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使节:一人灭一国

奇幻芒果

首页 >> 铁血使节:一人灭一国 >> 铁血使节:一人灭一国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主宰江山大唐之开局娶了武则天乱战异世之召唤群雄三国之绝望皇帝路冥婚霸宠:天才萌宝腹黑娘亲舌尖上的大宋娘娘,你也不想让皇上知道吧!大明红楼,诗山词海,红袖添香三国:炮灰刘封逆袭之路我在影视世界和主角抢机缘
铁血使节:一人灭一国 奇幻芒果 - 铁血使节:一人灭一国全文阅读 - 铁血使节:一人灭一国txt下载 - 铁血使节:一人灭一国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24章 王宫焰墙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第一节: 火幕遮天

键陀罗王宫的夜本该浸在北天竺特有的凉风中,宫墙外的沙砾还沾着白日厮杀的血污,未等唐军将士擦拭陌刀上的残痕,那道丈余高的夯土外墙突然发出闷雷般的轰鸣。三百道火柱毫无征兆地从墙体内的暗孔喷涌而出,赤红色的焰舌裹挟着滚烫的碎石直冲夜空,在墨色天幕下交织成一个巨大的梵文“卍”字,每道火舌顶端都挂着唐军箭矢的残骸——那些白日里射向宫墙的羽箭,此刻竟被烈焰炙烤得只剩焦黑的箭杆,在火幕中像极了垂死者的残肢。

“戒备!”蒋师仁的吼声穿透热浪,他双手紧握陌刀刀柄,虎口因用力而泛白。作为随王玄策复仇天竺的核心将领,这位身着明光铠甲的校尉目光如炬,视线扫过身旁排列整齐的八千余骑人马——其中一千二百骑来自吐蕃,甲胄上还沾着雪山的霜气;七千骑出自泥婆罗,弯刀上的兽纹在火光中泛着冷光。这支借调而来的联军刚在白日突破键陀罗外围防线,此刻却被王宫突然升起的火墙拦在百米之外,灼热的气浪扑面而来,连战马都开始不安地刨动蹄子。

王玄策的断足刚踏入热浪范围,裤管便被火星燎出焦洞。这位大唐使团正使的左腿在之前的遇袭中被截断,此刻踩着简易的木屐,每一步都牵动伤口,却依旧挺直脊背。他刚要抬手示意联军稳住阵脚,怀中的《卫公兵法》残页突然无风自动,泛黄的纸页挣脱束带,像一片燃烧的蝴蝶飞向火幕。令人惊叹的是,残页并未在烈焰中化为灰烬,反而在火墙上烧出清晰的纹路——那是李靖所着《卫公兵法》中记载的“风扬阵”破法图,十二条细线在火幕上纵横交错,恰好与三百道火柱的排列轨迹重合。

“王正使!是破阵之法!”蒋师仁的声音带着振奋,他猛地拔出陌刀,刀身映着漫天火光,竟泛起一层冷冽的银光。这位以勇力闻名的校尉双脚蹬地,纵身跃起,陌刀在空中划出一道弧线,径直劈向焰墙。令人匪夷所思的一幕发生了:刀刃接触火舌的瞬间,原本狂舞的烈焰突然像被无形的力量牵引,纷纷向刀身聚拢,不过数息时间,整把陌刀竟吸附了所有火光,刀身上浮现出立体的纹路——那是键陀罗佛骨密室的结构图,门窗、通道、佛龛的位置清晰可见,仿佛有人将密室缩印在了刀身之上。

“佛骨密室……文成公主当年果然在此留下了线索。”王玄策眼中闪过精光,他想起出发前吐蕃赞普提及的往事——文成公主西行时曾途经键陀罗,为护佑商旅留下过信物。他迅速从怀中取出一个锦盒,打开的瞬间,一枚铜佛残核映入眼帘,残核表面还沾着暗红色的佛血,那是早年从佛骨塔中取出的圣物。王玄策抬手将铜佛残核掷向火海,残核落入烈焰的刹那,暗红色的佛血突然渗出,将周围的烈焰染成耀眼的金色。金色火焰翻滚间,宫墙内部的景象逐渐显现——数十条黑色的引线藏在宫砖夹层中,引线的末端连接着油桶,那是硝石引线特有的形态,遇火便会引爆油桶。

“是硝石!快避开油桶引爆范围!”王玄策厉声喝道,他虽断足,却依旧踉跄着向后退去,同时挥手示意联军后撤。可就在此时,宫墙上传来凄厉的惨叫,几名键陀罗守军从墙头坠落,他们手中的桐油桶摔在地上,桶盖崩开的瞬间,众人看清了桶内的景象——桶里漂浮着数十个头骨,每个头骨上都刻满了密文,头骨的轮廓、牙齿的磨损程度,分明是唐军工匠的特征。

“是去年被俘虏的工匠……”蒋师仁的拳头攥得咯咯作响,眼中满是怒火。去年大唐使团途经键陀罗时,随行的工匠被守军俘虏,此后便杳无音讯,没想到竟被如此残忍地对待。他抬头望向宫墙,只见更多的桐油桶被守军推下,桶内的头骨在火光中泛着惨白的光,密文在火焰的映照下显得格外狰狞。

“蒋校尉,传令吐蕃骑兵从左侧迂回,泥婆罗骑兵从右侧包抄,避开硝石引线的引爆点!”王玄策迅速调整战术,他虽身处险境,却依旧保持着冷静,“我用《卫公兵法》残页牵制火幕,你率精锐之士寻找引线的源头,切断引线,绝不能让油桶引爆伤及联军!”

