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像浸了浓墨的棉絮,沉沉压在老城区的巷口,连路灯都像是被揉碎的星光,昏昏暗暗地洒在青石板路上。方梁送李梅到单元楼下,两人并肩站了片刻,白日面馆里的烟火气还残留在衣角,混着晚风里飘来的槐花香,在空气里酿出几分说不清道不明的滞涩与暧昧。楼道里的声控灯亮了又灭,橘黄色的光短暂照亮李梅泛红的眼角,又迅速坠入黑暗,像极了两人兜兜转转的心事。
李梅攥着帆布包的带子,指节因为用力而微微泛白,指尖甚至有些发凉。她深吸一口气,像是做了极大的决心,忽然转过身,抬眼看向方梁。路灯的光落在她脸上,明明灭灭间,那双眼睛亮得像淬了星光,语气却带着几分不容置喙的笃定:“方梁,明天我打算不开面馆了。”
方梁浑身一怔,像是被突如其来的惊雷劈中,刚要张开嘴问“为什么”,话到嘴边还没来得及吐出,就听见李梅继续说道:“明天上午九点,我在民政局等着你,来不来,是你的事。”话音落下,她没等他有任何回应,便急匆匆转身上了楼,楼道里的脚步声“噔噔噔”地渐行渐远,每一步都像踩在方梁的心尖上。他望着那扇紧闭的单元门,呆立了许久,直到晚风卷着寒意掠过,才惊觉自己的手心早已攥出了汗。
其实,他心里一直装着李梅。从年少时田埂上的青涩牵手,到后来她离婚开面馆,他日复一日地去帮忙,这份喜欢从未褪色,反而像陈年老酒,越酿越浓。只是,这份感情被岁月的尘埃、现实的枷锁层层包裹着——他已经是三个孩子的父亲,老大方英在市中心开了家蛋糕店,老二和老三还在小,但他不知道该如何跟他们开口,说自己要和年少时错过的姑娘重新在一起;更怕村里人那些指指点点的议论,怕被人说“一把年纪了还不安分”。这些顾虑像沉重的石头,压在他心头十几年,让他迟迟不敢往前迈出一步。
那一晚,方梁彻夜未眠。家里的台灯亮了整整一宿,橘黄色的光影在墙壁上晃悠,像他辗转反侧、难以平静的心事。他躺在床上,脑子里一会儿是李梅刚才在楼下说的话,一会儿是年少时两人在老槐树下许愿的画面——那时他没钱买礼物,就用狗尾巴草编了个指环,套在她的指尖,说“等我有钱了,就给你换个金的”;一会儿又想起李梅嫁人的那天,他躲在老槐树后,看着花轿远去,手里攥着她偷偷塞给他的荷包,哭得像个傻子。
他想起每次去面馆,李梅看他时眼底藏不住的温柔;想起她炒的番茄炒蛋,永远是他最爱的糖多醋少的味道;想起下雨时,他撑着伞送她回家,把大半伞都倾向她那边,自己半边肩膀湿透了也浑然不觉,她嗔怪他傻,他却觉得心里暖烘烘的。
煎熬像潮水般反复冲刷着他的心房,一边是世俗的眼光、对孩子们的顾虑,一边是压抑了十几年的心底渴望,两种情绪在他心里激烈地拉扯。直到天快亮时,东方泛起一抹鱼肚白,他终于咬了咬牙,像是做了此生最重要的决定,掀开被子下了床。他找出压在箱底的干净衬衫,仔细熨烫平整,又对着镜子理了理头发,看着镜中两鬓已有些斑白的自己,忽然觉得,这辈子不能再错过了。
第二天一早,民政局门口的梧桐树叶还挂着晶莹的晨露,空气里带着清晨特有的清新凉意。方梁揣着一颗忐忑不安的心,脚步沉重却又无比坚定地朝门口走去。远远地,他就看见李梅站在台阶下,穿着一件浅蓝色的棉布衬衫,头发梳得整整齐齐,耳边别了一朵小小的白色栀子,手里攥着一个红色的小布包,眼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还有一丝藏不住的期待,像个等待开奖的孩子。
他快步走上前,喉结不由自主地滚动了几下,声音带着熬夜后的沙哑与疲惫,却又透着几分认真:“李梅,你……你真的想好了没?”
