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婉晴离开的那天,郑勤跃站在办公室的落地窗前,看着她抱着纸箱消失在公司大门的拐角。他心中对这个优秀的女孩充满了歉意和祝福,但这些都已是过去式。他深知,在商场的棋局里,不是每个人都有资格全身而退,婉晴的离开,对她而言,或许是最好的结局。
公司的交接工作比他想象的要顺利。
唐宁被他留了下来,继续负责技术部,同时赋予他一个新的身份——新旧cEo之间的协调联络官。郑勤跃在给万先生的交接报告里,特意用加粗字体标明了唐宁的重要性,以及他这些年来对公司的忠诚与贡献。他希望这个一直追随他的师弟,能在新的架构下,获得应有的上升空间。
至于公司的其他技术骨干,他认为没有大的问题。经过前一轮的精简,公司已经裁掉了将近一半的冗余人员,留下的都是核心力量,只要维持现状,技术层面不会出乱子。
财务和人事部的空缺,则暂时由方敏监理接管。这位当初引荐他认识万先生的女人,在开篇时被万先生踢出局,如今又因马悦这个“意外的变数”,回归到项目的中心,接替了他,负责起整个项目的上下贯穿。
郑勤跃看着方敏在会议室里条理清晰地安排着工作,心中不禁感慨因果循环的奇妙。方敏引他入局,如今又接替他出局,冥冥之中,仿佛一切自有定数。
十二月中下旬,新的cEo就将上任。在那之前,公司基本能够正常运转,他也不再需要每天都去公司了。
卸下了“郑总”的身份,郑勤跃回归到了“父亲”和“儿子”的角色。
他脱下了笔挺的西装,换上了舒适的家居服。每日清晨,他不再是第一个到公司,而是和父母一起,帮着保姆照顾两个可爱的孩子。他学着给他们冲奶粉,换尿布,看他们咿咿呀呀地挥舞着小手。
距离孩子满三周岁,只剩下半年了。
这是一个他心里清晰记着的时间节点。他知道,法律规定,孩子三周岁以前,离婚抚养权大概率会判给生母。但三周岁之后,法院则会更多地衡量,谁能为孩子提供更稳定、更优越的成长环境,谁更能负担起家庭的重担。
他享受着这份久违的、纯粹的亲子时光,但内心深处,却在进行着一场冷静的倒计时。
他在用自己的方式,向所有人,也向未来的法庭证明——他有能力,也有决心,成为一个合格的单亲父亲。
如果真到了不得不走那一步,他会毫不犹豫地选择,留下这两个孩子的抚养权。
这不再是意气之争,而是一个父亲,对孩子最深沉的责任。
郑勤跃知道,万先生给他的这半年,是一份体面,也是一场考验。
他不知道半年时间是否足够理清自己那团乱麻的家事,但他能明确一点:这半年,足够新的cEo彻底掌管公司,足够让这个项目进入一个蓬勃发展的正轨。
这,才是万先生最关心的。
郑勤跃心里跟明镜似的。半年后,只要公司项目运转良好,那便好。他作为创始人的使命,就算阶段性结束了。至于他个人的家庭问题是否解决,在资本的棋局里,那终究是次要的。
他并不为此感到失落,反而有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清醒。
他早已为自己铺好了后路。如果半年后,他能和马悦妥善解决一切,即便不再担任这个核心项目的负责人,公司里还有那么多新的分支业务等着开拓。无论是数字化转型,还是海外市场拓展,他手头的方案堆起来有半尺高。这个公司的宏伟蓝图,绝不仅限于当下这个板块。
所以,他对自己的未来,依旧充满信心。
这份信心,让他能心无旁骛地享受眼前这段“赋闲”在家的时光。
他不再焦虑地刷着手机,关注公司的每一个动态,而是将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了孩子身上。他开始研究育儿书籍,学习不同阶段孩子的心理需求,甚至跟着保姆学做了几道孩子爱吃的辅食。
他会推着婴儿车,带两个孩子去小区的公园晒太阳。看着他们在草地上蹒跚学步,听着他们发出无意识的咯咯笑声,郑勤跃那颗在商场上被磨砺得坚硬无比的心,会瞬间变得柔软。
他不再是那个需要时刻保持战斗姿态的cEo,只是一个普通的父亲。
这种角色的转换,让他感到一种久违的踏实。
偶尔,他会和唐宁通个电话,问问公司的近况。唐宁总是兴奋地告诉他,新来的cEo很有魄力,技术部正在筹备一个重要的版本迭代,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郑勤跃听完,总是笑着鼓励几句,然后挂断电话。
他知道,他亲手种下的树,正在茁壮成长。而他,则像一个韬光养晦的猎人,暂时退回到森林深处,静静地观察,耐心地等待。
他在等一个时机。
等孩子满三周岁,等公司根基稳固,也等一个可以让他彻底解决问题的最佳节点。
这半年,是他的缓冲期,也是他的布局期。他在布局自己的未来,也在布局孩子们的未来。
他相信,只要他稳得住,最终的主动权,依然会掌握在他手里。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往复的算计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