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渐歇,天色微明。
龙门堤与金墉堤两处险情相继被控制,肆虐了一夜的洛水,虽依旧浑浊汹涌,水位却终于停止了那令人绝望的上涨,缓缓回落。
堤坝上下,一片狼藉,疲惫不堪的官兵民夫或坐或卧,许多人一放松下来便直接昏睡过去,与泥泞融为一体。
张承翊肩头的箭伤已被随军医官紧急处理,敷上了金疮药,用干净布条层层包裹。
他脸色苍白,失血过多让他感到阵阵眩晕,却依旧强撑着不肯休息,在亲兵的搀扶下,巡视着伤痕累累的堤坝,确认每一处险情都已真正排除。
狄仁杰站在金墉堤上,脚下是那十个已被拆除了引信、如同沉睡巨兽般的火药瓮。
晨风吹动他湿透后又被体温半烘干的袍袖,带来一丝凉意。
他望着东方天际那撕破乌云、喷薄而出的朝阳,金光洒在满目疮痍的大地上,心中却无多少胜利的喜悦,唯有劫后余生的沉重与对未来的深深忧虑。
“水龙”虽已折戟,但执掌“水龙”的幽冥司,其核心依旧隐匿于黑暗之中。
“狄公,”一名“百骑”校尉快步走来,手中捧着一个以油布妥善包裹的扁平小匣,“清理信使尸身时,在其贴身内甲暗层中,发现了此物。之前匆忙,未能察觉。”
狄仁杰精神一振,接过木匣。
匣子做工精巧,锁扣已被内行之人巧妙打开。
他小心地掀开匣盖,里面并无机关,只有一张折叠得整整齐齐的薄绢。
展开薄绢,上面是以一种略显娟秀、却带着金石之力的笔迹写就的密信。
信的内容不长,用语依旧隐晦,但其中透露出的信息,却让狄仁杰的目光瞬间变得锐利如鹰。
“龙门事,已知。狄公慧眼,果非常人。然‘青雀’大人已备‘陨铁玄甲’之后手,裂国大业,不移分毫。‘日蚀劫’方为终局,届时星陨之刻,方显我司手段。此间挫败,不过疥癣之疾。慎之,慎之。”
信末,没有落款,只有一个以朱砂勾勒的、与那“人”字令牌图案一致的、狰狞的鬼兽侧影。
狄仁杰捏着薄绢的手指,因用力而微微发白。
“‘青雀’…‘陨铁玄甲’之后手…”
他低声重复着这两个关键词。
青雀,那个掌控幽冥司钱袋子的神秘人物,果然还有备用计划!
“陨铁玄甲”?
这听起来像是一种防御极强的事物,或者是某种特殊行动的代号?
这无疑是一个新的、未知的威胁。
而更让狄仁杰心头沉重的,是信中明确将此次挫败称为“疥癣之疾”,并再次强调了 “日蚀劫”为终局!
“星陨之刻”?
这似乎是在暗示日蚀发生时的某个特定时刻?
幽冥司的野心,并未因“水龙计划”的失败而有丝毫动摇,反而将所有的赌注,都压在了那场即将到来的天象——“日蚀”之上!
那才是他们真正图穷匕见的时刻!
这封密信,像是一份战书,来自那个隐藏在最深处的“司主”。
它承认了狄仁杰在此役中的胜利,却也傲慢地宣告,这仅仅是一场更大风暴来临前的小小序曲。
“疥癣之疾…好一个疥癣之疾!”
狄仁杰冷笑一声,将密信小心收好。
这封信,是重要的证据,也是通往幽冥司核心的重要线索。
他走下堤坝,来到正在接受医官换药的张承翊身边,将密信的内容简要告知。
张承翊闻言,猛地挺直身体,牵动了伤口,疼得他倒吸一口凉气,但眼中却燃起熊熊斗志:“他们还有后手?! 那就让他们放马过来!末将定叫他们有来无回!”
狄仁杰拍了拍他的左肩,示意他安心养伤。“承翊,你的勇武,我已深知。但接下来的较量,恐怕不再仅仅是堤坝之上的明刀明枪。”他的目光投向渐渐恢复生气的洛阳城,“‘青雀’未除,‘日蚀劫’迫在眉睫。我们需要弄清楚,‘陨铁玄甲’究竟是什么,‘星陨之刻’又代表着什么。幽冥司的触角,绝不止于这几处堤坝。”
他顿了顿,继续道:“你受伤不轻,需好生静养。接下来追查‘青雀’和幽冥司残余势力之事,我会另行安排。你当前的首要任务,是坐镇此地,确保堤坝万无一失,安抚军民,防止幽冥司狗急跳墙,再行破坏。”
张承翊虽心有不甘,但也知狄公所言在理,自己此刻的状态确实难以承担更复杂的追踪任务,只得抱拳应道:“末将遵命!定守好堤坝,不负狄公重托!”
狄仁杰点点头,最后看了一眼沐浴在朝阳下的洛水与堤坝。
一夜的生死搏杀,换来暂时的安宁,但他深知,这安宁之下,是更加汹涌的暗流。
“青雀”、“陨铁玄甲”、“日蚀劫”、“星陨之刻”…
一个个谜团,如同幽灵般,随着这封来自已死信使的密信,再次萦绕在狄仁杰的心头。
真正的决战,并未结束,而是转向了更深处,并锁定了一个确切的时间——那即将吞噬光明的日蚀之日。
(第121章 收)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大唐狄仁杰之裂国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