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的晨曦比别处来得更晚,也更显清冷。
当第一缕熹微的晨光艰难地穿透厚重的云层,洒在冰窟入口的积雪上时,四人已整装待发。
经过一夜的休整与信息消化,虽然疲惫未完全消除,但每个人的眼神都比昨日更加坚定明亮,目标也前所未有的清晰。
苏清漪站在冰窟外,闭上双眼,深深呼吸着凛冽而纯净的空气。
她将精神力缓缓铺开,不再仅仅感知周围的能量,而是尝试着去沟通怀中那三件已然齐聚的信物。
青龙鳞温润的生机,朱雀羽炽烈的离火,白虎牙锋锐的庚金……三种截然不同的力量,在她“守脉人”血脉的引导下,如同三条色彩各异的溪流,彼此缠绕、共鸣,非但没有冲突,反而形成了一种动态的、稳固的三角平衡结构。
而在这个结构的中心,一个清晰的“空位”感赫然浮现,那空位散发出一种沉凝、厚重、仿佛能承载万物的气息,隐隐指向遥远的北方。
与此同时,她脑海中的守脉人皮卷虚影也再次自动展开,原本模糊不清的极北区域,此刻清晰地显现出一座笼罩在永恒暮色中的、仿佛由玄冰与冥铁构筑的巨山轮廓,旁边是两个古老的篆文——幽都。
她睁开眼,目光穿越重重山峦,望向北方天际,声音清晰而肯定:“最后一件信物,北方玄武之‘甲’,在幽都山。”
“幽都山……”陆深低声重复,眉头微蹙,“我去过那里。极北苦寒之地,终年笼罩在不散的冥雾之中,环境极其恶劣,而且……有种说不出的诡异感,仿佛活物踏入都会惊扰某种沉睡的存在。我当时只在外围探索,未能深入核心。”
连陆深都觉得诡异和难以深入的地方,其危险程度可想而知。
“必须去。”苏清漪的语气没有任何犹豫,“四象缺一不可,否则无法生成坐标,更无法引动天枢。”
“那就出发。”陆深点头,作为团队的支柱,他从不缺乏决断力,“墨先生,关于幽都山,你知道多少?玄武的沉眠之地,恐怕不会轻易让人靠近吧?”
墨的身影从晨曦的阴影中走出,仿佛他本就属于光暗交界之处。
他点了点头,证实了陆深的猜测。
“幽都山,乃北方冥古之气汇聚之所,玄武圣兽执掌幽冥与守护,其沉眠之地,自有强大禁制守护。其核心区域,被一层‘玄冥归墟结界’ 所笼罩。”
“玄冥归墟结界?”苏清漪迅速在家族传承的知识中搜索,“传说中能隔绝生死、混淆虚实,非特定‘钥匙’无法开启的古老封印?”
“不错。”墨肯定了苏清漪的说法,“此结界极为特殊,强行攻击只会引动冥古之气反噬,将闯入者放逐至永恒的虚无。需以巧力开启。”
他的目光转向林星遥小心保管的那几片烛龙逆鳞,又看向苏清漪。
“开启结界,需要两样东西。”
“其一,烛龙逆鳞。其所蕴含的‘光阴流转’与‘虚实变幻’之力,是扰动并暂时在结界上开辟一条‘通道’的引子。”
“其二,”墨的视线落在苏清漪身上,带着一种近乎仪式般的郑重,“守脉人之血。蕴含着羲和部传承与天枢认可的血脉,是得到结界‘识别’并稳定通道的‘凭证’。”
需要苏清漪的血!
众人心中一紧。
“需要多少血?会不会对清漪有危险?”林星遥立刻追问,医者的本能让她首先考虑同伴的安危。
“不多,几滴即可,用于绘制特定的‘通行符印’。”墨解释道,“关键在于血脉中蕴含的‘信息’,而非血量。但绘制符印和维持通道时,守脉人需集中精神,与结界之力共鸣,不可受到干扰,否则通道不稳,有被冥气侵蚀的风险。”
风险依然存在,但比起强行破界,这已是唯一可行的途径。
“我明白了。”苏清漪深吸一口气,眼神坚定,“我会做好准备。”
目标彻底锁定——极北幽都山,玄武甲!
方法也已明确——以烛龙逆鳞为引,守脉人之血为凭,开启玄冥归墟结界!
“事不宜迟,我们即刻出发。”陆深最后拍板,“昆仑并非久留之地,寻山会的人虽然暂时被规则所限,但难保不会有其他动作。”
众人没有异议。
孙砚活动了一下依旧包裹严实的右手,咧嘴道:“正好,这鬼地方冻死个人,去北边……估计也差不多,反正习惯了!”
他的调侃让略显沉重的气氛轻松了一丝。
四人再次踏上征程,这一次,墨不再远远走在前面,而是与他们保持着更近的距离,俨然已是队伍的一份子,尽管那份神秘与疏离感依旧存在。
他们沿着昆仑山势向下,准备绕开主峰区域,选择一条相对快捷的路径前往北方。
回头望去,那巍峨的白虎圣殿在晨曦中闪耀着冰冷的光泽,仿佛一只沉默的巨兽,目送着承载希望与责任的人们,奔赴最终的战场。
四象信物已得其三,最后的拼图就在北方。
集齐四象,天枢将显,与寻山会的最终决战,也已进入倒计时。
前路,是更为酷寒的北地,是神秘诡异的幽都山,是沉睡的玄武,是最后的考验。
(第120章 收)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天枢秘境:山海经的纹章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