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瞧着下面站着的一排排秀女,无一人有反应,唱名太监提高了音量,再次喊道:
“大理寺少卿甄远道之女甄嬛,年十七——!”
下方站立的秀女队列中,靠后的位置,那个穿着水白色旗装的女子依旧微微垂着头,似乎沉浸在自己的思绪里,对两次唱名毫无反应。
站在她身旁的沈眉庄见状,悄悄用胳膊肘轻轻碰了她一下。
那女子这才如梦初醒,猛地回过神,慌忙上前一步,跪倒在地,声音微颤:
“臣女甄嬛,参见皇上、太后。”
“愿皇上、太后万福金安。”
因着她先前的两次叫名不应,胤禛已被这个敢于在庄严殿选上出神的秀女吸引了目光,他想看看究竟是何等人物。
只见她穿着一身水白色旗装,发髻也梳得简单,只簪着几朵素雅的绒花和一支银簪,全身上下无一亮眼饰物,打扮得十分素净,在这姹紫嫣红的秀女中,反倒显出几分不俗的清气。
胤禛心中那点因被忽视而产生的不悦淡去不少,转而起了几分探究的兴趣,他开口问道:
“甄嬛?是哪个‘嬛’字?”
跪在下方的秀女甄嬛,闻言却沉默了片刻,没有立刻回答。
这短暂的静默让殿内的气氛微微凝滞。
胤禛和太后交换了一个眼神,都开始有些不耐烦,太后甚至微微蹙眉,觉得此女有些不知礼数,准备示意撂牌子。
就在这关口,甄嬛终于开口了,她的声音清凌凌的,如同玉珠落盘:
“回皇上,是‘嫏嬛福地’的‘嬛’。”
她微微停顿,似乎是在组织语言,随后清晰解释道:
“古有传说,天帝的藏书之洞穴名为‘嫏嬛福地’,洞中藏书万卷。”
“家父认为,那是所有读书人梦寐以求的知识圣殿,象征着知识的浩瀚无涯。”
“因此给臣女取名‘嬛’字,是期望臣女能修身明理,勤勉向学。”
此话一出,胤禛方才那点残存的不悦瞬间烟消云散。他饶有兴致地打量着她:
“哦?‘嫏嬛福地’?”
“你父亲既给你取名为‘嬛’,想来你必定读过不少书了?”
甄嬛依旧跪得笔直,语气谦逊却不卑不亢:
“臣女不敢妄称读书万卷,只是秉承父训,略识几个字,读过些诗词歌赋、史籍杂论,不敢懈怠。”
胤禛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些许赞许之色:
“嗯,知书达理,有才学却不卖弄。甄远道教女有方。”
他顿了顿,命令道:
“抬起头来,让朕瞧瞧。”。
甄嬛依言,缓缓抬起头。
当她的面容完全映入胤禛眼帘时,他整个人瞬间愣住,握着扶手的手指微微收紧。
这眉眼间那股清灵之气,那挺秀的鼻梁,那唇形的轮廓……竟和记忆中年少时的柔则,有七八分相像。
只是眼前之人更显青涩,眉眼间多了几分未经世事的纯粹。
就连一旁的太后也恍惚了一下,以为自己看错了。
她定睛细看,心底不由一沉。
的确是像,尤其是那份书卷气和眼神中的灵动,简直像是柔则年轻时的翻版。
太后心中明镜似的,这个女子年纪小,样貌水灵,又偏偏是胤禛最喜欢的带有诗书才气的类型。
若让她进了宫,凭着这张脸和这才情,难保不会威胁到柔则的地位。
柔则是她的亲侄女,乌拉那拉氏的荣耀系于其身,她自然要帮。
太后心念电转,立刻开口,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秀女姓甄,犯了皇帝的名讳。”
她刻意在读音上做文章,试图寻找撂牌子的理由。
甄嬛心头一紧,却强自镇定,依着规矩解释名讳来源,并无差错。
太后见她应对得体,找不到错处,便使了个眼色给旁边的竹息。
竹息会意,将一只猫放了过去。那猫原本乖巧,被竹息一抛,喵呜叫着扑到了甄嬛脚边,险些要扑上他了。
甄嬛虽然脸色瞬间白了白,身体颤抖了一下,但硬是咬着牙,没有惊呼,也没有移动分毫,只是紧紧攥住了手中的帕子。
然而,站在她旁边不远处的另一个秀女,却被这突然窜出的猫吓得魂飞魄散,“啊”地惊叫出声,踉跄着后退了两步,仪态尽失。
殿内一时寂静。
太后看着镇定自若的甄嬛,眉头紧锁。
她本想吓退甄嬛,却没成想甄嬛如此沉得住气。
胤禛将这一切看在眼里。
他看着殿下那个酷似十八九岁柔则的秀女,在那般惊吓下依旧努力维持着体统,眼神清澈而坚定,仿佛透过她,看到了多年前在王府初见的、那个同样带着书卷气、同样灵秀动人的柔则。
时光荏苒,他与柔则经历了无数风浪,感情越发坚固深厚,但柔则终究不再是少女,纵然保养得宜,也难掩岁月痕迹。
人总是怀念年少,怀念最初那份纯粹的美好。
此刻,看着甄嬛,他仿佛也回到了年轻的时候。
胤禛心动了。
他没理由不选。
哪怕知道太后反对,他还是无视了太后不赞同的目光,直接开口,声音斩钉截铁:
“甄嬛,留牌子,赐香囊。”
他顿了顿,目光冷冽地扫向还在瑟瑟发抖、试图整理仪容的秀女,问道:
“旁边那个失仪的秀女,叫什么?”
唱名太监连忙查看名册,回道:
“回皇上,是苏州织造孙志和之妹,孙妙青。”
胤禛面无表情,声音冰冷:
“孙妙青殿前失仪,冲撞圣驾,不成体统。拉出去,摈出宫门,永不许再参加选秀。”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墨兰穿成纯元后,一路得宠当太后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