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的晨光透过林政科略显陈旧的玻璃窗,在斑驳的办公桌上投下温暖的光斑。凌云提前二十分钟到达办公室,发现孙磊已经在了,正在整理上周未及时归档的文件。科室里弥漫着淡淡的纸张和墨水的味道,混合着窗外飘来的樟树清香。
“早啊,小凌。”孙磊抬头打了个招呼,眼下带着淡淡的黑眼圈,“今天开始你跟我在业务口学习,正好这周要报季度统计报表,有的忙了。”他指了指墙角堆放的一摞材料,“那些都是各乡镇林业站报上来的数据,等着我们汇总核对。”
科室里的人陆续到岗,办公室里呈现出一种特有的忙碌与闲适交织的节奏。老同志们先是习惯性地取出自己的茶杯,钱前进那深褐色紫砂杯依然最为显眼,但不同于往常的是,今天大家泡茶的速度都快了些,因为每个人的桌上都已经堆了不少待处理的文件。
“小凌,帮我沏个茶。”钱前进将杯子放在凌云桌上,眼睛却还盯着手中的一份报告,“今天要赶着把上半年采伐量统计出来,局长下午就要。”他的办公桌上摊开着好几本厚厚的台账,计算器旁边放着一副老花镜。
凌云注意到,虽然每个人都在泡茶,但几乎都是匆匆喝完就投入工作。科室里的两台多功能一体机已经开始嗡嗡作响,不断吐出各种报表和文件。年轻同事们在机器前排起小队,互相催促着“快点,我这份急着要”。
上午九点整,刘建军进行工作部署,他站在科室中央,语气严肃:“这周重点是季度报表和迎接局里检查,老钱负责总协调,老张和小李主抓数据核对,孙磊和凌云负责档案材料准备和日常业务处理。”他特别强调,“今年的数据一定要准确无误,局长很重视这次报表。”
安排完成后,科室立刻进入紧张的工作状态。电话铃声此起彼伏,大部分都是各乡镇林业站打来咨询业务或报送材料的。孙磊接电话时总是先客气地自报家门:“您好,林政科孙磊”,然后快速在便签纸上记录要点,最后补充一句:“我请示一下领导再给您回复好吗?”他的桌面上已经贴满了五颜六色的便签条。
凌云被安排协助孙磊处理林木采伐许可证的申请材料。他仔细翻阅着文件,突然发现一份申请表中的采伐方式勾选有误,申请人同时在“择伐”和“皆伐”两个选项上都打了勾。
“磊哥,这里有问题。”凌云指着表格说。
孙磊凑过来一看,拍拍凌云的肩膀:“好眼力!这种错误很常见,但要是漏过去了,后期会出大问题。赶紧给申请人打个电话,语气要客气点。”说着,他看了眼墙上时钟,“最好在十点前联系上,下午他们可能就下乡了。”
就在凌云打电话时,钱前进快步走过来:“小孙,局长要的统计报表做好了吗?下午开会要用。”
“还差最后一部分数据,青山镇的数字还没报上来。”孙磊看了眼手表,眉头微皱,“我马上催一下,刚才已经打过一次电话了。”
“抓紧时间。”钱前进语气急促,“另外,检查需要的档案材料都准备好了吗?特别是去年那几起违规采伐的案卷。”
“正在整理,让小凌帮忙一起弄。”孙磊转向凌云,“小凌,打完电话先把青山镇的数据催一下,然后帮我核对这些案卷编号。”
整个上午,科室里都保持着高度忙碌的状态。老同志们也不再悠闲看报,而是专注地处理着手头的工作。钱前进时而翻阅文件,时而敲击计算器,时而又接起响个不停的电话。刘建军则在自己的小办公室里接待了一拨又一拨的来访者,有林场负责人,有乡镇林业员,还有设备供应商。
只有午休前半小时,气氛才稍微缓和下来。老同志们终于有机会泡第二杯茶,年轻人们则互相招呼着去食堂吃饭。
中午食堂里,编外人员的桌子比平时安静了些。大家都显得有些疲惫,默默地吃着饭。
“你们科今天也很忙吧?”办公室的小李问道,一边揉着发酸的手腕,“我们那都快被文件淹没了,光是复印就忙了一上午。”
陈颖叹口气:“谁说不是呢,上午光复印材料就跑了三趟文印室,还要帮领导整理会议材料。”
孙磊吃了口饭,平静地说:“业务科室都这样,每到报表季就忙得连喝水的时间都没有,等这段时间过去了才能喘口气。”他转向凌云,“这周估计都要加班,你最好有个心理准备。”
下午两点,科室再次进入忙碌状态。刘建军被叫去局里开会,临走前特意嘱咐:“报表务必在今天下班前完成,局长明天要去省里汇报。”
钱前进带领大家加紧工作。就在这时,电话铃响起,是局办公室打来的,要求立即报送某个林场的详细资料。
“小凌,快去档案室找2018年凤凰山林场的规划图纸!”钱前进吩咐道,语气急切,“要快,局长等着要!”