“末将遵令!”蒋师仁抱拳领命,他将陌刀扛在肩上,刀身吸附的火光依旧明亮,佛骨密室的结构图为他指引着方向。他转身对身旁的亲兵喝道:“吐蕃铁骑跟我走左路,泥婆罗勇士随副校尉走右路,目标宫墙暗孔,切断硝石引线!”

话音刚落,一千二百名吐蕃骑兵便催动战马,马蹄扬起沙尘,在夜色中划出一道弧线,向宫墙左侧奔去;七千名泥婆罗骑兵则在副校尉的带领下,手持弯刀,朝着右侧宫墙疾驰。蒋师仁自己则率领百名精锐步兵,踏着滚烫的沙砾,朝着火幕最薄弱的位置冲去——那里正是“风扬阵”破法图标注的阵眼,也是硝石引线的主脉络所在。

王玄策站在原地,目光紧盯着空中的《卫公兵法》残页,残页在火幕上不断燃烧,破法图的纹路愈发清晰。他能感觉到热浪灼烧着皮肤,木屐下的沙砾几乎要融化,可他依旧没有后退——作为大唐正使,他必须为联军守住这破阵的关键。突然,残页上的纹路开始闪烁,三百道火柱的节奏出现紊乱,有些火柱的喷发间隔变长,有些则开始减弱。

“成了!蒋校尉,就是现在!”王玄策高声喊道。蒋师仁此刻已冲到宫墙下,他看到火柱的变化,立刻举起陌刀,刀身的火光对准宫墙上的暗孔。佛骨密室结构图的纹路与暗孔重合的瞬间,陌刀突然发出一阵嗡鸣,一道冷光从刀身射出,径直刺入暗孔。暗孔内传来“嗤嗤”的声响,那是硝石引线被切断的声音。

与此同时,左侧的吐蕃骑兵已突破守军的阻拦,他们用长矛挑开宫砖夹层,露出里面的硝石引线,一名吐蕃将领挥刀斩断引线,火焰顿时减弱了几分;右侧的泥婆罗骑兵则与守军展开近身厮杀,弯刀挥舞间,守军手中的桐油桶纷纷落地,泥婆罗士兵迅速用沙土覆盖油桶,防止引线接触火焰。

宫墙上的键陀罗守军见防线被突破,顿时乱作一团。有些守军想要点燃剩余的油桶,却被唐军士兵一箭射穿手腕;有些守军则顺着绳索滑下宫墙,想要逃跑,却被吐蕃骑兵追上,弯刀落下,瞬间倒地。蒋师仁率领精锐步兵沿着暗孔进入宫墙内部,这里果然与陌刀上的佛骨密室结构图一致,通道内堆满了桐油桶,硝石引线如蛛网般遍布各处。

“快,切断所有引线!”蒋师仁吩咐道,士兵们立刻取出弯刀,小心翼翼地斩断引线。王玄策也拄着木杖来到宫墙内部,他看着通道内的景象,不禁感慨:“文成公主当年埋下的引线,本是为了防备外敌,如今却成了我们破阵的关键,真是天意啊。”

就在最后一根引线被切断的瞬间,空中的《卫公兵法》残页终于燃尽,火幕失去了能量支撑,逐渐消散。宫墙外的联军见火墙消失,顿时欢呼起来,吐蕃骑兵举起长矛,泥婆罗骑兵挥舞弯刀,声音响彻夜空。蒋师仁走到王玄策身边,抱拳道:“王正使,火墙已破,键陀罗王宫的大门就在前方!”

王玄策点点头,目光望向通道尽头的王宫大门,那里隐约有守军的身影在晃动,一场新的厮杀即将开始。他抬手整理了一下衣袍,断足虽痛,却依旧迈着坚定的步伐:“传令下去,休整片刻,半个时辰后,进攻王宫!此次复仇,定要让键陀罗为俘虏工匠的罪行付出代价!”

蒋师仁高声应和,声音传遍整个通道:“遵王正使令!半个时辰后,进攻王宫!”士兵们的呐喊战意盎然!

第二节: 骨钥现形

火幕消散的余温仍在宫墙通道内蒸腾,王玄策拄着木杖蹲下身,指尖避开焦黑头骨上未熄的火星,将那枚刻满密文的头骨从残留的桐油中捞出。头骨表面的密文已被烈焰烤得发黑,指尖一碰便簌簌掉渣,唯有额骨处一道浅痕隐约能辨出是大唐工匠特有的刻纹——那是当年工部为工匠统一烙下的标识,如今却成了辨认遗骸的凭证。他拇指摩挲着那道刻痕,刚要将头骨递给身旁的亲兵妥善收殓,下颌骨突然“咔嗒”一声脱落,带着焦糊的碎骨滚落在地,露出头骨内部裹着的一层暗红色织物。

“王正使,这里面有东西!”蒋师仁的目光瞬间被吸引,他收敛起方才的怒火,小心翼翼地用陌刀刀尖挑起那层织物。织物历经火焰炙烤却未燃尽,展开时还能看到上面绣着的经文——竟是一卷微型《金刚经》,经文用金线绣就,虽有部分被血污浸染,却依旧能辨认出“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字句。而经文中央包裹的,是一枚巴掌大小的青铜钥匙,钥匙表面刻着繁复的缠枝纹,顶端还嵌着一小块碎裂的绿松石,显然是宫廷特制的器物。

