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楚镇的戏台上,朱红幕布被春风掀起一角,露出半幅褪色的竹屋布景。
老说书人今日换了身青衫,抚着长须敲响惊堂木:“上回书说到,九皇叔为证清白,在雪谷竹屋跪了三日三夜,等来的却是百姓举着‘伪典’骂他欺世——”
台下忽然响起几声抽噎。卖糖画的老妇人抹着眼睛,糖稀滴在案板上也顾不上擦;扛货的青年攥紧了拳头,指节发白;连蹲在台边的小娃娃都被娘亲抱起来,奶声奶气地跟着哼唧。
“好个苦命的九殿下!”老说书人提高声调,袖中摸出半片染了淡红的绢帕,“最后那夜,他抱着小花猪坐在冰阶上,月亮都躲进云里哭——您猜他留了啥?血书!‘非我不救,乃尔不信’八个字,笔锋都蘸着心尖血!”
“骗人!”一个脆生生的童声突然炸响。
十二岁的阿柱挤开人群,举着本卷边的《自然课》冲上台,“我阿爹说九皇叔去年教我们测水流,手都被石头划破了,哪会写什么血书!”
老说书人僵在台上,惊堂木“啪嗒”掉在地上。
台下霎时静默,随即炸开一片议论:“对啊,上个月九殿下还帮东头王婶修屋顶呢!”“我家二小子被蛇咬,是九皇叔蹲在草窠里找的药!”
人群最前排,穿靛青直裰的玄箴摸着下巴笑了。他袖中竹简尚带墨香——方才在文书局调阅后台记录时,那匿名投稿的笔迹让他瞳孔微缩:“这运笔顿挫,分明是星辰仙宗前史官张敬之的‘鹤翔体’。”
“圣女,您看。”玄箴将竹简呈给书案后的林诗雅。
后者正翻着各地送来的演报,指尖停在“泪别竹屋”四字上,眼尾微挑:“他们倒聪明,不再否认存在,改给九殿下编退场戏了。”
“要禁演吗?”玄箴的指尖无意识摩挲着案角——那道缺口是谭浩去年来送新稻种时,被小花猪撞翻茶盏磕的。
林诗雅忽然抬眼,眸中似有寒星跃动:“禁?只会让百姓觉得‘果然有隐情’。”她提笔在演报上批下一行小楷:“本剧纯属虚构,如有雷同,实属编排。”墨迹未干,又补了句:“再加条规矩,每场戏开演前,让学童念三遍这句话。”
三日后,洛水城戏园。
“本剧纯属虚构——”六个扎羊角辫的学童站在台口,脆生生的童音震得梁上灰簌簌落,“如有雷同,实属编排!”
台下观众哄笑,有庄稼汉拍着大腿喊:“念得好!上回那戏里九殿下哭哭啼啼,我家那口子还骂我不如他专情,合着是编的!”
戏幕拉开时,台上却不见竹屋布景。反倒是三个穿肚兜的小娃娃跌跌撞撞跑出来,其中一个怀里抱着团灰毛球——正是小花猪的仿制品。
“九皇叔!九皇叔!”扎红头绳的小女娃拽他的衣角,“王奶奶说您要走?”
被“九皇叔”抱着的小男娃立刻撅嘴:“才不是!我阿爹说您昨天还教他修水车!”
“就是就是!”第三个娃娃举着块瓜子壳晃,“小花猪说九皇叔答应带我们去看冰棱花!”
台下笑作一团,有妇人抹着笑出的眼泪喊:“这才是真九殿下!”连台上的老说书人都绷不住,摸着长须直抖:“得,咱们改说《九皇叔其实只想睡觉》!”
消息传到雪谷时,谭浩正躺在竹榻上,任小花猪用鼻子拱他的手背。那毛球不知从哪叼来卷皱巴巴的演报,上面歪歪扭扭画着哭哭啼啼的“九皇叔”,被红笔打了个老大的叉。
“哟,连你都嫌这戏假?”谭浩捏着演报笑,笑到打了个喷嚏,惊得小花猪“哼哼”着往他怀里钻,“还‘泪别竹屋’呢,我上回在竹屋睡觉,你把我鞋叼走当窝,我都没哭。”
他翻身坐起,叼了根干草望着星空,指尖无意识摩挲着冰墙——那里还留着去年教孩子们刻的水流刻度。
“你说,要是以后小娃娃写作文,都写‘我最讨厌被迫伟大的人’……”他突然笑出声,“那些编戏的是不是得改行卖瓜子?”
千里外的苍梧书院,正在撰写《谭浩传》的老文士猛地停笔。窗外,几个孩童正追着小花猪的仿制品跑,嘴里喊着:“九皇叔说了,困了就要睡觉!”他望着案头写了半卷的“悲情救世主”,自嘲地摇了摇头,将稿纸推到一边,重新磨墨:“或许该写写,他教孩子们看云的时候,眼睛有多亮。”
雪谷的冰檐下,最后一片瓜子壳终于经不住风,打着旋儿飘向夜空。
谭浩躺着看它划过星子,迷迷糊糊快睡着时,听见小花猪在耳边哼哼——那是它新学的“舆情摘要”,最后一句被风声揉碎:“今日新增……‘九皇叔不想当神仙’话题……阅读量破百万……”
是夜,大夏各地的百姓合上眼,恍惚看见一片云海。云端站着个穿青衫的身影,嘴里叼着根干草,正弯腰逗一只灰毛球:“哎你别拱了,明儿带你们去看冰棱花——”
话没说完,画面就散作星子。
但这一夜,许多人在梦里笑出了声。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开局系统炸了,我原地成神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