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那日从翰墨斋拿到一百两保底银后,张衍志的生活节奏变得更加紧凑而充实。
他深知科举才是根本,每日绝大部分时间依旧雷打不动地用于研读经义、练习策论诗赋。
但在读书间隙,或是夜深人静之时,他便铺开稿纸,继续续写那部波澜壮阔的《西游记》。
为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他给自己取了个笔名——“河西散人”。
既点明故乡,又带几分超然物外的意味,符合神魔小说的气质。
凭借前世记忆和自身的文学功底,他将大闹天宫、被压五行山、唐僧出世、观音寻取经人等情节写得跌宕起伏、妙趣横生。
笔下孙悟空的神通广大、桀骜不驯,唐僧的慈悲迂腐,猪八戒的贪吃好色,沙和尚的忠厚老实,乃至各路神仙妖怪,都栩栩如生。
他并未完全照搬,而是,结合此世背景稍作调整,使其更易被当下读者接受。
不过月余,他便已完成了前三十回的书稿。
这一日,他带上新写的十回稿子,再次来到翰墨斋。
书局老板一见是他,如同见了救星般从柜台后冲了出来,一把拉住他,激动得语无伦次:“哎呀呀!我的散人先生!您可算来了!您要是再不来,我这门槛都要被催更的客人踏平了!”
张衍志被他的热情弄得一愣:“掌柜的,何事如此急切?这是后续十回稿子。”
老板几乎是抢过稿子,紧紧抱在怀里,如同抱着稀世珍宝,连声道:“火了!散人先生!您的书大火了啊!”
他拉着张衍志走到书架前,只见原本摆放《西游记》的位置空空如也,旁边还立着一块木牌:“《西游记》暂售罄,新货即到,敬请期待!”
“印了多少?”张衍志问。
“第一批印了五百册,三天!就三天全卖光了!”
老板伸出三根手指,声音都在发颤,“第二批加印一千册,还没到店就被各家书商预订一空!现在第三批正在日夜赶工!茶楼酒馆里,到处都在讲孙猴子的故事!读书人聚会,开口必问‘君可看河西散人之《西游》乎?’真是洛阳纸贵啊!”
张衍志心中剧震,虽料到这书可能会受欢迎,却没想到火爆至此!
他强压下心中的激动与暗爽,面上依旧平静:“哦?竟有此事。”
“何止啊!”
老板唾沫横飞,“不少大人家的公子小姐,都派人来问后续!连府学里的教授都托人来买!散人先生,您可务必加快速度!多多益善!稿费分成好说!好说!”
这时,张衍志才问起最关键的问题:
“既如此,掌柜的,之前约定的分成…”
“哦对对对!”
老板一拍脑袋,连忙从柜台下抱出一个沉甸甸的小木匣,打开一看,里面竟是白花花的银锭和几张银票!
“散人先生,这是您应得的分成!”
老板脸上笑开了花,“早已破了百两保底!这是根据目前售出数目核算的,一共五百三十七两!您清点一下!后续卖的,咱们再按月结算!”
五百多两!
张衍志看着那盒银子,呼吸也微微急促起来。
这几乎是一笔巨款了!足以在府城买一处不错的小院!
他收敛心神,并未急于去拿银子,而是淡淡道:
“掌柜的,合作贵在诚信。数目我信得过。只是这写作一事,终究耗神费力。在下首要之事乃是备考府试,无法日夜赶稿。每月至多交出十回,已是极限。”
老板一听,脸顿时垮了下来,如同被泼了一盆冷水,哀声道:
“啊?才十回?散人先生,这…这太慢了!读者等不及啊!您看…”
张衍志态度坚决:
“府试乃人生大事,不容有失。若因写书而耽误功名,岂非本末倒置?每月十回,质量方能保证。若掌柜觉得太慢,亦可另寻高明。”
他作势欲收回稿子。
“别别别!”
老板赶紧死死抱住稿子,如同护崽的母鸡,“十回就十回!就十回!散人先生您说了算!质量要紧!质量要紧!”
他可不敢把这棵摇钱树逼跑了。
张衍志这才点点头,收起那盒沉甸甸的银子,又与老板确认了后续交稿和分成的细节,便告辞离去。
走出翰墨斋,他只觉得脚步轻快,春风拂面。
经济上的巨大压力骤然解除,让他可以更加心无旁骛地备考。
更重要的是,这种凭借自身知识和才华获得认可与财富的感觉,让他充满了成就感与自信。
刚回到小院附近,便见赵文轩风风火火地跑来,手里挥舞着一本书,老远就喊:
“衍志兄!衍志兄!你快看!我发现一本奇书!好看得紧!”
张衍志定睛一看,他手里挥舞的,正是翰墨斋出版的《西游记》第一册,封面上“河西散人”四个字格外醒目。
“你是不知道!”
赵文轩冲到近前,兴奋得满脸通红,“这书现在火遍了庐州府!讲一只石猴翻天覆地的故事!写得真是绝了!那孙悟空,一个筋斗云十万八千里,敢大闹天宫,真是太对我胃口了!可惜只出了这么点,看得我心痒难耐!也不知那‘河西散人’究竟是何方神圣,竟能写出这般精彩的故事!”
他喋喋不休地分享着自己的阅读体验,完全没注意到身旁“河西散人”本尊那微微抽搐的嘴角和强忍的笑意。
张衍志轻咳一声,接过书翻看了一下,故作惊讶道:“哦?竟有此等奇书?我近日埋头备考,倒未曾留意。待我有空定要拜读一番。”
“必须看!保证你看得废寝忘食!”
赵文轩大力推荐,又惋惜道,“就是这作者更新太慢!真是急死个人!”
张衍志心中暗爽,表面却一本正经地附和:
“是啊,写出这般故事,定然耗费心神,慢些也是常理。”
送走依旧沉浸在猴王世界里的赵文轩,张衍志回到小院,将那一匣子银子放在桌上。
张屠夫刚从外面回来,看到这么多银子,吓得差点跳起来:
“彘儿!这…这又是哪来的?你可不能…”
“爹,”张衍志笑着打断他,将《西游记》销售火爆和分成的事简单说了一遍,当然,略去了自己就是作者的事实,只说是“朋友”的书自己投了些钱,这是分红。
张屠夫听得云里雾里,但对儿子的信任让他不再多问,只是看着那白花花的银子,喃喃道:“读书…写书…都能这么挣钱?这府城…真是啥稀奇事都有…”
经济宽裕,父子二人的生活顿时改善了许多。
张屠夫再也不必去码头扛包,每日变着法子给儿子做好吃的滋补身体。
张衍志则更加专注于备考,只在闲暇时,才会以“河西散人”的身份,继续书写那只猴子的传奇。
西游记的风潮,依旧在庐州府席卷,无数人在猜测“河西散人”的真实身份,却无人想到,那位声名鹊起的奇书作者,此刻正隐居于文曲坊的一方小院中,为实现另一个更为现实的目标而寒窗苦读……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五姐扶我青云志,我送她们诰命身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