王玄策接过青铜钥匙,指尖能感受到钥匙内侧凹凸不平的纹路,他抬头看向蒋师仁:“蒋校尉,此钥恐非寻常宫门之钥,你用陌刀劈开看看,内里或许藏着玄机。”蒋师仁闻言,立刻双手握住陌刀刀柄,刀刃对准钥匙中间的缝隙——方才劈开焰墙时,他已摸清这把陌刀的特性,既能吸附火光,又能精准劈砍硬物而不伤刃。只听“铮”的一声脆响,青铜钥匙应声裂开,三百枚指甲盖大小的卦钱从钥匙内部滚落,每一枚卦钱边缘都沾着暗红色的血迹,显然是刚浸染不久。

卦钱落在地上的瞬间,突然被通道内残留的火光吸引,纷纷腾空而起,在半空中排列成整齐的阵列。王玄策眯起眼睛仔细辨认,只见每枚卦钱正面的“乾”“坤”“震”“巽”等卦象竟组成了一幅完整的宫门轮班表——寅时值守的是西侧卫,卯时换东侧卫,辰时则由王宫亲卫接手,每个时辰对应的守军人数、武器装备都标注得一清二楚。“竟是守军的轮班布防图!”蒋师仁忍不住低呼,他没想到这把青铜钥匙里藏着如此关键的情报,有了这份轮班表,联军便可避开守军换防的间隙,直捣王宫核心。

就在两人研究轮班表时,之前被掷入火海的铜佛残核突然从灰烬中滚出,碎片上的佛血尚未干涸,在火光中泛着金红色的光泽。王玄策伸手拿起一枚碎片,只见碎片边缘恰好有一道凹槽,与卦钱中间的方孔完美契合。他将铜佛碎片嵌入一枚卦钱的方孔,刹那间,所有卦钱突然暴起,在空中剧烈旋转,三百枚卦钱的钱文相互碰撞,发出清脆的“叮当”声。不过数息时间,卦钱竟在空中拼出一幅立体图像——那是黑玉佛陀的脊柱,七处泛着红光的点位在图像上格外显眼,正是黑玉佛陀的七处弱点。

“黑玉佛陀……传闻键陀罗王宫深处供奉着一尊黑玉佛陀,乃是他们的镇国之宝,没想到其弱点竟藏在此处!”王玄策眼中闪过精光,他想起出发前泥婆罗国王提及的秘闻,黑玉佛陀不仅是宗教象征,更是王宫防御阵的核心,只要击碎其七处弱点,王宫的防御便会不攻自破。可未等他下令记录弱点位置,宫墙上方突然传来激烈的争吵声,紧接着便是兵刃相撞的脆响——守军竟内讧了!

蒋师仁立刻登上通道旁的石阶,探头望向宫墙顶部。只见原本并肩作战的键陀罗守军此刻分成两派,一派手持弯刀向着另一派砍去,而被攻击的那派守军在躲闪间突然撕开外层的键陀罗铠甲,露出内衬的唐军戎服——那熟悉的明光铠样式、肩甲上的朱雀纹,分明是大唐禁军的制式装备!“是自己人?”蒋师仁愣住了,随即反应过来,“王正使,这些人是文成公主当年安排的‘死间’!”

王玄策闻言,快步登上石阶,果然看到那些身着唐军戎服的士兵正与键陀罗守军厮杀。他们人数虽少,却个个身手矫健,显然是经过专门训练的死士。一名唐军死士在斩杀两名守军后,朝着王玄策的方向高声喊道:“王正使!文成公主当年料到键陀罗会背叛大唐,特命我等潜伏于此,今日终于等到王师复仇!”话音刚落,他便被身后偷袭的守军刺穿胸膛,却依旧拼尽最后力气将手中的弯刀掷向宫墙的承重柱,弯刀嵌入柱体,带出一串火星。

就在此时,整个宫墙突然剧烈摇晃,之前被火柱灼烧的墙体开始崩裂,石块簌簌掉落。王玄策和蒋师仁连忙扶住身旁的石阶,只见那道曾喷发火柱的夯土外墙竟整体崩塌,扬起的尘土遮蔽了视线。待尘土散去,众人都惊呆了——墙体内填充的并非砖石,而是数以千计的青铜器物,这些器物的造型各异,有酒壶、香炉、铜镜,甚至还有大唐使团专用的符节和印章。而器物表面的铭文清晰可见,正是当年唐使团成员的名字。

“是当年被俘虏的使团成员……他们竟将使团的器物熔铸在一起,用来加固宫墙!”蒋师仁的声音带着颤抖,他走上前,抚摸着一尊青铜酒壶,壶身上刻着的“李三郎”三个字正是去年随使团出行的工匠之名。王玄策的脸色也变得凝重,他看着眼前堆积如山的青铜器物,仿佛看到了当年使团成员被俘虏时的场景——他们或许曾试图反抗,或许曾期盼救援,却最终落得器物被熔铸、尸骨无存的下场。

“这些青铜器物,便是键陀罗背叛大唐的铁证!”王玄策握紧拳头,指节因用力而泛白,“蒋校尉,传令下去,让吐蕃骑兵和泥婆罗骑兵分别守住王宫的东西两侧,防止守军突围。同时派五十名亲兵,将这些青铜器物妥善保护起来,待战事结束后,要将它们带回大唐,告慰使团英灵!”

“末将遵令!”蒋师仁抱拳领命,转身就要去传令,却被王玄策叫住。王玄策指着空中依旧悬浮的卦钱图像:“还有,让斥候根据卦钱拼出的黑玉佛陀弱点图,绘制出详细的进攻路线。我们不仅要攻破王宫,还要摧毁他们的镇国之宝,让键陀罗彻底明白,背叛大唐的下场!”

