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山梁上远眺江州府的震撼,久久未能平息。阿蛮像只被扔进米缸的老鼠,兴奋得抓耳挠腮,恨不得立刻长出翅膀飞进城里去。小泉则花了更长的时间,才将那颗被宏大景象冲击得怦怦直跳的心按捺下去。
他最后转过身,面向北方。来时的路蜿蜒隐没在群山之中,白石口镇早已无踪无影。那个让他初尝人间冷暖、经历大起大落的地方,此刻在心底,终于化作了一个模糊而平静的符号。没有怨恨,也没有留恋,只剩下经历过后的一份沉淀与释然。
“看啥呢恩公?快走啊!肉包子……不是,大城池就在眼前啦!”阿蛮已经急不可耐地重新骑上了小毛驴(这次记得坐稳了),不停地催促。
小泉收回目光,脸上露出一抹清浅而坚定的微笑。他走到好奇地东张西望、似乎对平原上鲜嫩青草更感兴趣的小毛驴身边,拍了拍它的脖颈,又塞给它一小块之前舍不得吃的薯蓣干。
“走吧。”他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阿蛮耳中,带着一种告别过去、开启新章的决然,“阿蛮,咱们去江南!”
“好嘞!”阿蛮欢呼一声,下意识地想夹紧驴腹催它快跑,结果小毛驴误解了信号,以为又要开始“随机转向”游戏,脖子一梗就要往路边的水沟里拐,吓得阿蛮赶紧勒紧缰绳,一阵手忙脚乱。“哎哟喂,驴兄!这边!是这边!江南在那边!有肉包子的那边!”
鹦鹉在空中盘旋,看着阿蛮的窘态,发出无情的嘲笑:“骑术堪忧!呱!人驴默契为零!呱!建议步行!呱!”
小泉看着这熟悉的闹剧,不禁莞尔。他背起自己那个装着银针、天书和珍贵种子的药箱,步伐轻快而又沉稳地走在下山的坡道上。夕阳将他们的影子在身后拉得长长的,少年郎清瘦的身影、壮硕汉子笨拙骑驴的姿态、以及空中那个聒噪的绿色小点,构成了一幅奇异又和谐的画卷。
越靠近山脚,官道越发平坦宽阔,路上的行人也渐渐多了起来。有推着独轮车的小贩,有挑着担子的农夫,有骑马匆匆而过的客商,甚至还有一队插着镖旗的镖师,押送着沉重的镖车,铃铛叮当作响。各色人等,操着南腔北调,汇成一股奔向江州府的人流。
阿蛮骑在驴上,看得眼花缭乱,时不时大惊小怪:
“恩公你看!那车轱辘咋那么细?能拉得动东西吗?”
“哇!那人穿的衣服真好看,花花绿绿的!”
“咦?他们抬的是啥?像个小房子!”
小泉一边小心地避让着车马,一边也好奇地观察着这一切。这里的风土人情,与北方山村截然不同,空气更加湿润,人们说话的语调也更软糯些。他就像一块干涸的海绵,迫不及待地想要吸收这新鲜的一切。
偶尔有路人好奇地打量他们这支“组合”——一个面容清秀、背着药箱的少年,一个高大憨厚、骑着小毛驴的壮汉,还有一只站在驴头上、趾高气昂的绿毛鹦鹉——目光中带着善意的笑意和几分探究。
鹦鹉对投射来的目光照单全收,并试图与路过的一只坐在马车顶上的肥猫进行“友好”交流,结果被对方一记凶狠的“猫猫拳”虚影吓得飞回了阿蛮头顶,引来阿蛮的一阵嘲笑。
说笑间,巨大的江州府城墙已近在眼前。越是靠近,越是能感受到其磅礴的气势。高大的城门洞开,如同巨兽的口,吞吐着熙熙攘攘的人流。城门口有兵丁值守,检查着入城的人员货物。
排着队,随着人流慢慢挪向城门,小泉能清晰地看到墙上斑驳的砖石痕迹,听到城内传来的鼎沸人声、叫卖声、车马声……各种声音混杂在一起,形成一股强大的、充满生命力的声浪,扑面而来。
他的心,再次不受控制地加速跳动起来。兴奋,紧张,期待,还有一丝面对未知的敬畏。
阿蛮也从最初的兴奋中稍稍冷静下来,看着那黑压压的城门洞,下意识地咽了口唾沫,小声问:“恩公,城里……不会有比王大夫更坏的坏人吧?”
小泉闻言,笑了笑,目光扫过药箱,那里有他的银针,有无字天书,有他一路走来积累的医术和见识,更有身边这个看似憨傻却忠诚无比的伙伴。
“有人的地方,就有善恶。但只要我们行得正,走得直,秉持医者之心,又何惧之有?”他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一股让人安心的力量。
终于,轮到了他们。守门的兵丁打量了他们几眼,见是游方郎中的模样,也没多问,挥挥手便放行了。
小泉深吸一口气,迈步踏入了城门洞。光线微微一暗,随即,一个无比喧嚣、繁华、光怪陆离的世界,如同画卷般在他眼前彻底展开!
(第一卷《游医白石口》完)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山医逍遥行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