑,为未来的正式加盟铺平了道路。
时间,是检验“永贞”的最佳尺度。
起初,那些年轻族长还对坤公的巡访持观望态度。但当他们看到这位老人是真心来听取意见,并且切实地帮助他们解决问题,而非空谈大义时,态度开始软化。
当他们发现,联盟在坤公“保守”的治理下,内部确实越来越和睦,贸易愈发繁荣,民生逐步改善,以往时常发生的部族摩擦几乎绝迹时,他们开始反思。
一年,两年……数年时光悄然流逝。
联盟非但没有在“保守”中沉寂,反而因内部的空前团结和稳定,吸引了周边更多部族主动来投,实力稳步增长。当初看似“错过”的机遇,实际上并未消失,反而在联盟自身更强之后,以更稳妥、更有利的方式被捕捉到。
昔日那位在议事厅慷慨陈词的风夷族少族长,在一次联盟丰收庆典后,主动找到坤公,恭敬地奉上一杯酒,由衷说道:“盟主,昔日晚辈年少气盛,不解盟主深意,多有冒犯。如今方知,稳如坤地,方能承泽万物。 联盟有今日之盛,全赖盟主元永贞之德!”
山戎族的将领和其他曾心存疑虑的族长,也纷纷表达了类似的敬佩与信服。
悔亡——当初因“匪孚”而产生的怀疑与悔恨,在坤公持之以恒的守正行动与时间的证明下,彻底消散无踪。
看着各部族首领如今对坤公发自内心的拥戴,看着联盟日益巩固的繁荣景象,萃心中充满了深深的感慨。
在一次私下交谈中,他对坤公感叹道:“萃有位易,孚众心难;元永贞者,悔自亡。 盟主,您以数年如一日的坚守,诠释了此中真谛。”
坤公抚须微笑,目光温润:“位高者,易惑于权,易屈于势。唯有心系大众,持守正道,如大地般厚重不移,方能承载这‘聚集’之重,引领众人行稳致远。这,方是‘萃有位’的终极智慧。”
联盟的旗帜,在聚贤城头高高飘扬,历经风雨,愈发鲜艳。而坤公以其“元永贞”的德行,将联盟各部族的心,牢牢地凝聚在了一起。
通过描绘坤公在成为联盟盟主、居于聚集领导之位(萃有位)后,面对部分年轻族长因其保守政策而产生的信任危机(匪孚),深刻阐释了萃卦九五爻辞的智慧。坤公并未因质疑而动摇或妥协,而是深刻理解领导者的责任在于联盟整体和长远的稳定与发展。他选择以“元永贞”的态度回应——始终如一地守持以民为本、稳中求进的核心正道。通过亲身巡访、倾听民意、推行惠民政策、灵活调整细节等一系列持之不懈的真诚行动,历经数年时间,最终彻底赢得了所有部族的衷心信服,使往日的疑虑与悔恨彻底消亡(悔亡)。生动揭示了居于高位时,“德位相配”的极端重要性。真正的领导力并非源于权力本身,而在于能否以恒定不变的正直、诚信和远见,持之以恒地赢得人心,巩固团结。这是荟萃之道在领导层面的最高体现,确保了聚集的持久与稳固。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这本易经超有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