蒋师仁点头应下,快步走下石阶,高声传达命令。通道内的士兵们听到命令后,立刻行动起来——吐蕃骑兵手持长矛,迅速向王宫西侧奔去;泥婆罗骑兵则挥舞着弯刀,朝着东侧进发;五十名亲兵小心翼翼地将青铜器物搬离崩塌的墙体,用帆布包裹起来,防止器物受损。而在空中,三百枚卦钱依旧悬浮着,黑玉佛陀的七处弱点在火光中愈发清晰,仿佛在指引着联军前进的方向。

宫墙顶部的厮杀仍在继续,唐军死士虽人数处于劣势,却凭借着顽强的意志与守军周旋。一名死士在身中数刀后,终于支撑不住倒下,他临死前望向王玄策的方向,嘴角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仿佛看到了大唐军队收复王宫的场景。王玄策看着这一幕,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知道,这些“死间”潜伏多年,为的就是等待这一天,他们用生命诠释了对大唐的忠诚。

“兄弟们,再加把劲!王师已经到了,我们马上就能为使团报仇了!”蒋师仁的声音传遍整个宫墙,激励着每一名士兵。守军见联军已经布防完毕,又有唐军死士在内部牵制,顿时士气低落,不少人开始放下武器投降。王玄策看着逐渐平息的厮杀,知道总攻的时刻即将到来,他拄着木杖,目光坚定地望向王宫深处,那里便是键陀罗王宫的核心!

第三节 :金汁锁路

宫墙崩塌的烟尘尚未散尽,王宫正门方向突然传来震耳欲聋的轰鸣。王玄策拄着木杖抬头望去,只见宫门上方的阁楼裂开数道缝隙,融化的青铜如沸腾的洪水般倾泻而下,赤金色的液流裹挟着火星,在宫门前汇成宽达数十丈的“金河”,灼热的气浪将空气烤得扭曲,连百米外的联军士兵都能感受到皮肤传来的刺痛。更令人心惊的是,液面上竟浮动着数十张残破的纸页,泛黄的纸面上还能辨认出熟悉的字迹——那是《大唐西域记》的残页,玄奘法师当年西行归来后撰写的典籍,此刻却被撕成碎片,浸泡在滚烫的青铜液中。

“是《大唐西域记》!”蒋师仁握紧陌刀,目光死死盯着液面。他曾在长安的藏书阁中见过这部典籍,此刻残页上玄奘法师亲笔批注的墨迹虽被青铜液浸染,却依旧清晰可辨,尤其是批注处竟在缓缓渗出水珠,水珠落入青铜液中,发出“嗤嗤”的声响,瞬间化为白雾。这诡异的景象让在场士兵都屏住了呼吸,没人敢轻易靠近那片沸腾的金汁,生怕被这足以熔金断铁的液流吞噬。

王玄策的目光扫过液面,突然注意到残页的排列似乎暗藏规律——那些渗出水珠的批注处,恰好连成一条若隐若现的弧线。他沉吟片刻,突然抬起左腿,将断足直接插入金汁之中。周围士兵惊呼出声,蒋师仁更是上前一步想要阻拦:“王正使!危险!”可话音未落,令人惊叹的一幕发生了:金汁接触到王玄策断足的瞬间,原本狂躁的液流竟平静下来,数道金线从断足处突然暴长,如藤蔓般在熔流中交织,短短数息便织出一条宽约丈余的避火通道,通道两侧的青铜液仿佛被无形的屏障阻隔,再也无法向内蔓延。

“这是……文成公主留下的护身金线?”蒋师仁眼中满是震惊。他想起王玄策曾提及,当年文成公主西行时,曾赠予他一枚嵌有金线的玉佩,说是能在危急时刻护身,如今看来,这金线早已融入王玄策的断足,成为了他的保命符。王玄策站在避火通道中,感受着脚下传来的温热,对蒋师仁道:“蒋校尉,通道已开,速寻青铜液中的关键之物,此液绝非寻常防御,定有破解之法。”

蒋师仁点头应诺,双脚蹬地纵身跃起,陌刀在手中划出一道寒光,径直劈向液面。刀气接触青铜液的瞬间,液面上掀起数丈高的浪涛,一枚青铜虎符从浪涛中被震出,在空中翻转数圈后落入蒋师仁手中。虎符的样式极为熟悉——正是大唐鸿胪寺专用的调兵虎符,只是这枚虎符仅存半枚,符身上刻着的“灭竺”二字格外醒目,此刻这两个字竟在吞噬着周围的火焰,将靠近的火星尽数吸入符身,仿佛有生命一般。

“鸿胪寺虎符!‘灭竺’二字……难道是当年先帝留下的密令?”王玄策快步上前,接过虎符仔细查看。虎符表面虽有些许熔痕,却依旧能辨认出上面的篆刻纹路,正是太宗时期鸿胪寺的制式。他突然想起出发前,鸿胪寺卿曾暗中赠予他一枚锦囊,说是若遇天竺强敌,可凭锦囊中的信物破局,此刻看来,这半枚虎符便是关键。

就在此时,之前被掷入火海的铜佛残核突然裂开,无数金粉从残核中飞出,如蜂群般裹住虎符。金粉与虎符接触的瞬间,发出耀眼的金光,周围的青铜液开始剧烈翻滚,原本赤金色的液流逐渐变暗,竟在宫门前缓缓凝固。众人屏息凝视,只见凝固的青铜逐渐塑形,最终化为七尊高达三丈的唐军将士金像——每尊金像都身着明光铠,手持不同的兵器,有的举矛,有的握盾,有的横刀,姿态各异却都威风凛凛,仿佛是当年随使团西行的将士重现人间。

