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蹲下身,用手电光仔细照射车底。
转向架、弹簧、制动风管……一切看起来都正常。
陪同的车站人员有些不解地看着他,觉得韩东是不是有点过于敏感了。
韩东的目光缓缓移动,手电光柱扫过每一个角落。
突然,他的目光在车厢底部靠近转向架的一个极其隐蔽的夹角处定格了。
那里光线昏暗,积满了油污和灰尘。
他示意旁边的人递过一把长柄检查锤,然后几乎是趴在了地上,将锤柄小心地伸到那个夹角里,轻轻拨弄了一下。
“铛啷。”一声极其轻微、几乎被风声掩盖的金属碰撞声。
韩东的心猛地一紧,他维持着姿势不动,对身后说:“手电,对准这里。”
强光手电的光柱集中照射过去,在油污和灰尘中,韩东看到了一个东西。
一个只有小指甲盖大小、形状不规则、边缘锐利的深色金属片。
它卡在转向架一个支撑构件的缝隙里,极其隐蔽,如果不是他刚才用检查锤无意中碰到,根本发现不了。
这金属片不像车体上自然脱落部件,它的断裂面很新,边缘参差不齐,像是被强行掰断或剪断的。
更关键的是,它的材质和颜色,与周围的车体结构有细微的差别。
韩东小心翼翼地用戴着白手套的手指,将这个小小的金属片夹了出来。
“这是什么?”旁边的钱副所长凑过来,疑惑地问。
车站的工程师也一脸茫然,表示从未见过这种零件。
韩东将金属片放在掌心,就着手电光仔细查看。
他的脸色变得异常凝重,这绝不是这节车上的原有零件。
是检修时不小心遗留的?还是……有人故意放置的?
如果是后者,在列车高速运行中,这个小小的、坚硬的异物,在剧烈的震动下,会不会脱落。
会不会卡死在某个关键的运动部件之间?会不会导致……?
韩东不敢再想下去,一股寒意顺着他的脊椎爬上来。
这个发现,太微小,太不起眼了,在繁忙的节前检查中,极易被忽略过去。
但它可能蕴含的风险,却无法估量。
“这节车,暂停编组,立刻重新进行全面、彻底的检查,重点是底盘和转向架!”韩东站起身。
声音低沉而果断,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通知路局技术室的人马上过来,还有,这件事,严格保密!”
现场的气氛瞬间凝固了,所有人都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后续的检查证实了韩东的担忧,技术室人员赶到后,在同节车底另一个更隐蔽的位置,又发现了一个类似的金属碎屑。
经过初步判断,这并非车辆配件,而是某种工具上断裂的碎片,其材质硬度很高,形状刁钻,如果列车在高速运行中因震动导致其移位,极有可能引发制动系统故障甚至更严重的行车事故。
这是一个精心策划、极其隐蔽的破坏行为,而且就发生在节前最紧张的时刻,目标是运往重要基地的特殊物资。
联合检查被迫中断,现场被秘密控制起来。
韩东立即将情况向处里和局里做了紧急汇报,消息层层上报,引起了极大震动。
原本喧嚣的站区,仿佛被按下了静音键。
一种无形的、巨大的压力,笼罩在每个人心头。
节日的喜庆气氛,被这个突如其来的发现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阴影。
那枚冰冷坚硬的金属碎片,像一块烧红的烙铁,烫在韩东的心上。
此时的丰台站,表面依旧是人流、车流井然有序的繁忙景象,但在核心层,尤其是派出所内部,空气已然紧绷到了极点。
对那节可疑车厢的秘密调查在高度保密的状态下连夜展开,技术室的初步结论与韩东最坏的猜想吻合。
金属碎屑是人为嵌入的破坏物,目标直指列车运行安全。
案情重大,已超出派出所职权范围,处、局乃至更高级别的部门已经秘密介入,布控和内部排查在暗中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韩东作为第一发现者和现场负责人,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他深知,敌人已经出手,而且手段狠辣、目标明确,下一波攻击不知何时会以何种方式到来。
