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漕帮钱牙人的接触,虽证实了军粮被非法转运的猜测,并窥见了幽冥司对漕运命脉更庞大的破坏图谋,却也如同触及了一张无形巨网的边缘,令狄仁杰倍感压力。
那条线需耐心经营,急迫间难有更大突破。
于是,他的重心再次落回那具最初引发一切猜疑的铜雀苑焦尸之上。
唯有解开死者身份之谜,方能直刺敌人心脏。
焦尸已被移至万年县衙殓房,由狄仁杰指定的、经验丰富且口风极严的老仵作进行二次精细解剖。
狄仁杰深知,在尸体已被严重焚毁的情况下,常规验看已无意义,必须进行更深层次的检查,寻找那些火焰未能吞噬的细微证据。
殓房内光线晦暗,空气中弥漫着石灰和草药的混合气味,试图掩盖那无法完全驱散的焦糊与腐败气息。
老仵作须发皆白,面容枯槁,眼神却异常专注冷静。
他在狄仁杰、张承翊及特意前来记录的孙敬之(由书记官代笔)的注视下,开始了他那近乎残酷却又必不可少的工作。
尸体被置于冰冷的石台上,焦黑扭曲,形态可怖。
老仵作先用软毛刷仔细清理体表残留的灰烬和附着物,不放过任何一寸皮肤(如果还能称之为皮肤的话)的褶皱和裂缝。
随后,他取出一套长短不一、寒光闪闪的银质工具,开始小心翼翼地分离那些因高温而黏连在一起的骨骼和碳化组织。
过程缓慢而压抑。
刀具与骨骼摩擦发出细微的“沙沙”声,偶尔有碎屑落下。
狄仁杰面沉似水,静静观察着每一个步骤。
张承翊眉头紧锁,强忍着不适。
孙敬之则背过身去,不忍直视,只凝神倾听仵作的禀报和老师的询问。
“颅骨未见明显钝器击打裂痕…”
“胸骨、肋骨多处骨折,应为高处坠落或重物压砸所致,但均在火灾前发生,是为致命伤之一…”
“脏腑…已尽数碳化,无法辨认…”
一条条信息被记录,但大多指向死因,于身份确认并无直接帮助。
气氛愈发凝重。
就在这时,老仵作的工作进行到了颈部。
他极其小心地用特制的小钩和镊子,清理着喉头周围的焦化物。
忽然,他的动作停住了,发出一声轻咦。
“狄阁老,”老仵作抬起头,昏花的眼中闪过一丝异样,“此处…喉骨甲状软骨与环状软骨连接缝隙间,似有异物嵌塞。”
所有人的精神为之一振。
狄仁杰立刻上前两步:“何种异物?可能取出?”
“极细小,似为织物残留,被软骨卡住,未被完全焚化。”老仵作说着,用最精细的镊子,如同绣花般,一点一点地从那狭窄的骨缝中,夹出了一片约指甲盖大小、已被熏得黢黑、边缘卷曲脆化的碎片。
他将碎片轻轻置于一个白瓷盘中,用清水小心浸润软化后,再用软布吸干。
碎片露出了些许本来面目——那是一小块质地细密、带有细微经纬的绢布,虽然大部分已被碳化,但核心处竟奇迹般地保留着一小块模糊的刺绣图案!
那图案极其微小,需凑到灯下仔细辨认。
隐约可见是某种猛禽的利爪与一道闪电交织的简化图形,线条刚劲,风格凌厉,绝非民间寻常刺绣。
“这是…”狄仁杰目光一凝,他虽不识此图案,但直觉告诉他,这绝非俗物。
“快!快去请孙先生来看!”狄仁杰立刻吩咐。
孙敬之虽不忍看尸,但对这类符号图案的辨识正是其所长。
孙敬之被唤至近前,起初还有些畏缩,但当他目光落到瓷盘中的那片绢布碎片上时,书生的本能立刻压过了不适。
他未受伤的左手拿起一旁书记官备好的放大镜,凑到灯下,全神贯注地观察起来。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殓房内静得只剩下几人沉重的呼吸声。
孙敬之的眉头时而紧蹙,时而舒展,口中念念有词,似乎在回忆比对什么。
突然,他猛地抬起头,眼中充满了难以置信的惊诧与肯定,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颤:“老师!学生…学生认得此图案!绝不会错!”
“哦?快讲!”狄仁杰催促道。
“此乃‘鹰扬卫’内衬衣领处的专属标识!”孙敬之语气笃定,“鹰扬卫乃北衙禁军精锐之一,隶属千牛卫,但更为神秘,常负责特殊护卫、机密传递乃至…暗中的稽查事务!其成员身份隐秘,寻常不着甲胄时,便以这种特制绢绣标识于内衣领口或袖口内侧,以作身份凭证及阵亡后辨识之用!因其职能特殊,此标识外界极少人知,学生也是当年在弘文馆整理前朝兵部散佚旧档时,偶然在一卷关于禁军仪制的残本中见过图示!”
“鹰扬卫?!”狄仁杰与张承翊异口同声,脸上俱是震惊之色。
北衙禁军!
皇帝亲卫!
而且还是其中负责特殊任务的鹰扬卫!
这个身份,远远超出了他们之前关于边军或普通中下级军官的猜测!
死者竟然来自帝国最核心的武装力量,且是执行特殊使命的成员!
“死者是鹰扬卫的人…”
狄仁杰喃喃道,脑海中瞬间闪过无数念头,“他为何会携带军粮调度文书出现在铜雀苑?是奉命调查军粮失踪案?还是…他本身也卷入了这场阴谋,前来与人接头时被灭口?”
无论是哪种可能,都意味着幽冥司的触角,可能已经伸到了北衙禁军之中!
或者,至少他们敢于对天子亲卫下手!
这背后的凶险与复杂程度,陡然提升了数个等级!
张承翊更是倒吸一口凉气:“鹰扬卫…若此人是奉命公干被害,那便是惊天大案!若他是内鬼…则禁军内部…”
他的话没说完,但意思不言而喻。
这已不仅仅是兵部文书舞弊或漕帮非法运输的问题了,而是直接威胁到了皇城的安全与皇帝的权威!
“此事至关重大,”狄仁杰迅速冷静下来,沉声吩咐,“今日殓房所见所闻,在场所有人,必须严守秘密,若有泄露,按通敌论处!”
老仵作和书记官吓得连忙跪地发誓。
狄仁杰又对张承翊道:“承翊,你立刻持我名帖,秘密前往千牛卫衙门,求见大将军李多祚。切记,只可面谈,不可留下文字,只需询问近日鹰扬卫是否有人员外出公干未归,特别是…是否与军粮漕运事务有关。态度需恭敬,但言语要谨慎,莫要引起不必要的猜疑。”
“末将明白!”张承翊深知此事敏感,领命匆匆而去。
狄仁杰则再次将目光投向石台上那具焦尸,眼神无比复杂。
这具沉默的尸身,终于用他喉骨间隐藏的碎片,说出了至关重要的“证词”。
然而,这证词却将案件引向了一个更加黑暗、更加危险的深渊。
鹰扬卫的出现,如同一块巨石投入深潭,必将激起千层浪。
而狄仁杰知道,下一站,无论是千牛卫衙门,还是继续深挖兵部,都必将遭遇前所未有的阻力。
(第67章 收)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大唐狄仁杰之裂国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