“这是……当年战死的使团将士!”一名老兵看着最左侧那尊握盾的金像,激动得声音颤抖。他曾与那名将士一同从军,深知其握盾的姿势,如今金像的模样竟与记忆中丝毫不差。其他士兵也纷纷辨认出金像的身份,一时间,崇敬与悲愤交织的情绪在联军中蔓延,不少人对着金像抱拳行礼,眼中满是敬意。

王玄策轻抚金像的铠甲,指尖能感受到青铜的冰凉,仿佛能触摸到当年将士们的热血。他正欲开口,突然看到七尊金像同时抬起手臂,掌心对准王宫深处,数道金色光束从掌心射出,如利剑般穿透层层宫殿,径直击中王宫大殿内供奉的黑玉佛陀。只听“咔嚓”一声脆响,黑玉佛陀头顶的宝冠应声碎裂,无数玉片散落一地,露出佛陀头顶的一道裂痕——那正是之前卦钱拼出的七处弱点之一。

“击中了!”蒋师仁兴奋地喊道,手中的陌刀指向黑玉佛陀的方向,“王正使,黑玉佛陀的宝冠已破,其防御定然受损,我们此刻进攻,定能一举摧毁这镇国之宝!”周围的联军士兵也纷纷欢呼起来,吐蕃骑兵举起长矛,泥婆罗骑兵挥舞弯刀,战意达到了顶峰。

王玄策却并未立刻下令进攻,他凝视着七尊金像,若有所思道:“这七尊金像既是当年的将士所化,定是在指引我们进攻的方向。蒋校尉,你率百名精锐随我沿避火通道前进,直取黑玉佛陀;其余士兵则分三路包围王宫,防止守军突围,同时搜寻是否有其他被俘的大唐子民。”

“末将遵令!”蒋师仁抱拳领命,立刻挑选出百名身经百战的精锐步兵,跟在王玄策身后,沿着避火通道向王宫深处进发。通道两侧的青铜液已完全凝固,金像依旧保持着抬手的姿势,掌心的光束为众人照亮前路。越往王宫深处走,便能感受到越来越浓重的佛气,同时也能听到守军慌乱的脚步声——显然,黑玉佛陀宝冠被击碎的消息已经传开,守军的士气彻底崩溃。

行至王宫大殿前,众人终于看到了那尊黑玉佛陀。佛陀高达十丈,通体由黑玉雕琢而成,此刻宝冠碎裂,头顶的裂痕不断扩大,佛身周围的金光也变得黯淡。大殿内的守军见联军到来,纷纷举起兵器反抗,却被蒋师仁率领的精锐步兵迅速击溃。王玄策走到黑玉佛陀面前,举起手中的半枚鸿胪寺虎符,虎符上的“灭竺”二字再次亮起,发出的光芒与金像掌心的光束融为一体,径直射向佛陀的裂痕。

“当年你们背叛大唐,屠戮使团将士,今日我王玄策便代表大唐,讨还这笔血债!”王玄策的声音响彻大殿,虎符向前一推,光芒瞬间暴涨。黑玉佛陀的裂痕越来越大,佛身开始剧烈摇晃,最终“轰隆”一声倒塌,化为无数碎玉。随着佛陀的倒塌,王宫各处传来此起彼伏的坍塌声,原本坚固的宫殿逐渐沦为废墟——显然,黑玉佛陀便是王宫防御阵的核心,核心被毁,防御阵也随之崩溃。

蒋师仁看着倒塌的黑玉佛陀,走到王玄策身边,抱拳道:“王正使,黑玉佛陀已毁,键陀罗王宫已破,此次复仇之战,我们胜了!”周围的士兵也纷纷欢呼起来,声音传遍整个王宫,甚至传到了宫外的联军耳中。王玄策望着满地的碎玉,又看了看远处依旧保持着姿势的七尊金像,眼中闪过一丝欣慰:“告慰使团英灵的时刻到了,传令下去,清理王宫,寻找被俘的大唐子民,同时将七尊金像妥善保护,待战事结束后,与那些青铜器物一同带回长安。”

夕阳缓缓升起,金色的阳光洒在残破的王宫中,七尊金像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仿佛在守护着这片被收复的土地,也守护着大唐的尊严与荣耀。

第四节: 焰墙归心

黑玉佛陀倒塌的轰鸣尚未消散,王宫外墙方向突然传来异动。王玄策与蒋师仁快步走出大殿,只见之前崩塌的夯土外墙处,原本残留的零星火焰突然腾空而起,在夜空中盘旋数圈后,竟收缩成三百条赤红的火蛇。这些火蛇通体燃烧着幽蓝的火焰,鳞片纹路清晰可见,它们没有攻击联军,反而径直钻入地底,只留下地面上三百道冒着青烟的沟壑。

“火蛇入地……这是何征兆?”蒋师仁握紧陌刀,警惕地盯着地面。联军士兵也纷纷举起兵器,生怕地底再涌出新的危险。王玄策却俯身靠近一道沟壑,指尖触碰沟壑边缘的焦土,突然发现土壤中夹杂着细碎的骨渣。他心中一动,立刻吩咐亲兵:“快,用铁锹挖开沟壑,小心些,莫伤了下面的东西。”