时间在一种外松内紧的诡异平静中,滑向了国庆节。
站区内悬挂起了庆祝的横幅,但夜幕降临后,那种节日应有的轻松氛围却被一种无形的凝重所取代。
韩东安排加强了所有关键部位的岗哨和巡逻密度,尤其是编组场和重点列车停放区域。
他本人几乎住在了办公室里,和衣而卧,对讲机就放在枕边。
午夜时分,站区大部分区域都安静下来,只有编组场依旧灯火通明,只有列车的轰鸣声不时划破夜的寂静。
韩东刚在办公室的行军床上合眼不到一个小时,一阵尖锐、急促、不同于往常调度信号的警铃声,猛地将他惊醒。
韩东一个激灵坐起身,心脏瞬间提到了嗓子眼。
他一把抓过对讲机,冲出办公室,值班室里,值班民警也刚接到信号楼打来的紧急电话,脸色煞白。
“韩所,不好了,编组场三号线,下行方向的‘201次’重载列车,刹车失灵。
差点跟正在作业的调车机正面撞上,幸亏信号楼发现及时,采取了紧急避险措施,才勉强错开。
现在列车靠惯性滑行了一段,被迫停在了侧线缓冲坡上,情况万分危急!”
民警的声音因为紧张而颤抖,201次,韩东脑子里“嗡”的一声,这正是那批装载着运往西北基地重要工业设备的专列中的一趟。
而且是已经编组完成、即将准点发出的列车。
“通知所有备勤人员,紧急集合,老钱!老孙!马上跟我去现场,通知站区保卫科、医务室,快!”韩东的声音斩钉截铁,瞬间压住了值班室的慌乱。
他一边下达指令,一边已经冲出了派出所大门,跳上一辆边三轮摩托车,老钱和孙副所长也衣衫不整地跟着跳上了挎斗和后座。
摩托车发出怒吼,载着三人,像离弦之箭般冲向漆黑的编组场。
深夜的寒风像刀子一样刮在脸上,但韩东感觉不到冷,他的血液仿佛在燃烧。
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而且是在这个节骨眼上,目标如此明确。
赶到三号线附近时,现场一片混乱,巨大的201次列车,歪斜地停在坡度较缓的备用轨道尽头,车头距离前方的挡车器只有不到十米的距离。
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橡胶烧焦味和机油味,几个列车司机和运转车长惊魂未定地站在车下,脸色惨白。
更远处,那台险些被撞的调车机车也停在岔道口,司机探出身子,正心有余悸地朝这边张望。
保卫科的人已经拉起了警戒带,车站领导和工程师正打着手电,围着车头部位焦急地查看。
韩东跳下车,快步穿过人群。“怎么回事?人员伤亡情况?”他首先确认最紧要的问题。
“万幸,万幸啊韩所长!”一个戴着眼镜的运转车长带着哭着说道。
“司机发现刹车失灵后,拼命采取了紧急制动和鸣笛警告,信号楼也第一时间切断了进路,让调车机避让……就差一点点啊,车上人员都没事,就是吓得不轻!”
韩东稍微松了口气,只要人没事,就是不幸中的万幸。
他立刻转向技术问题:“刹车系统查了吗?什么原因?”
一个满脸油污的老工程师从车底钻出来,手里拿着扳手,声音沉重:“韩所长,初步看……不是简单的故障,主风缸压力正常,但通往几个关键制动单元的管路……被人为破坏了!
切口很整齐,像是用专业工具割的,这是蓄意破坏,赤裸裸的破坏!”
“蓄意破坏”四个字,像重锤一样敲在每个人心上。
现场顿时一片死寂,只有风吹过钢轨的呜呜声。
韩东的眼神瞬间变得冰冷,他蹲下身,借着手电光,看向老工程师指出的部位。
果然,在复杂的管路上,有一处不起眼的接口附近,金属管壁被齐刷刷地割开了一道细长的口子,高压气体正是从这里泄漏的。
切口边缘光滑,绝非意外磨损或振动断裂所能形成。
“什么时候发现的?最后一次检查是什么时候?”韩东追问,声音低沉。
“发车前两小时,我们才做过出库例行检查,当时一切正常!”
