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朝鲜军队能得此利器,何惧倭寇? 只是他国小力微,不知能否出得起价钱,又有没有资格购买。
陈磷虽然觉得陈蚕有些失态,但这次他没有出言制止,反而目光灼灼地看向赵三,等待他的回答。
他心中盘算,即便此铳昂贵,若能购入一批装备精锐,无论是用于剿倭还是巩固边防,都将是无价之宝!
然而,赵三却摇了摇头,脸上带着爱莫能助的笑容:“陈将军,李将军,对不住了。这枪,乃是我国之根本,最高的机密之一,概不出售,多少钱都不卖。”
陈蚕急了:“赵指挥!我们可以加价!翻倍!或者……或者用其他东西换?矿产?药材?您开个价!”
赵三还是摇头,语气坚决但依旧带着笑意:“陈将军,这不是钱的问题。说实话,就算我把这枪拆开了、图纸摆在你面前,你们也造不出来。”
他这话说得平淡,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自信。
他想起此枪刚刚装备时,吴桥和军工坊的大匠们介绍此枪。
东主当时指着分解的1592式,语气笃定:“老三,就这最不起眼的刺刀,用的特种钢材,咱们的工匠反复试验,失败了多少炉,花了快一年才勉强搞定配方和热处理工艺。”
“更别说枪机匣里那些小弹簧,对材料的韧性和弹性要求极高,还有整个枪机的锻压成型和精密加工……不是我看不起这个时代的工匠,没有完整的工业体系和技术积累,给任何人十年,连合格的仿制品都弄不出来!”
当时赵三还将信将疑,现在看着陈蚕等人震惊又渴望的眼神,他彻底信了。
陈蚕闻言,如同被泼了一盆冷水,满脸的失望和不甘。
陈磷眼中也闪过一丝深深的失落,但他城府更深,知道赵三既然如此坚决,再强求反而落了下乘。
他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波澜,故作淡然道:“既是贵国机密,我等自然不便强求。只是见此利器,心向往之,让赵指挥见笑了。”
李舜臣更是彻底熄了心思,只剩下无尽的羡慕和一丝隐忧。
连大明都买不到的东西,朝鲜就更别想了。
赵三看着他们失望的样子,心里其实也有点小得意,补充道:“不过,几位将军也别太灰心。这枪造起来确实麻烦,费时费力。但我们打击倭寇的决心是一致的嘛!以后说不定还有其他合作的机会。”
他这话说得含糊,既安抚了对方,又留下了一点若有若无的念想。
甲板上的气氛,因为1592式步枪带来的震撼和赵三坚决的拒绝,一度显得有些凝滞。
陈磷毕竟是官场老手,深知有些东西强求不得,便将话题从单兵火器上引开,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心中没有别的念想。
他端起茶杯,借着抿茶的动作掩饰了一下眼中的热切,放下茶杯后,状似随意地感慨道:“贵部战舰之坚,火炮之利,今日真是让陈某大开眼界。如此强军,纵横四海,何愁倭寇不灭?想必贵国打造此等艨艟巨舰,耗费亦是惊人吧?”
他这话看似感慨,实则是在试探,内心深处那份属于水师将领对强大战舰的本能渴望,几乎要压抑不住。
试问,哪个统率水师的将领,不想麾下拥有这样一支皮糙肉厚、火力狂暴的舰队?
赵三多精啊,一听这话头,就明白陈磷打什么主意了。
他心中暗笑,脸上却露出几分“你懂的”表情,嘿嘿笑道:“陈提督说的是,这船嘛,造起来确实不容易,费料费工,都是心血。不瞒您说,这都是我们安身立命的根本,跟那火铳一样,是非卖品,实在对不住。”
他直接把路堵死,免得对方开口难堪。
陈磷眼中闪过一丝明显的失望,但很快便掩饰过去,捋须笑道:“理解,理解,国之重器,自是不便外售。”
他心里却像猫抓一样,那高大迅捷的船体,那密集如蜂巢的炮窗,无一不在撩拨着他的心弦。
赵三话锋一转,却又抛出一个诱饵:“不过嘛……船是不能卖,但这火炮……或许倒不是不能商量。”
“哦?”陈磷精神一振,身子都不自觉地微微前倾。
船是平台,火炮才是牙齿!
若能购得对方那射程远、威力大的火炮,装备到大明战船上,战力也能提升一大截!
“赵指挥此言当真?”
“只是有可能,”赵三没有把话说满,手指敲着桌面,“这事儿我做不了主,得回去请示我们上头。如果上头同意,到时候我们可以派专人跟陈提督您联络,具体谈谈型号、数量和价钱。”
他这是留了个活话,既勾住了陈磷,又不承担即时责任。
陈磷大喜过望,哪怕只是一线希望,也足以让他振奋!
他连忙拱手:“如此甚好!陈某静候佳音!”
他已经开始在脑子里盘算,如何向朝廷奏报,争取陛下拨款购买这批“利器”了。
赵三趁热打铁,又道:“还有火铳的事儿,虽然咱们那‘快枪’不能卖,但我们那儿也有比濠镜澳西夷人、甚至比倭寇用的铁炮更好的火绳枪。射程、精度、可靠性都强上一截。如果火炮的生意能谈,这批火绳枪或许可以另外议价,一并供应给大明。”
赵三心里清楚,完全拒绝合作并不符合定北的长远利益。
适当输出一些“次一等”但依旧领先这个时代的军火,既能换取急需的资源和资金,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绑定”大明,让他们在对抗倭寇时更加依赖他们的技术。
毕竟1590式火绳枪可是在南洋卖了不少,而火炮除了长身管重炮,其他的也有售卖于各南洋小国。
陈磷闻言,更是喜上眉梢!
这简直是意外之喜!
更好的火绳枪,那也是实实在在的提升啊!他连声道:“好!好!一切都依赵指挥所言!待贵使前来,陈某必当竭力促成此事!”
大事谈得差不多了,接下来便是战利品的分配。
海面上还漂浮着不少倭寇破损但尚未沉没的战船,以及船上可能遗留的物资、武器,另外就是双方都救起来的一些倭寇俘虏。
赵三主动提出:“陈提督,那些破烂船和上面的东西,我们就不跟你们争了,都归你们处理。我们只要一样——那些被捞起来的倭寇俘虏。”
“只要俘虏?”陈磷愣了一下,大为不解。
那些破船拖回去修修补补,多少还能增强点水师力量,或者拆了当木料。
物资更是实实在在的好处。
可俘虏?
尤其是倭寇俘虏,凶悍难驯,每天还要消耗粮食,看管起来更是麻烦,通常都是直接……
或者押送回去也是累赘。
这赵三为何独独看上这些“赔钱货”?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穿越明末争霸大海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