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三个人则显得兴奋得多,他们好奇地看着周围的乡村景色,不时发出惊叹声。绿油油的田野、错落有致的农舍、悠闲吃草的牛羊,这些对于我们来说都是新鲜而有趣的。
大约过了一个小时,拖拉机终于在一个村子的村口停了下来。村长跳下拖拉机,指着前方说:“到啦,这就是咱们村,以后你们就是咱村的一份子咯!”
我们下了拖拉机,跟着村长走进村子。村子里的道路并不宽敞,两旁是一排排古朴的房屋。村民们听到拖拉机的声音,纷纷围拢过来,好奇地打量着我们。他们的脸上洋溢着朴实的笑容,让人感到十分温暖。
我们被带到知青院,村长下了拖拉机就开始进知青院找人,我们也陆陆续续把包裹拖了下来,在门口等着,村长出了了就对我们说“这位是负责知青院的点长,你们有什么问题找他就行。”说完坐上拖拉机走了。
我们几个面面相觑,谁也没有说话,气氛有些凝重。就在这时,点长打破了沉默,他的声音在院子里回荡:“都先进来把包裹放好,我再跟你们说说知青院的情况。”
我们如蒙大赦般,纷纷跟着点长走进了知青院。这是一个两进的院子,虽然规模不大,但看起来还算规整。然而,让人意外的是,院子里的青砖都被扒拉走了,露出了光秃秃的土地,给整个院子增添了几分破败之感。
点长带着我们穿过院子,来到了几间屋子前。他指着这些屋子说:“这一进的是男知青住的地方,二进则是女知青的宿舍。所有的空房间都可以住人,不过炕需要你们自己请人盘。如果不想盘炕的话,也可以选择一起住大通铺。现在,你们先去挑选一下自己想要住的房间吧。”
我想了想走进属于女知青的大通铺,在大通铺里面找了一个空位置,就把小包裹放在空铺位上离其他女知青的铺位隔了两个空位置。
点长站在一旁,静静地看着我们忙碌。等我们都差不多弄好后,他清了清嗓子,提高声音说道:“咱这村叫红旗大队,这知青院,是以前地主家的房子,现在被村里人拿来当知青院,条件肯定比不上城里。但是,大家既然来到了这里,就必须要好好适应。白天,大家要跟着村里的人一起下地干活,晚上才能回来休息。”
他的话让我们意识到,接下来的日子可能并不会轻松。其中一个知青忍不住问道:“那我们的口粮怎么解决?”点长笑了笑,“等会你们去大队部领取接下来几个月的口粮,到时候你们努力多拿工分,保证饿不着你们。”接着,点长又讲了一些村里的规矩和注意事项。点长说:“今天大家先好好休息,后天一早就要跟着村里的人去地里干活。”我们纷纷点头,他看我们都知道了就去地里干活了,为了安排知青,村长只给他放了小半天假。
点长前脚刚走,知青们就像被解除了封印一样,开始叽叽喳喳地互相交流起来。
“这条件也太差了吧!”有人不满地抱怨道。
“是啊,这可怎么住人啊!”另一个人附和着。
然而,也有一些人比较沉默,他们心里默默盘算着如何在这个艰苦的环境中生存下去。
我没有参与他们的讨论,而是走到院子里,看着那片光秃秃的土地,心里想着得尽快把自留地开出来,不然猫冬没菜吃可就遭罪了。
就在我思考的时候,林雪突然走过来,对我说:“要不我们去找人盘炕吧?”
我点了点头,觉得这是个好主意。
“不过,得先看看盘炕要多少钱。”旁边的另一个人提醒道。
大家都觉得有道理,于是决定一起出去打听一下价格。
我们走出知青院,没走多远就碰到了一个村里的小孩。林雪见状,立刻从口袋里掏出一个糖人,递给小孩,然后笑着对他说:“小朋友,你能带我们去找会盘炕的人吗?”