凌云小跑着来到档案室,凭借之前的整理经验,很快在第三排档案柜找到了所需材料。当他气喘吁吁地跑回科室时,看到大家都围在钱前进电脑前讨论着什么。
“来了来了!”孙磊看到凌云,连忙招手,“图纸找到了吗?快拿来,正好需要核对这个数据。”他接过图纸铺在桌上,几个同志立即围了上来。
“这里,就是这个坐标点。”钱前进指着图纸上的一个位置,“和报表上的数据对不上。”
经过仔细核对,发现确实存在数据出入。科室里顿时又忙碌起来,大家分头联系相关单位重新核实数据。电话声、键盘声、打印机声此起彼伏,空气中弥漫着紧张的气氛。
整个下午,科室里都保持着高度紧张的工作状态。直到下午四点半,报表终于完成,钱前进带着材料匆匆赶往局长办公室。
这时,科室里的气氛才真正放松下来。老同志们终于有时间泡杯茶,报纸也被重新拿起,但这次大家只是快速地浏览一下标题和要闻,时不时还要抬头看看时钟,担心局办公室会不会又有什么新的指示。
“今天真是忙疯了。”孙磊揉揉太阳穴,对凌云说。他的衬衫袖口已经卷到了手肘,领带也松开了些。“不过这就是业务科室的常态,报表季、检查季忙得连轴转,平常时候才能看看报纸喝喝茶。”
下班前,刘建军回到科室,脸上带着难得的笑容:“报表通过了,局长还表扬我们科数据准备得充分。”他特意看了眼凌云,“小凌今天表现不错,听说找资料很快,帮了大忙。”
凌云心里一暖,连忙说:“应该的,科长。多亏之前整理过档案室,找起来就比较顺手。”
刘建军点点头,对全科室说:“这段时间大家辛苦了,明天检查结束后,应该能轻松几天。”
下班铃响起,老同志们准时起身离开。年轻人们则多留了一会儿,完成最后的收尾工作。孙磊细心地检查了每台电脑和打印机是否关闭,凌云则帮忙整理了散落在各处的文件。
走在回家的路上,凌云回想这一天的点点滴滴。从早晨的忙碌到午间的短暂闲暇,再到下午的紧张工作,他体会到了业务科室特有的工作节奏。这种张弛有度的节奏,与外企连续高效的工作模式截然不同,却自有一种独特的韵律。
月光洒在小城的街道上,凌云步伐稳健地向前走去。路过机关大院时,他看见几个科室的灯还亮着,想必也是在为明天的检查做准备。这一刻,他真切地感受到了体制内工作的特质:既有按部就班的日常,也有突击加班的紧张;既有喝茶看报的闲适,也有挑灯夜战的辛劳。
明天的太阳升起时,或许又是忙碌的一天,但他已经准备好了。在这个忙闲交替的科室日常中,他正在一点点融入这个环境,理解这个系统的运行方式。而这些看似平凡的日常琐事,正是他新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从海鲜摊到局长桌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