亲兵们立刻取来铁锹,小心翼翼地挖掘沟壑。随着泥土被逐层拨开,一具具残缺的骸骨逐渐显露——这些骸骨的手掌骨骼异常粗壮,指节处还有明显的老茧,正是唐军工匠特有的特征。骸骨身上的衣物早已化为灰烬,唯有手中紧握的工具还保持着完整的形态,有凿子、刨子、墨斗,都是工匠们赖以生存的器物。

“是当年被俘虏的工匠……他们竟被埋在了这里。”王玄策的声音带着沉痛,他弯腰拾起一具骸骨手中的青铜凿子。凿子的尖端已被磨得十分锋利,表面还沾着些许未清理干净的铜屑,显然是工匠生前常用的工具。就在他的指尖握住凿子的瞬间,凿子尖端突然发出一阵金光,竟凭空暴长数尺,如同一把锋利的长剑。王玄策心中一凛,顺势将凿子插入焦土,只见凿子在地面上自动游走,划出一道道清晰的纹路,短短片刻便刻出一幅完整的王宫逃生密道图。

“这是……王宫的逃生密道?”蒋师仁凑上前来,看着地面上复杂的纹路,眼中满是惊讶。密道图上标注着数十个通道入口,还有通往王宫外部的出口,甚至连守卫的位置都清晰可见。王玄策点点头,若有所思道:“想必是这些工匠在被囚禁期间,偷偷勘察出的逃生路线,他们将密道图藏在了凿子之中,等待着有人能发现这份希望。”

话音刚落,蒋师仁手中的陌刀突然发出一阵嗡鸣,刀身自动飞向地面上的余火,将所有残留的火焰尽数吸收。原本银白色的刀身此刻泛着一层赤红的光晕,蒋师仁握住刀柄,只觉一股力量涌入体内。他下意识地将陌刀劈向地宫的方向,刀气掠过地面,竟在空气中浮现出一幅流动的画卷——画卷中是长安朱雀大街的景象,街道两旁挤满了百姓,他们手捧鲜花,跪地迎接一辆装饰华丽的马车,马车上载着的正是佛骨舍利。

“这是……长安百姓跪迎佛骨的场景!”王玄策看着空中的画卷,眼中满是动容。他想起当年佛骨舍利从西域运回长安时,全城百姓夹道欢迎的盛况,那是大唐盛世的见证。而此刻,这幅画卷出现在王宫之中,仿佛是在预示着正义终将回归,大唐的荣耀不会被玷污。

就在此时,之前被金粉包裹的铜佛最后一块残片突然从蒋师仁的怀中飞出,在空中炸裂开来。无数金色的粉末与暗红色的佛血交织在一起,如雨点般落在地面的密道图上。佛血接触到密道图的瞬间,原本黑色的纹路突然被染成金色,密道图上的通道入口开始发出微弱的光芒,仿佛在指引着众人前进的方向。

“轰隆——”一声巨响,整个王宫的宫墙突然开始剧烈摇晃,之前尚未完全崩塌的墙体此刻尽数坍塌,扬起的尘土遮蔽了整个天空。待尘土散去,众人惊愕地发现,宫墙坍塌后露出的并非空地,而是一座巨大的青铜炉。青铜炉高达数十丈,炉身刻满了梵文经文,炉口正冒着熊熊烈火,火焰中隐约能看到佛骨的碎片在翻滚——这竟是一座正在熔炼佛骨的青铜炉!

“他们竟敢熔炼佛骨!”蒋师仁怒不可遏,举起陌刀便要冲向青铜炉。王玄策连忙拦住他,沉声道:“蒋校尉,稍安勿躁。这青铜炉定有玄机,贸然进攻恐会引发不测。”话音未落,青铜炉内突然传出一阵尖锐的鸟鸣,众人抬头望去,只见一只通体金黄的金翅鸟从炉口飞出。金翅鸟的翅膀展开有数丈宽,羽毛在阳光下泛着耀眼的光芒,它的口中叼着半卷泛黄的绢纸,径直冲向云霄。

“那是……《兰亭序》!”王玄策的目光死死盯着金翅鸟口中的绢纸,只见绢纸上的字迹飘逸洒脱,正是王羲之的《兰亭序》真迹。他曾在长安见过《兰亭序》的摹本,此刻虽只看到半卷,却能确定这便是真迹无疑。可《兰亭序》为何会出现在青铜炉中,又被金翅鸟叼走?这一连串的疑问在王玄策的脑海中盘旋。

蒋师仁看着飞向云霄的金翅鸟,沉声道:“王正使,要不要派人追上去?《兰亭序》乃是国宝,绝不能落入他人之手!”王玄策却摇了摇头,目光依旧停留在金翅鸟消失的方向,缓缓道:“不必追了。你看那金翅鸟飞行的方向,正是大唐的方向。想必这是文成公主当年留下的布置,她料到键陀罗会觊觎佛骨与国宝,便用金翅鸟将《兰亭序》护送至安全之地。”

就在金翅鸟消失在天际的瞬间,青铜炉内的火焰突然开始减弱,炉身刻着的梵文经文逐渐褪去颜色,露出里面刻着的大唐篆书——“归还佛骨,永结盟好”。王玄策走上前,看着炉口内逐渐冷却的佛骨碎片,心中感慨万千:“键陀罗妄图通过熔炼佛骨来增强自身力量,却不知这佛骨之中藏着文成公主的警示。如今金翅鸟携《兰亭序》归唐,佛骨也得以保全,这场复仇之战,总算是不负众望。”

