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呦喂!这可太不像话了!”
“赵老师多好的人啊!以前没少帮咱们邻居写写信、看看条子!”
“借钱还钱,天经地义!这不是看赵老师现在扫大街了,就欺负老实人嘛!”
“老钱家媳妇我知道!就是个泼辣货!家里条件可不差!”
“老孙家也是!上个月还看他家小子穿新棉鞋了呢!没钱?骗鬼呢!”
舆论一边倒地开始同情赵家,谴责那些欠钱不还还态度恶劣的人。
两头甜王婶更是义愤填膺,一拍大腿:“石头,你放心!这事婶子不知道也就算了,既然知道了!必须给你家说道说道!正好啊,老钱家前几天还托我给他家小子相看姑娘呢!我呸!一个大小伙子快二十了还没个正经工作,天天鬼混,再看看他家这秉性,欠债不还,还欺负老实人?我非得在我的圈子里好好‘宣传宣传’!可不能把好人家的姑娘往这种火坑里推!”
其他大娘们也纷纷附和:“对!就得这样!太气人了!”
“以后咱都得离这种人家远点!不地道!”
赵大宝看着群情激愤的阿姨奶奶们,心里暗爽,目的完美达成!
他脸上却依旧是一副我只是个单纯委屈的小孩的表情,又给大家分了一圈瓜子,然后才功成身退,唉声叹气地走了,留下身后一帮继续热烈声讨老赖并计划如何传播正能量的妇女们。
可以想象,用不了多久,赵振邦那些老赖同事家的光辉事迹和优良家风,就会通过这张强大而高效的民间信息网络,迅速传遍附近几条街巷。
有时候,舆论的压力,可比上门吵架管用多了!
赵大宝溜达回家,一进院就看见老娘陈淑贞居然在灶台前忙活上了。
“娘!您咋下炕了?还忙活上做饭了?不好好歇着!”赵大宝赶紧上前。
陈淑贞回头看见儿子,笑了笑:“石头回来了?没事,娘感觉好多了,哪能天天躺着,再躺人都要发霉了,下来活动活动筋骨。你这一大早起来就不见人影,又跑哪儿野去了?”
她看着儿子吊儿郎当嗑着瓜子的模样,忍不住问道。
“嗨,没去哪儿,就去巷子口老槐树下转了转,听大娘婶子们说东家长西家短呗。”赵大宝笑嘻嘻地回答。
陈淑贞一听,眉头就皱起来了:“你个半大小子,老往老娘们堆里扎像什么话!也不怕她们那些口无遮拦的浑话污了耳朵!”
她可是知道那帮姐妹唠起嗑来有多生猛,黄腔不断,真怕把自己这宝贝儿子给带坏了。
要是赵大宝知道老娘这担心,估计得在心里偷笑:娘诶,您可太小看您儿子了,我要是“黄”起来,理论知识比她们丰富多了!我可是八卦兼吃瓜小能手!
早晨吃饭的时候,陈淑贞一边给孩子们夹菜,一边说:“石头,娘感觉身体恢复得真挺好了。趁着今天天气好,咱去看看你李姨。在医院聊得挺好,出了院也该走动走动,不能断了情分。”
赵大宝一听,是得去看看。
他尤其好奇,李姨出院的时候,有没有搞比他还厉害的敲锣打鼓送锦旗的名场面?
“是该去走动走动。就咱俩去?”
赵大宝说着,眼神示意老娘,不远处明明在吃饭却竖着耳朵的三小只。
那意思很明显——他们仨也想去!
陈淑贞顿时纠结起来。
这第一次上门走动,就拖家带口去四个孩子,人家该怎么想?
这年头谁家也不富裕,一下去这么多人,还都是能吃的半大小子,不明摆着像是去“打秋风”的吗?
她陈淑贞可不愿让人说出这样的话,但要是不让这三个小的去,把他们撇家里,看着他们那渴望的小眼神,又于心不忍。
“娘”
赵大宝看出老娘的为难,主动开口,“要不这样,我先自己去一趟,探探路?看看李姨方不方便,也代表咱家先问候一下。”
陈淑贞一听,立刻明白了儿子的意思。医院里相处愉快是在医院的时候,出院后人家还愿不愿意有交集,确实得看看,让大宝先去最合适。
“也好,那你先去拜访一下,替娘问个好。”
于是,在三小只无比失望的眼神注视下,赵大宝拎着老娘精心准备的一小布袋松子、榛子、山核桃等干货,出了门。
按照老娘和李姨在医院互换的地址,赵大宝坐上公交车,一路晃悠着朝那个陌生的地方而去。
公交车晃晃荡荡,就在赵大宝快要被晃睡着的时候,终于到了站。他按着地址找过去,越走越觉得……这地方好像不太一般?
直到他站在一座气派的大门前,看着门口那持枪站得笔直的哨兵时,整个人都愣住了,差点把手里的干货掉地上。
“我去……这怎么还有站岗的?”赵大宝心里惊呼一声。
他虽然从李姨的着装和气度上看出她不像普通老百姓,但也没想到人家住在这地方!
他拎着东西,站在离大门几步远的地方,有点进退两难。
进去?好像不太敢。走吧?都到门口了。
他的踌躇引起了哨兵的注意。
一位哨兵目光锐利地看向他,见他拎着东西,站那儿不动,便走上前来,敬了个礼,语气严肃而礼貌:“同志,你好!请问有什么事吗?”
赵大宝一个激灵,莫名有点紧张,赶紧站直了些:“我……我……我来找人。”
“请问你找谁?”哨兵继续问道。
“我找李姨……”
赵大宝话一出口就傻眼了,他还不知道李姨全名叫啥,光知道叫李姨了!
“李姨?”哨兵也被这个称呼搞得有点懵,这大院里有好几位姓李的女同志呢。
“哦!对了!他男人叫周卫国!”
赵大宝急中生智,赶紧把李姨提过的她爱人的名字报了出来。
哨兵点点头,但依旧保持着警惕,又仔细询问了赵大宝的姓名、从哪里来、和李姨家什么关系等基本信息。赵大宝一一老实回答。
哨兵示意另一位战友去电话通报一下。
赵大宝就老老实实站在那儿,规规矩矩,一点多余的动作都不敢有。
几分钟后,那位进去电话通报的哨兵回来,对赵大宝说:“同志,请先到这里登记一下。稍后会有人来接你。”
“哎,好,好!”
赵大宝赶紧过去,在来访登记本上工工整整地写下了自己的信息。
然后,他就拎着那袋显得有点土气的山货,乖乖蹲到一旁的墙角根等着。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1952,我带全家搬入南锣鼓巷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