小孩接过糖人,开心地笑了起来,然后点了点头,带着我们朝村里走去。
没过多久,林雪一行人就来到了一户人家门前。这户人家的大门紧闭着,林雪上前轻轻地敲了敲门,不一会儿,门就缓缓地打开了。
门后站着一位慈祥的老婆婆,她满脸笑容地看着林雪等人。经过一番简单的交流后,林雪得知这户人家的其他人都下地干活去了,家里只有老婆婆一个人。而且,要想盘炕的话,还得等他们下工回来才行。
在与老婆婆闲聊的过程中,林雪了解到盘炕大概需要花费十块钱左右。于是,林雪和同行的人都纷纷表示要预定盘炕的服务。
聊完这些后,林雪他们便起身向老婆婆道别,然后跟着之前带路的小孩前往木匠家。
到了木匠家,林雪她们开始挑选起各种东西来。我也在一旁好奇地看着那些精美的家具。我首先看中了一个结实的背篓,一个洗脸木盆一张柔软的炕席,一个精致上下两层的大的炕柜,还有一把用来打扫卫生的笤帚,以及一个小巧的小板凳。其他的东西,我觉得暂时用不上,所以就没有购买。
林雪她们还需要定制一些桌椅板凳,这些东西加起来总共花了我十五块钱。付完钱后,我心里不禁有些肉疼,毕竟这可是我辛辛苦苦攒下来的钱啊!
不过,林雪她们似乎并没有察觉到我的心情,我们一起默默地回到了知青院。
一回到知青院,我就迫不及待地开始打扫起自己的铺位来。我先把炕上的灰尘清扫干净,然后铺上那张新买的炕席,这才心满意足地出了门,去找林雪她们。
她们还在发现打扫卫生,我把林雪喊出来,然后询问“林雪我想去大队部领粮食,你要不要去,还有要不要叫他们。”
“去,我现在就去叫他们,你等会。”林雪话一说完,便像一阵风似的,急匆匆地朝着和我们一起来的知青房间飞奔而去,那速度快得仿佛要把地面都踩出个窟窿来。
没过多久,林雪就带着其他人风风火火地赶了回来。大家聚齐后,便一同朝着大队部走去。一路上,大家有说有笑,好不热闹。
到了大队部,领口粮的过程异常顺利,没一会儿,我们每个人都顺利地领到了属于自己的那份口粮。我小心翼翼地将自己的口粮全部放进刚买的炕柜里,这才心满意足地松了一口气。
接着,我满心欢喜地打开包裹,准备把里面的衣服也放进炕柜里。然而,就在我刚刚拿出衣服,正打算往炕柜里放的时候,突然听到一阵脚步声由远及近。我抬头一看,原来是老知青们下工回来了。
眨眼间,房间里就走进来两个女知青。她们的目光不约而同地落在了我那小小的包裹上,但并没有多说什么。我见状,连忙手忙脚乱地把衣服塞进炕柜里,然后又迅速将那床破旧的被子铺在炕上,把洗漱用品整整齐齐地摆放在炕柜顶上。
做完这一切后,我如释重负地锁上了炕柜,这才转过身来,面带微笑地跟刚进来的两个老知青打了个招呼。
看着她们两个的衣服上那两个补丁,我心里就明白了,这大通铺里的人都没什么钱。毕竟,如果有钱的话,谁会住在这样的大通铺里呢?肯定都去住小房间了。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就到了吃饭的时间。
“嘿,新来的吧?快过来坐啊!”这时,靠灶台的那个汉子先开了口。他咧着嘴,露出两排洁白的牙齿,脸上洋溢着热情的笑容。不过,他的左手上还沾着一些面疙瘩,显然是刚才做饭时留下的。
“别站着啦,饭都要凉透啦!”他一边说着,一边把一个豁了口的粗瓷碗推到了我的面前。碗里盛着的是稠乎乎的玉米糊糊,上面还飘着几根咸菜丝,看上去虽然简单,但也让人觉得有些温暖。
我有些局促地坐了下来,双手紧紧握住碗沿,只觉得那碗沿烫得我手心直发颤。就在这时,坐在我旁边的那个穿蓝布褂子的姑娘,微笑着递给我一个窝窝头。
她的声音细细软软的,就像春天里的微风一样轻柔:“我叫王芳,是从上海来的,比你早来一年呢。”我注意到,她的辫子梢上还别着一根红绳,随着她的动作轻轻晃动着,给她增添了几分俏皮和可爱。
“你叫啥名呀?从哪儿来的呢?”她的眼睛明亮而清澈,好奇地看着我,似乎对我的故事充满了期待。
“我叫若琳,从南京来的。”我轻声说道,声音略微有些发颤,同时感觉自己的脸颊像被火烤过一样,微微发烫。
“南京可是个好地方啊!”对面的小伙子突然兴奋地拍了一下大腿,他身上穿着一件已经洗得有些发白的军绿色上衣,袖口高高卷起,一直卷到了胳膊肘处,露出了他那结实的小臂,肌肉线条分明。
“我叫赵卫东,是从北京来的,到这儿都快整两年啦!”他热情地自我介绍道,“地里的那些活儿,你要是有啥不懂的,尽管来问我,我肯定给你讲得明明白白的!”