老工程师肯定地说,“破坏肯定是在列车编组完毕、等待发车这段时间内发生的,编组场人多眼杂,但能干得这么利索,还不留明显痕迹……这绝对是内行干的!”
内行,内部有鬼!韩东的心沉了下去。
结合之前发现的金属碎屑,敌人的行动一环扣一环,先是尝试在运行中制造事故,失败后,又直接对停放的列车下黑手,而且选择了最关键的时刻、最重要的目标!
“封锁现场,所有接触过这列车的人员,一个不准离开,立刻进行询问!”韩东站起身,对老钱和保卫科长说道,语气不容置疑。
“老孙,你带人,以这列车为中心,扩大搜索范围,看看有没有遗留的工具、脚印,任何可疑物品!”
“是!”老钱和孙副所长立刻分头行动。
韩东则走到惊魂未定的司机和运转车长面前,尽量让自己的语气平和一些:“老师傅,别紧张,慢慢说,把从你们接班到发现异常,整个过程,每一个细节,都告诉我。”
在司机断断续续、夹杂着后怕的叙述中,韩东逐渐拼凑出事发经过。
列车编组完毕,各项检查显示正常,司机按照指令启动列车,准备驶入正线。
但刚出编组线不久,下坡时司机按照规程试刹车,却发现制动效能严重不足。
仪表显示风压急剧下降,司机意识到大事不好,一边拼命采取紧急措施,一边连续鸣笛示警。
同时通过电台向信号楼紧急报告……万幸的是,信号楼值班员经验丰富,处置果断,才避免了一场车毁人亡的重大事故。
“也就是说,破坏行为,极有可能是在列车编组完成、停放在发车线等待的最后一段时间内实施的。”
韩东在心里迅速判断,这个时间段,人员相对固定,排查范围可以缩小。
就在这时,孙副所长气喘吁吁地跑回来,手里拿着一个用证物袋装着的小东西:“韩所。有发现!在距离车头大概五十米远的轨道碎石缝里,找到了这个!”
韩东接过证物袋,借光一看,是一小截断裂的、约莫寸许长的钢锯条。
断口很新,锯齿上还沾着些许新鲜的金属碎屑。
“钢锯条……”韩东的眼神骤然收缩,这无疑就是破坏刹车管道的工具。
敌人仓促逃离时,或许是因为紧张,或许是被什么惊动,不慎将损坏的工具遗落在了现场。
“马上送技术科鉴定,比对锯齿和管道切口!”韩东说道,这是找到的第一个直接物证。
“老钱那边询问有结果吗?”他转向另一边。
老钱快步走过来,脸色凝重:“问了一圈,编组场夜间作业人员复杂,有正式工,也有临时调配的装卸工。
很多人都说没注意到异常,但有个调车连接员反映,大概在事发前一个小时,他好像看见一个穿着铁路制服、但面孔比较生的人。
在201次列车附近晃悠过一下,当时没太在意,以为是新来的或者别的班组过来办事的。”
“生面孔,铁路制服?”内部人员伪装,或者外部人员混入,无论是哪种,都说明敌人对站内环境非常熟悉,而且行动大胆。
现场勘查和询问持续到天色蒙蒙亮,初步可以断定,这是一起有预谋、有组织、针对重要物资运输的严重破坏未遂案件。
作案时机刁钻,手段专业,目标明确,而且极大可能有内部人员接应或本身就是内部人员作案。
上级部门的专案组人员很快赶到,接管了现场和后续调查。
韩东将目前掌握的所有情况、线索和物证做了详细移交。
站在晨曦微光中,看着那列死里逃生的巨大列车和周围忙碌的勘查人员,韩东感到一阵深深的后怕。
但更多的是一种被挑衅的愤怒和必须揪出黑手的决心。
敌人的猖狂,超出了他的预料,这次侥幸避免了惨剧,下次呢?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铁路公安的晋升之路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