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门合上的瞬间,一只脚伸了进来。老夫子没动,大番薯喘着气挤进来,手里还抱着那个印有盒饭照片的册子。
“差点把你落下。”大番薯咧嘴笑,“这可是咱们的‘精神图腾’。”
老夫子看了他一眼:“你刚才跑那么快,不怕摔?”
“怕啥,我胖归胖,腿脚可灵了。”大番薯拍拍肚子,“再说了,今天可是你上台的日子,我能不积极点?”
两人走出大楼时,天已经亮了。车队等在门口,司机拉开后座车门。老夫子坐进去,把册子放在膝盖上。大番薯刚要钻进副驾,突然回头:“哎,秦先生呢?”
“他早到了,在会场等我们。”老夫子说。
“哦对,他那性格,肯定提前半小时就坐那儿了。”大番薯挠头,“我还以为他能迟到一次呢。”
车子启动,窗外街景往后退。老夫子低头翻了翻册子,从第一页到最后一页,全是他们走过的路。有手写的笔记,有会议记录,还有几张泛黄的照片。其中一张是他在办公室熬夜改方案,桌上摆着半碗泡面,旁边是秦先生递过来的一杯热茶。
大番薯探头看了一眼:“这张要不要拿掉?显得太惨了。”
“留着。”老夫子合上册子,“让大家知道,我们不是一夜成名。”
抵达会场时,红毯已经铺好。媒体记者站在两侧,镜头对准入口。工作人员迎上来,带他们穿过侧通道,直通后台。
舞台灯光亮得刺眼。主持人正在试音,声音在空旷的大厅里回荡。老夫子站在幕布后,看见前排坐着不少熟面孔——有合作多年的国外专家,也有业内老牌企业的负责人。他们低声交谈,神情严肃。
大番薯凑近他耳朵:“这些人平时可不好糊弄,你说错一句,明天就能上行业论坛被喷三天。”
“我不打算说让他们舒服的话。”老夫子说,“我说真话就行。”
这时,主持人报完上一个奖项,语气一转:“接下来,是我们今晚的重要环节——特别贡献奖的演讲嘉宾,p-07项目首席负责人,老夫子先生!”
掌声响起。幕布拉开。
老夫子走上台,脚步不快也不慢。他没有走向讲台中央的标准位置,而是站到了左侧,那里架着一台投影仪。他举起手中的册子,封面上那张吃盒饭的照片正对着观众。
“很多人问我,我们是怎么做出p-07的?”他开口,“有人说靠运气,有人说靠砸钱,还有人说……是抄的。”
台下有人笑了,笑声不大,但确实存在。
“我想说,都不是。”老夫子翻开册子,“我们的起点,就是这张照片里的这一刻。没有办公室,没有设备,甚至连一张像样的桌子都没有。但我们有两个东西——一个是信念,另一个,是愿意一起吃盒饭的人。”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全场。
“我一直觉得,真正的创新,不是谁第一个做出成果,而是谁愿意走最难的那条路。我们没选捷径,因为我们知道,捷径上不会有新技术。”
前排一位白发学者微微点头,拿出笔记本开始记录。
“第二件事,我想说的是合作。”老夫子继续说,“技术可以一个人想出来,但进步必须一群人推动。我们在柏林和当地实验室共享数据,在东京和高校联合测试,在旧金山和初创团队互相启发。一家公司的突破只是火花,整个行业的前进才是火焰。”
坐在第三排的一位国际企业代表抬起头,跟身边人低语几句,随后也拿出了笔。
“最后,我想谈谈未来。”老夫子合上册子,声音没变,却更沉了些,“量子计算不该只是少数公司炫耀的工具,也不该成为拉大差距的武器。它应该用来解决普通人的问题——比如让偏远地区的孩子也能接受高质量教育,让慢性病患者更快找到治疗方案。”
他停顿了一下。
“技术的意义,不在于领先别人多少,而在于能照亮多远的黑暗。”
全场安静了几秒。
然后,掌声响了起来。
起初是零星的,接着连成一片。前排的嘉宾纷纷鼓掌,有人甚至站起身。那位白发学者合上笔记本,用力拍着手,嘴角带着笑意。
记者席上,几个拿着录音笔的人飞快记下关键词。一名女记者小声对同事说:“这稿子够写三篇深度报道了。”
大番薯在后台探出半个身子,看见这一幕,忍不住原地蹦了一下。
台上,老夫子依旧站着,手里握着那本册子,没动。灯光打在他脸上,看不出情绪,但肩膀放松了些。
等掌声稍弱,他才开口:“我知道,过去几天有不少质疑。这些声音并不可怕,科学本来就该经得起问。但我们今天站在这里,不是为了证明自己没错,而是想说——这条路,我们可以一起走。”
他说完,转身走向讲台边缘,准备下台。
就在这时,旁边座位的一位行业嘉宾拉住身旁同行的袖子,压低声音说:“他的理念很有前瞻性。”
那人点头:“不只是技术,是格局。”
老夫子走到台阶口,一只脚踩上了第一级。
幕布缓缓合拢。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老夫子之打工皇帝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