蒋师仁看着王玄策,抱拳行礼道:“王正使运筹帷幄,才能顺利攻破王宫,保全佛骨与国宝。此次北天竺之行,定能让诸国知晓大唐的威严,不敢再轻易冒犯。”周围的联军士兵也纷纷欢呼起来,吐蕃骑兵与泥婆罗骑兵相互拥抱,庆祝这场胜利。

王玄策抬头望向天空,此刻东方已泛起鱼肚白,新的一天即将到来。他想起那些战死的唐军将士,想起被囚禁的工匠,想起文成公主的苦心布置,心中百感交集。他握紧手中的青铜凿子,沉声道:“传令下去,清理王宫废墟,收敛工匠遗骸,妥善保管佛骨碎片。待一切就绪,我们便启程返回大唐,将这里的故事告诉陛下,告诉长安的百姓。”

蒋师仁高声应诺,开始有条不紊地布置任务。联军士兵们立刻行动起来,有的清理废墟,有的收敛遗骸,有的守护佛骨,整个王宫之中一片忙碌却有序的景象。阳光逐渐洒满大地,照亮了残破的王宫,也照亮了联军士兵们坚毅的脸庞。焰墙虽已消散,但其背后隐藏的忠诚与正义,却永远留在了这片土地上!

第五节 :火凤涅盘

青铜炉的余温尚未散尽,王宫上空突然刮起一阵热风。王玄策与蒋师仁正指挥士兵收敛工匠遗骸,抬头间便见漫天星火从废墟各处汇聚,赤红色的火焰在空中盘旋交织,逐渐凝出一道身着唐装的女子身影——那身影头戴金步摇,身披绣着鸾鸟纹的披风,眉眼间带着温婉却坚定的气度,正是文成公主的模样。

“文成公主!”联军中有人失声惊呼,士兵们纷纷停下手中的活计,对着空中的身影抱拳行礼。王玄策拄着木杖上前一步,眼中满是敬意,他虽未亲眼见过文成公主,却从吐蕃赞普的描述中得知其容貌,此刻空中的身影与传闻中丝毫不差。

空中的文成公主身影抬手轻挥,一枚燃烧的火把从她袖中落下,火把在空中划过一道金色弧线,落地的瞬间突然炸裂,火焰腾空而起,化作一只展翅的火凤凰。火凤凰通体燃烧着金红色的烈焰,羽翼展开时有数十丈宽,尾羽拖出的火星在空中连成璀璨的光带,发出的鸣叫声清脆而庄严,震得周围的废墟都微微颤动。

“这是……火凤涅盘!”蒋师仁握紧陌刀,眼中满是震撼。他曾在军中听闻,上古有神鸟涅盘重生,能驱散邪祟、守护正义,今日竟亲眼得见如此奇景。火凤凰在王宫上空盘旋一圈,突然朝着王玄策的方向俯冲而来,众人惊呼着想上前阻拦,却见王玄策的断足突然发出金光——之前织就避火通道的金线从断足处溢出,如游蛇般飞向空中,将火凤凰散落的火星尽数串联。

金线带着火星落在地面,在焦土上自动灼烧,不多时便烙出八个苍劲的篆字:“焰墙既破,佛骨当归”。这八个字正是此次复仇之战的终极密令,也是文成公主当年埋下所有布置的最终目的。王玄策看着地面上的密令,心中豁然开朗,之前所有的疑惑与艰难在此刻都有了答案——从火幕遮天到骨钥现形,从金汁锁路到焰墙归心,每一步都在朝着“佛骨当归”这个目标推进。

“传令下去,即刻起程前往中天竺!”王玄策突然高声下令,目光扫过在场的八千余骑人马,“键陀罗只是北天竺的一处据点,中天竺才是此次复仇的关键之地。如今佛骨线索已现,我们必须乘胜追击,将所有被掠夺的大唐宝物与被俘子民尽数带回!”

蒋师仁闻言,立刻举起陌刀响应:“末将遵令!愿随王正使征战中天竺,不破敌国誓不还!”吐蕃骑兵与泥婆罗骑兵也纷纷高呼,声音响彻云霄,战意比之前更加高昂。火凤凰仿佛感受到众人的决心,再次发出一声鸣啼,朝着王宫深处的青铜炉飞去。

王玄策与蒋师仁紧随其后,来到青铜炉前。蒋师仁双手紧握陌刀,刀刃上还残留着吸收的余火,他大喝一声,将全身力气灌注于刀身,猛地劈向青铜炉。只听“轰隆”一声巨响,厚实的炉壁被刀气劈开一道巨大的裂缝,炉内的火焰与烟尘喷涌而出。众人屏息凝视,却见蒋师仁的刀尖从炉中挑起一物——那不是预想中的金块,而是一枚通体莹白、散发着柔和光晕的佛骨舍利!

“佛骨舍利!竟完好无损!”王玄策激动地走上前,小心翼翼地接过舍利。舍利入手温润,表面没有丝毫熔痕,仿佛从未经历过青铜炉的灼烧。他突然明白,之前铜佛残核的种种异动,都是为了保护这枚舍利,让它在熔炉中安然无恙。

就在此时,空中的铜佛最后一块残片开始消散,无数金粉从残片中飞出,如雪花般落在火凤凰的羽翼上。金粉在烈焰中逐渐凝固,竟在火凤凰的羽翼上勾勒出盛唐长安的轮廓——朱雀大街的繁华、大明宫的巍峨、曲江池的秀丽,每一处细节都栩栩如生,仿佛将整个长安缩影在了火凤凰的羽翼之上。

“那是长安!是我们的家乡!”一名来自长安的唐军士兵看着羽翼上的轮廓,激动得热泪盈眶。其他士兵也纷纷驻足,目光中满是对家乡的思念与向往,征战的疲惫在这一刻被对故土的眷恋所取代。

火凤凰带着羽翼上的长安轮廓,在青铜炉上空盘旋三圈,随后朝着中天竺的方向飞去,仿佛在为联军指引前路。王玄策将佛骨舍利妥善收于锦盒中,对众人道:“火凤凰已为我们引路,中天竺的敌军还在等着我们。诸位将士,能否让大唐的旗帜插遍天竺大地,能否让被俘的子民重归故土,就看此次一战!”

