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童谣“日蚀至,皇城焚;幽冥醒,天下分”的出现,如同在即将沸腾的油锅下又添了一把干柴。
狄仁杰深知此事已非寻常刑案,关乎社稷存亡,必须立刻面圣。
他连夜起草密奏,将雷万劫供出的“撕裂大唐,重塑乾坤”之语、沈千山确系“青雀”及其遁逃之事、以及新旧童谣的关联与警示,条分缕析,紧急呈送宫中。
次日午后,宫中的旨意便到了狄府,并非公开召见,而是女皇武则天于紫宸殿后殿书房密召狄仁杰。
紫宸殿后殿书房,不似前殿那般庄严肃穆,却更显幽深。
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名贵的龙涎香气,书架上陈列着经史子集与一些道家典籍,武则天一身常服,未戴繁复冠冕,只以一根玉簪绾发,坐于书案之后。
她屏退了左右所有侍从,甚至连最信任的内侍高延福也只在门外守候。
狄仁杰躬身行礼,尚未开口,武则天已将那封密奏重重拍在案上,凤目含威,声音冰冷,带着压抑不住的怒火:
“狄卿!这‘幽冥司’!这‘裂国’之言!还有这沈千山!好,好得很啊!”她每一个字都像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朕这眼皮子底下,竟藏着如此包藏祸心、妄图倾覆社稷的逆党!一个皇商巨贾,竟敢行此大逆不道之事!还有那童谣,‘皇城焚’,‘天下分’!他们是想将朕,将这大唐江山,置于何地!”
强大的威压如同实质,笼罩着整个书房。
饶是狄仁杰,也能感受到女皇那平静面容下翻涌的惊怒与杀意。
“臣惶恐。”狄仁杰沉声道,“此獠处心积虑,谋划深远,其心可诛,其罪当灭九族!然,如今首恶沈千山已然遁逃,其核心组织‘幽冥司’依旧隐藏极深,且其宣称将于日蚀之日发动所谓‘日蚀劫’,目标直指皇城,臣恐其仍有我等未知之阴毒手段,不得不防。”
武则天站起身,在书案后来回踱步,裙裾曳地,无声却带着风暴来临前的压抑。
“朕知道!朕岂能不知!”她猛地停下,目光锐利如刀,直视狄仁杰,“狄卿,你告诉朕,这朝堂之上,这宫闱之内,除了一个沈千山,除了几个漕帮莽夫,还有多少他们的眼线?还有多少人身在曹营心在汉?那工部、户部、乃至朕的身边,是不是也早就被他们渗透成了筛子?!”
她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身处权力巅峰却感到四面楚歌的孤寂与猜疑。
沈千山能如此轻易遁走,若说朝中没有高阶内应,她绝不相信。
狄仁杰心中一凛,知道这才是女皇最深的忧虑。
他斟酌着词句,谨慎回道:“陛下明鉴。幽冥司能运作至此,必然有其倚仗。雷万劫供词提及指令皆由‘使者’传达,那‘司主’更是神秘莫测。朝中…恐确有余孽未清。沈千山能及时逃脱,便是明证。”
武则天缓缓坐回御座,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扶手,沉默良久。
殿内只剩下烛火偶尔爆开的轻微噼啪声。
“狄卿,”她的声音再次响起,已恢复了平日的冷静与威严,但那份冷意却更深沉,“此事,朕交由你全权处置。一应人手、资源,你可便宜行事。但,有一条——”
她顿了顿,目光如寒冰,一字一句道:“暗中查访,密捕首恶,不可大肆株连,不可动摇国本,更不可让此事引发朝野恐慌!”
狄仁杰抬头,看向女皇。
他明白这番话背后的深意。
女皇需要清除威胁,但也绝不允许因此事而导致朝局彻底动荡,权力失衡,甚至引发更大的信任危机。
这其中的分寸,极难把握。
“陛下,幽冥司所图乃‘裂国’,其‘日蚀劫’近在眼前,若不尽早铲除,恐…”
“朕知道后果!”武则天打断他,语气不容置疑,“但水至清则无鱼!如今边境未靖,四方需稳。你若在日蚀之前,能将那劳什子‘司主’和沈千山的人头放在朕的面前,自然最好。若不能…”她眼中闪过一丝冷酷,“也要给朕把动静控制在最小范围!绝不能让这‘幽冥司’三个字,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你明白吗?”
这是命令,也是警告。
女皇要在清除毒瘤和维护稳定之间,找到一个危险的平衡点。
狄仁杰心中叹息,知道这已是目前能争取到的最好条件。
他躬身应道:“臣…明白。定当竭尽全力,缉拿元凶,化解危机,维护朝廷安稳。”
“去吧。”武则天挥了挥手,显得有些疲惫,“朕等着你的好消息。记住,朕信你,但朕更要这大唐江山,稳如泰山!”
狄仁杰退出紫宸殿,秋日的阳光照在身上,却感觉不到多少暖意。
女皇的密令如同一道枷锁,让他接下来的行动必须更加隐秘,更加精准,既要对抗疯狂而隐秘的敌人,又要顾忌朝堂的波澜与女皇那深不可测的猜忌之心。
前方的路,依旧迷雾重重,杀机四伏。
(第132章 收)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大唐狄仁杰之裂国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