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汇报带来的小小波澜,很快便淹没在实验室日复一日的紧张节奏中。乔琳并未因此沾沾自喜,反而更加沉潜。她清楚地认识到,那次的“敏锐发现”更多得益于她处理数据时极致的耐心和严谨,以及青木养身功所带来的、远超常人的专注力对细节的捕捉。在这座精英云集的研究圣殿,仅有细心是远远不够的。
1. 攻坚克难,锋芒渐露
张副研究员似乎对乔琳的能力有了新的评估,开始给她分配更具挑战性的任务——参与构建一个用于模拟特定物理过程的计算模型的核心部分。这项工作涉及复杂的算法和大量的编程实现,需要对理论基础和计算机技术都有深刻的理解。
周辰和李雯也被分配了相关模块,但明显,乔琳负责的部分被公认为难度最高、也最可能出成果的“硬骨头”。周辰私下里曾半开玩笑地对李雯说:“张老师这是要看看乔琳的极限在哪里啊。”
乔琳接下了任务,没有多余的情绪。她将自己埋进了更深的文献海洋,反复推演模型背后的数理方程,在草稿纸上写满密密麻麻的推导。遇到瓶颈时,她不再仅仅依赖于冥思苦想,而是会尝试在实验室里缓慢踱步,同时默默运转青木养身功。那缕温润的暖流仿佛能梳理她纷乱的思绪,常在看似山穷水尽时,带来一丝灵感的微光。
她编写代码时,带着一种近乎艺术家的偏执,追求极致的效率和优雅的逻辑结构。长时间面对屏幕,她的眼睛却依旧清澈有神,不见丝毫疲态。同组的人偶尔能看到她深夜还独自留在实验室,屏幕上跳跃着复杂的代码,映照着她沉静而专注的侧脸。
2. 核心人物,归来审视
在暑期实践过去将近一半时,实验室的核心人物——那位给了乔琳名片的陈景明教授,结束了国外的学术会议,回来了。
陈教授年约五旬,身形清瘦,目光沉静而深邃,仿佛能穿透表象直抵本质。他回到实验室后,并没有立刻召见实习生,而是先花了两天时间,仔细查阅了近期所有的实验记录、数据报告和项目进展文档。自然,他也看到了乔琳在数据清洗阶段的那份突出报告,以及她目前正在攻坚的模型构建任务。
这天下午,陈教授突然出现在实习生工作区。他没有惊动其他人,而是悄无声息地站在乔琳身后,看着她屏幕上飞速滚动的代码和旁边摊开的、写满推演过程的笔记本。
乔琳正全神贯注地调试一个参数,试图解决模型在边界条件下出现的不稳定问题。她眉头微蹙,手指在键盘上快速敲击,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甚至没有察觉到身后的注视。
过了许久,乔琳似乎找到了一个可能的解决方案,紧绷的神色微微一松,下意识地拿起旁边的水杯喝了一口。也就在这时,她眼角的余光瞥见了身后那个沉默的身影。
她心中微微一凛,但并未慌乱,立刻站起身:“陈教授。”
陈教授点了点头,目光依旧停留在她的屏幕上,手指点了点她刚刚修改的那段代码:“这里,用隐式格式替代显式格式的思路是对的,但收敛条件设置得有些保守,可以再大胆一点,参考一下muller 2018年那篇pRL文章里的处理方法。”
乔琳立刻反应过来,教授不仅一眼看穿了她的思路,更指出了优化方向,并且精准地给出了参考文献。她心中豁然开朗,同时也不由暗惊于教授深厚的学养和敏锐的洞察力。
“谢谢教授指点,我马上修改。”乔琳语气恭敬。
陈教授这才将目光转向她,打量了她片刻,那双深邃的眼睛里看不出什么情绪,只是淡淡地问:“处理原始数据时,怎么会想到去核对设备运行日志?”
乔琳平静回答:“因为噪声的分布不符合典型的随机误差模式,带有明显的时间聚集性。我认为任何非随机的模式背后都可能存在因果,所以尝试寻找可能的关联因素。”
陈教授听完,未置可否,只是又看了一眼她屏幕上那些结构清晰、注释详尽的代码,以及旁边笔记上工整而逻辑分明的推演,微不可查地点了点头。
3. 玉音初鸣,前路可期
陈教授没有再多说什么,转身离开了。但他的这次短暂驻足和寥寥数语,却在实习生中引起了不小的震动。谁都看得出来,陈教授对乔琳的关注非同一般。
几天后,在一次实验室全体组会上,陈教授在总结近期工作时,特意提到了模型构建的进展,虽然没有点名,但明确表扬了负责核心算法模块的实习生“基础扎实,思维严谨,具备独立解决问题的潜力”。所有人都知道,这指的是乔琳。
组会结束后,陈教授的行政助理找到乔琳,递给她一份材料。
“乔琳同学,陈教授让你看看这个。这是他负责的一个国家重大研发计划项目的子课题概述,里面有几个开放性的问题。教授说,如果你有兴趣,可以尝试思考一下,不设限,有任何想法都可以记录下来。”
乔琳接过那份还带着油墨香的材料,心脏微微加速跳动。她明白,这不再是一次简单的实习考核,这更像是一次进入核心研究圈的“入场券”测试。陈教授在给她一个展示更高层次思维能力的机会。
4. 静水深流,志在青云
夜幕降临,乔琳独自一人在宿舍里,台灯下铺开着那份珍贵的项目概述。上面的每一个问题,都指向领域内尚未完全解决的难点。这不再是处理数据或者构建模型,而是需要真正的创新性思考。
她感到压力,但更多的是一种兴奋。体内那缕青莲本源似乎也感应到她心神的激荡,流转得更加活泼,滋养着她的脑力,让她保持清醒与敏锐。
青荷深潜于科研瀚海,不骄不躁,于攻坚中展露扎实功底与思维锐度,终引核心人物侧目。
玉庭深处,已闻初鸣之音。
一份代表着极高认可与期待的“考题”,已置于案前。
她知道,接下来的表现,将直接决定她能否真正敲开这扇通往学术巅峰的大门。她没有急于求成,而是决定像之前一样,先沉下心来,彻底理解问题的本质,再谋而后动。前方的路,似乎愈发清晰,也愈发陡峭了。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综影视:青莲渡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