“愿随王正使征战!”士兵们齐声应答,声音中没有丝毫犹豫。蒋师仁开始清点人马,吐蕃骑兵的一千二百骑损失甚少,依旧保持着完整的战力;泥婆罗骑兵的七千骑虽有伤亡,但士气不减;唐军精锐步兵经过数场战斗,早已磨砺成锐不可当的劲旅。半个时辰后,八千余骑人马集结完毕,整齐地排列在王宫之外,等待着出发的命令。

王玄策翻身上马——尽管断足带来诸多不便,但他依旧坚持与士兵们一同骑行。他举起手中的锦盒,高声道:“出发!目标中天竺!”蒋师仁率先带领先锋部队出发,陌刀在阳光下泛着冷光;吐蕃骑兵与泥婆罗骑兵紧随其后,马蹄扬起的沙尘遮天蔽日;王玄策则率领主力部队压阵,目光坚定地望着火凤凰飞去的方向。

队伍行进间,远处突然传来敌军的马蹄声——那是键陀罗残余的守军想要追击。蒋师仁立刻调转马头,率领先锋部队迎敌。陌刀挥舞间,敌军骑兵纷纷落马,根本无法抵挡联军的攻势。短短半个时辰,追击的敌军便被尽数歼灭,没有一人逃脱。

王玄策看着战场,对蒋师仁道:“键陀罗残余势力已除,我们无需再分心后方,可全力进军中天竺。传令下去,加快行军速度,争取在三日内抵达中天竺边境。”蒋师仁领命后,立刻调整队伍阵型,让骑兵加快速度,同时派出斥候先行探查中天竺的军情。

夕阳西下,联军的队伍在暮色中向着中天竺的方向前进,火凤凰的身影虽已消失,但它羽翼上的长安轮廓仿佛烙印在每个人的心中,成为众人征战的动力。王玄策骑在马上,手握装有佛骨舍利的锦盒,感受着断足传来的疼痛,却依旧挺直脊背——他知道,前路的征战必然更加艰难,但只要能让佛骨归唐、让子民回家,所有的付出都值得。

夜色渐深,队伍在一处山谷中扎营。篝火升起,映照着士兵们疲惫却坚毅的脸庞。蒋师仁来到王玄策身边,递上一壶水:“王正使,今日行军已过百里,明日便可抵达中天竺边境。据斥候回报,中天竺的兵力比键陀罗多出数倍,我们需谨慎应对。”

王玄策接过水壶,喝了一口,沉声道:“兵力悬殊不足为惧,关键在于我们有火凤凰引路,有佛骨庇佑,更有八千将士的忠诚。明日抵达边境后,先派使者前往中天竺王宫,要求他们归还被俘子民与掠夺的宝物,若他们不从,便即刻发起进攻!”

蒋师仁点头应诺,眼中满是坚定。篝火旁,士兵们开始擦拭兵器、检修铠甲,为明日的战斗做准备。远处的夜空中,仿佛还能看到火凤凰的残影,它正静静地守护着这支复仇的队伍!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铁血使节:一人灭一国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阴阳轮回:阎王,别撩假如被清冷美少女盯上今夜来港法师乔安我在致命游戏里当透明网王之剧情外的原住民诸道学宫帝国崛起航海与征服冷冰冰的剑修和她那财迷小道侣替嫁后,我成了失明太子的白月光无上女仙君无仙万古神话在末日游戏世界求存的我没有问题最强保镖医路青云玉宸金章江山战图龙血武帝
经典收藏魅影谍踪花田喜嫁,拐个狼王当相公2153,我再也不回去了北洋1917世子好凶开局送我去和亲,奉天靖难你又后悔了被海盗打劫了,最后成了皇帝厨神:从烧尾宴开始大唐皇太子亮剑小透明明末:来自未来的金手指凡尘如梦戍边叩敌十一年,班师回朝万人嫌?三国之乱臣贼子大唐最穷县令来!给各朝上科技苟活乱世,从深山打猎到问鼎中原我的钢铁与雄心大唐暴吏我,大明太子!开局签到大雪龙骑
最近更新白衣盗三国:开局强抢甄氏五姐妹崇祯元年,开局逆转亡国局大明卫南北战争:我与龙娘同居的日子日曜南明穿越水浒:郓哥称帝录开局废太子:召唤罗网石器革命开局托孤,我带双诸葛躺平复汉三国:开局逆袭,大小乔求嫁我!我长生不死愁啊重生大唐,在高阳公主府当牛马骏驰青霄特种兵魂穿诸葛,靠系统称霸三国黑风寨主成帝路清欢渡:味染人间大明第一战神游戏三国之逆流天下寒甲御天
铁血使节:一人灭一国 奇幻芒果 - 铁血使节:一人灭一国txt下载 - 铁血使节:一人灭一国最新章节 - 铁血使节:一人灭一国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