一旁的林雪见状,也赶紧插话道:“我叫林雪,也是从京城来的呢。”
接着,其他的新知青们也都纷纷快速地介绍起了自己。等大家都介绍完后,最先开口说话的那个汉子这才不紧不慢地端起自己面前的碗,“呼噜噜”地喝了一大口,然后心满意足地抹了一把嘴巴,开口说道:“哎呀,光顾着听你们说了,我都差点忘了介绍我自己啦!我叫李建军,比你们都早来一年半呢,平时就负责调解知青矛盾。”
他边说边指了指坐在不远处的王芳,接着说道:“要是你们的衣服破了、烂了,需要缝缝补补的,找她准没错,她的手艺比城里的裁缝还要利落呢!还有卫东啊,那可是劈柴挑水的一把好手,你们要是挑不动水,就跟他吱一声,他肯定二话不说就帮你们挑回来啦!”
我紧紧地握住碗,仿佛它是我在这个陌生环境中的唯一依靠。玉米糊糊的温度透过碗壁传递到我的掌心,带来一丝微弱的温暖。
王芳微笑着,用筷子夹起一筷子咸菜,轻轻地放在我的碗里。那咸菜发出清脆的声响,似乎在向我表示欢迎。她温柔地说:“别客气,以后咱们就是一家人了。刚来的时候大家都这样,过两天就熟悉了。”
赵卫东也附和着点点头,嘴里咬着窝窝头,发出嘎吱嘎吱的声音。他的声音有些低沉,但却充满了真诚:“对,有啥难处别憋着,咱们知青点的人,就得互相帮衬着。”
就在这时,煤油灯的火苗突然稳定了下来,房间里的光线变得明亮了一些。我感激地看了一眼那盏灯,然后低下头,慢慢地喝了一口糊糊。温热的粥顺着喉咙滑下,仿佛给我的身体注入了一股暖流,让我感到内心也渐渐温暖起来。
窗外的风依旧呜呜地刮着,听起来有些凄厉。然而,在这个土坯房里,因为王芳和赵卫东的几句简单介绍,却弥漫着一种让人感到踏实的热气。我抬起头,看着他们被灯光映红的脸庞,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感动。
在这一刻,我突然觉得,这个陌生的知青院似乎并没有那么难以适应。这里虽然简陋,但却有着人与人之间的温暖和关怀。或许,在这个远离家乡的地方,我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吃完饭后,点长李建军看着众人,微笑着开口询问道:“有没有人想要一起吃饭的呀?”他的声音温和而亲切,让人感到十分舒服。
听到点长的话,大家纷纷抬起头来,有的相互对视一眼,有的则若有所思。过了一会儿,一个女知青率先举起手来,说道:“我愿意一起吃饭。”紧接着,又有几个女知青也纷纷表示愿意。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快穿普通人的平凡生活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