李梅抬眼望他,看清他眼底的红血丝,心里不由得一疼,随即嘴角缓缓扬起一抹释然的笑,眼里的光愈发璀璨,像是盛满了整个春天的星光。她用力点了点头,语气无比郑重,一字一句地说:“想好了,方梁,我们已经错过了二十几年,不能再错过了。”
简单的一句话,像一把生锈已久的钥匙,猛地打开了方梁心中所有的桎梏。那些犹豫、顾虑、忐忑,在这一刻全都烟消云散,只剩下满心的滚烫与庆幸。他伸出手,紧紧握住了她的手,她的手微凉,却很柔软,他攥得很紧,像是握住了失而复得的珍宝。两人相视而笑,眼底都泛着晶莹的泪光,那是遗憾的泪,是庆幸的泪,更是对未来期许的泪。
他们手挽着手,并肩走进民政局。大厅里很安静,偶尔传来工作人员温和的询问声。填表时,方梁的手有些微微发颤,李梅轻轻拍了拍他的手背,给他递了个鼓励的眼神。拍照时,两人并肩坐着,摄影师笑着说“靠近一点,笑一笑”,方梁下意识地揽住了李梅的肩膀,她的脸颊微微泛红,却没有躲开,嘴角的笑意温柔而真切。当红色的结婚证被递到两人手中时,方梁低头看着证书上两人依偎的照片,心里满是沉甸甸的暖意,那是跨越了十几年时光的等待,终于开花结果的踏实。
走出民政局大门时,阳光正好,金灿灿地洒在两人身上,驱散了所有的阴霾与不安。方梁侧头看着身边的李梅,她的脸上带着温柔的笑意,眉眼间是藏不住的欢喜。他忽然觉得,那些曾经的顾虑都不算什么,孩子们总会理解的,村里人的议论也总会过去,而眼前这个人,才是他往后余生最该珍惜的人。
两人没有立刻回家,而是沿着路边慢慢走着。李梅轻声说:“面馆关了也好,以后我就专心陪着你,给你做你爱吃的菜。”方梁握紧她的手,笑着回应:“好,以后家里的活都我来干,你只管享福。”路过一家花店时,方梁停下来,进去买了一束红玫瑰,递到李梅面前:“以前没条件给你买,现在补上。”李梅接过花,眼眶又红了,却笑得格外灿烂。村里人得知消息后,起初确实有一些议论,但看着方梁和李梅每天形影不离,脸上都挂着久违的笑容,那些议论也渐渐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真诚的祝福。有人说:“当年就觉得他们俩般配,现在总算在一起了。”也有人说:“老方这辈子不容易,能有个人陪着,挺好。”
婚后的日子,平静而温暖。方梁不再像以前那样沉默寡言,脸上的笑容多了起来。他每天早上都会去菜市场买菜,回来给李梅做早餐,然后两人一起去公园散步,下午在家看看书、聊聊天,晚上则一起准备晚饭。李梅把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还学着做方梁爱吃的红烧肉,虽然第一次做时有些糊了,但方梁还是吃得津津有味
闲暇时,两人会一起回到村里,去看看那棵老槐树。老槐树依旧枝繁叶茂,像一位沉默的老者,见证着他们的过往与现在。方梁牵着李梅的手,轻声说:“当年就是在这棵树下,我跟你许了愿,现在总算实现了。”李梅靠在他的肩膀上,笑着说:“是啊,幸好我们没再错过。”
晚风依旧吹过,却不再带着过往的遗憾,而是满含着往后余生的温柔与期盼。方梁握紧了李梅的手,两人相视一笑,脚步轻快地朝着阳光深处走去,背影在满地的光影里,紧紧相依,再也没有分开。那些错过的岁月,终究成了过往,而眼前的幸福,才是最值得珍惜的时光。
夜色沉沉,方梁坐在沙发上,手里攥着那张崭新的红色结婚证,指腹反复摩挲着封面的烫金字,心里像压了块沉甸甸的石头。领证已经半个月了,他却始终没敢把这个消息告诉方英、方朵和方鹏三个孩子,这份藏在心底的秘密,像根细密的针,日夜扎着他。
这些日子,方梁每天照旧去李梅那里,却总显得心不在焉。李梅看在眼里,疼在心里,轻声劝他:“方梁,孩子们早晚要知道的,不如找个合适的机会,跟他们说说吧,总瞒着也不是办法。”方梁叹了口气,摇摇头:“再等等,我怕他们接受不了。”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原来我们一直喜欢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