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浩已提前抵达,在门口等候。
他快步上前,低声对林志华说:
“都安排好了,秦主任已经在办公室等我们。”
在王浩的引导下,他们穿过走廊,来到秦主任的办公室。
办公室宽敞明亮,书架上摆满了专业书籍。
秦主任是一位年约五十,气质儒雅的中年男子。
他起身相迎,与林志华,王浩简单介绍后,便看向了陈影。
“这位就是陈影女士吧?”
“你好,我是秦健。”
陈影回应道:
“秦主任,您好。”
众人落座后,秦主任直接说道:
他面前已经摆放着王浩提前传送过来的,陈影历年的病历和影像资料。
“林先生,王先生,陈女士,我们开始吧。”
秦主任神情专注:
“首先,我需要再次强调。”
“我们今天的讨论,是基于现有医学资料和前沿研究的可能性探讨。”
“并非承诺某种特定的治疗效果。”
林志华点头:
“我们明白,秦主任。”
“我们需要的是基于专业判断的真实信息。”
“好。”
秦主任看向陈影,鼓励她:
“陈女士,你的情况我已经初步了解。”
“脊髓损伤,陈旧性,损伤节段在胸椎t10-t12水平。”
“这意味着你的双下肢运动功能和部分感觉功能丧失,”
“但上肢和躯干功能保留良好,这是非常有利的一点。”
他拿起一张最新的脊柱核磁共振片子,对着灯箱仔细看着:
“从影像上看,损伤区域的瘢痕组织已经稳定。”
“但同时也意味着传统的神经修复手术窗口期确实已经关闭。”
“直接缝合或移植的效果微乎其微。”
陈影的心里有些失落,但依旧认真听着。
秦主放下了片子:
“但是!”
“医学是在不断进步的。”
“针对你这种情况,我们现在关注的焦点,不再仅仅是损伤部位的修复,”
“而是如何绕过或重新激活受损的神经通路。”
他拿起笔,在纸上简单画了个示意图:
“目前有几个前沿方向值得关注。”
“一是功能性电刺激。”
“通过植入电极,用精确的电信号模拟大脑指令。”
“刺激瘫痪肌肉产生功能性活动,比如站立,迈步。”
“二是脑机接口技术。”
“尝试捕捉你大脑中想要运动的意图信号,”
“直接控制外部的智能假肢或外骨骼机器人。”
“三是各种神经营养因子和细胞疗法的探索,”
“虽然大多仍在临床研究阶段,但为神经再生提供了理论上的可能。”
他讲得很细致,用的比喻也尽量通俗。
但涉及的大量专业术语依然让陈影感到信息量巨大。
林志华和王浩也听得十分专注,不时提出一些问题。
林志华问到了关键:
“秦主任,”
“以陈影目前的情况,”
“如果参与你们正在进行的神经接口与智能康复项目,最好的预期是什么?”
“最大的风险又是什么?”
秦主任坦诚相告:
“最好的预期,是通过系统训练,”
“在未来可能实现借助外骨骼设备,”
“完成有意识的,受限的站立和极短距离的平地移动。
“这能极大改善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风险。”
“但行走,尤其是自然行走,以目前的技术,仍是极其遥远的目标。”
他更加严肃的说道:
“风险主要包括,手术植入物的排斥反应,感染风险;”
“长期电刺激可能带来的不适或组织损伤;”
“脑机接口训练过程漫长且枯燥,对患者的意志力是极大考验;”
“以及,最现实的一点,不确定性。”
“我们无法保证个体最终的反应效果,”
“投入巨大时间,精力和金钱后,可能收效甚微。”
办公室内一片寂静。
陈影沉默了很久,终于抬起头,直视着秦主任的眼睛:
“秦主任,如果……如果我愿意尝试,需要做什么?”
秦主任欣赏地看着她:
“首先,我们需要为你做一次极其详尽的全身评估和神经功能评定。”
“这包括高分辨率的影像学检查,”
“神经电生理检查,肌肉骨骼状态评估,心理承受能力评估等等。”
“这个过程可能需要两到三天。”
“只有拿到最全面的数据,我们才能判断你是否适合参与项目。”
“以及如何为你量身定制最合适的方案。”
“好。”
陈影的回答十分果断。
接下来的两天,陈影在这家机构里度过了一段紧张,充实的时光。
她接受着各种检查。
每一个项目,她都极力配合,虽然身体疲惫,但眼神却越来越有希望。
林志华和王浩全程陪同,处理着外界的事务,确保她不受任何打扰。
秦主任和他的团队则日夜不停地分析着海量的数据。
第三天下午,最终的评估会议在秦主任的办公室再次举行。
秦主任的脸上虽然疲惫,但更多的是兴奋。
他指着投影屏幕上复杂的图表和数据说:
“陈女士的评估结果,比我们预想的要乐观一些。”
“她的损伤虽然陈旧,但损伤水平以下的脊髓结构和周边神经通路保存相对完整,”
“为信号绕行或重新利用提供了较好的解剖基础。”
“她的上肢和核心肌群力量很好。”
“这为操控外骨骼提供了有力支撑。”
“更重要的是,”
他看向陈影:
“你的意志力和认知功能评估结果极佳,”
“这是长期康复训练中最宝贵的财富。”
他最终给出了结论:
“我们认为,陈女士是我们的神经接口与智能康复项目的潜在合适人选。”
“建议可以进入下一阶段的方案制定和术前准备。”
“当然,最终是否参与,决定权完全在您自己手中。”
会议结束后,秦主任团队去准备更详细的方案。
办公室里只剩下林志华,王浩和陈影。
夕阳的余晖透过窗户,洒在三人身上。
林志华轻声问陈影:
“感觉怎么样?”
陈影望着窗外,缓缓说道:
“像……像是在黑暗里走了很久,终于看到了一点微光。”
“虽然不知道能不能走到亮的地方,但……至少知道方向了。”
林志华和王浩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欣慰。
他们知道,对于陈影而言,最重要的不是最终能否站起来。
而是重新获得了面对痛苦,走向未来的勇气。
而这束微光,已然照亮了她前行的路。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重生囤币,比特币首富之路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