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水的冰层裂开第三道缝隙时,王贲的玄武军团已将蓟城围得水泄不通。城墙根的积雪里埋着半截断裂的旗杆,旗面的 “燕” 字被冻成暗褐色,风一吹就簌簌掉渣,露出里面朽烂的麻线。护城河里的冰面泛着青黑,冰层下隐约可见几具冻僵的尸体,那是昨夜试图泅水逃生的燕军士兵,他们的手指还保持着抓挠冰面的姿势。
“将军,太子丹把最后的两万残兵全堆在了北门,连宫里的侍卫都顶上去了。” 赵佗用矛尖挑开一具燕军尸体上的破毡片,露出里面冻得发紫的皮肤,“可他们的箭囊里塞的都是芦苇杆,刚才有个什长试着射了一箭,芦苇杆飞到咱们阵前就断成了三截。”
王贲勒住马缰,玄色披风扫过结冰的地面,带起的冰屑在阳光下闪着细碎的光。他抬头望向城头,那里的守军缩在箭垛后,像一群被冻僵的蚂蚱。有个年轻士兵怀里揣着块冻硬的麦饼,正偷偷用牙齿啃着,饼渣子掉在胸前的甲片上,很快就结了层白霜。城楼上飘着的燕国大旗,边角已经被寒风吹得破烂,旗面中央竟裂了个大洞,露出后面灰蒙蒙的天空。
三日前,太子丹在蓟城太庙前举行了最后的盟誓。他亲自斩杀了仅有的三匹战马,用马血在帛书上写下 “联齐抗秦” 四个大字,可派往临淄的使者带回的只有齐王的冷笑:“燕国的冻土连草都长不出,朕的粮仓可养不起喝西北风的兵。” 那时太子丹正咬着一块冻得像石头的粟米饼,饼子硌得他牙龈出血,血珠滴在太庙的青砖上,瞬间就冻成了暗红色的冰粒。
“传下去,让炊事营把今天的玉米饼蒸得软些,用投石机抛进城里。” 王贲解下腰间的水囊,往手上倒了些温水搓了搓,“告诉城里面的人,秦军进城后,不仅有热饭吃,还会给他们发能在冻土上长出粮食的种子。”
暮色四合时,蓟城上空飘起了细密的雪粒。秦军的投石机发出沉闷的响声,一个个圆鼓鼓的麻袋越过城墙,砸在城里的街道上。麻袋裂开,金黄的玉米饼散落在雪地里,冒着丝丝热气。一个饿得面黄肌瘦的燕国孩童,跌跌撞撞地跑过去,抓起一块玉米饼就往嘴里塞,烫得直吸气也舍不得松口。他的母亲扑过来想抢,却被旁边一个燕军士兵推倒在地 —— 那士兵的眼睛死死盯着地上的玉米饼,喉咙里发出 “咕噜” 的声响。
就在这时,蓟城西北角的天空突然暗了下来。一团浓郁的墨色云彩缓缓汇聚,云彩中隐约有龙形的轮廓在翻腾。那轮廓越来越清晰,一条巨大的黑龙渐渐显现出来。它的鳞片像是用最上等的玄铁打造,在昏暗的天光下泛着冷冽的光泽,鹿角峥嵘,虎爪锋利,长长的龙尾在云层中摆动,带起阵阵寒风。
“那是什么?” 城头上的燕军士兵指着天空,吓得脸色惨白,手中的兵器 “哐当” 一声掉在地上。
太子丹站在城楼的箭楼里,看到天上的黑龙,身体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他知道,这是气运的象征,如此威严的黑龙出现在秦军阵前,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他手中的青铜剑 “哐当” 落地,剑身上映出他绝望的脸。
“太子,降了吧!” 太傅鞠武老泪纵横,拉着太子丹的衣袖,“这是天意啊!秦军有黑龙护佑,我燕国力竭,再抵抗下去,只会让百姓遭受更多苦难!”
太子丹望着城下越来越多争抢玉米饼的百姓,又看了看天上盘旋的黑龙,终于颓然坐倒在地。
秦军涌入蓟城时,黑龙在城上空盘旋一周,发出一声震耳欲聋的龙吟,随后化作一道墨色流光,没入秦军大营的方向。王贲看着这一幕,心中明白,这黑龙是大秦气运所聚,它的出现,预示着统一大业即将完成。
处理完燕国的事务,王贲率军向齐国进发。此时的齐国,早已是风雨飘摇。齐王田建还在后宫沉迷酒色,对城外的局势一无所知。当秦军兵临临淄城下时,他才慌了神,急急忙忙召集大臣商议对策,可那些大臣要么面面相觑,要么只会说些 “陛下洪福齐天,秦兵自退” 的空话。
临淄城破的那天,天空再次出现了那条黑龙。它比在蓟城时更加清晰,更加威严,盘旋在临淄城上空,仿佛在宣告着齐的灭亡。齐王田建在龙威的震慑下,面如土色,乖乖献上了传国玉玺。
嬴政抵达临淄时,正值春耕时节。他站在泰山之巅,俯瞰着这片广袤的土地。韩、赵、魏、楚、燕、齐,昔日的六国已成为大秦的版图。此时,那条黑龙再次出现,盘旋在泰山上空,巨大的龙身遮天蔽日。它缓缓低下头,用额头轻轻触碰嬴政的头顶,一股磅礴的气运之力涌入嬴政体内。
“从今日起,天下一统,皆为秦土!” 嬴政高举双手,声音传遍四方,“书同文,车同轨,度同制,币同值,田同亩!”
黑龙发出一声响彻云霄的龙吟,仿佛在回应嬴政的宣告。随后,它盘旋三匝,化作一道墨色光芒,融入了象征天下的巨鼎之中。那巨鼎上刻着的 “秦” 字,在光芒的照耀下,愈发显得苍劲有力。
函谷关的钟声敲响了一百零八下,浑厚的钟声传遍了大秦的每一个角落。这钟声,宣告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一个由大秦开创的,统一、强盛的新时代。而那条黑龙,作为大秦气运的象征,将永远守护着这片华夏大地。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铸运天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