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两道旨意相继颁下,震动朝野:
第一道,是赐婚旨意: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之皇女永昭,柔嘉成性,温良恭俭,德容兼备,深得朕心。定襄国公长孙烬鸿,忠勇果毅,战功卓着,国之栋梁。二人年岁相宜,品貌相称,实乃天作之合,堪称良配。朕躬承天命,抚育万方,念及儿女情长,顺应天意民心,特赐婚于二人,以成秦晋之好!婚期……定于永昭公主十六周岁生辰之后!望二人同心同德,克俭克勤,永偕琴瑟之好!钦此!”
第二道,是军务任命: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西北边陲不宁,胡酋阿木尔聚众为乱,侵扰边民,危及社稷。着定襄国公、骠骑大将军长孙烬鸿,即日启程,持节钺,总领西北道行军大总管,总督边关一切防务,整饬军备,平定叛乱,震慑宵小!务必克日剿灭逆匪,保境安民,扬我国威!待边关平定,凯旋之日,再行完婚大礼!望卿勉力,再立新功,不负朕望!钦此!”
这道圣旨,如同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千层浪:
允婚! 皇帝终于明确下旨,赐婚长孙烬鸿与永昭公主!这是前所未有的突破!
婚期定在一年后(永昭十六岁)!留下了足够的缓冲与观察期,既安抚了长孙烬鸿,也给了昭明帝掌控局势的时间。
长孙烬鸿即刻奔赴西北前线!被赋予总领边务的全权,这是莫大的信任与重任,也是对他能力的肯定。
兵权依旧在握! 平定边患后,其权势可能更盛,这是安抚,也是利用,更是一种捆绑。
这是一个典型的政治妥协方案,双方各取所需:昭明帝得到了西北的稳定,付出了女儿的婚姻承诺;长孙烬鸿得到了梦寐以求的婚姻承诺,代价是必须立刻去平定一场危险的边患,用军功来巩固这份来之不易的“恩典”。
甘露宫内,永昭靠在软榻上,身体依旧虚弱,面色苍白。当素蘅用颤抖的双手,将那份明黄的赐婚圣旨捧到她面前时,她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她伸出微微颤抖的指尖,轻轻抚摸着圣旨上那熟悉的的字迹。指尖传来的触感冰冷,但她的心中,却有一股热流汹涌而出!是希望!是带着镣铐的胜利!她终于……用几乎付出生命的代价,为自己争来了一个承诺!一个通往未知却充满希冀的未来的承诺!
泪水,不受控制地无声滑落,滴落在明黄的绢帛上,晕开一小片湿润的痕迹。
而此刻,定襄国公府内,原本“病势沉重”的长孙烬鸿,在接到圣旨后,那所谓的“风寒”仿佛瞬间不药而愈。他跪地谢恩,眼中闪烁着激动与野心的光芒。允婚是意外之喜,更是他策略的胜利!而奔赴西北,正中他下怀!他需要军功,需要更强的实力和更稳固的根基!西北,是他积蓄力量、磨砺刀锋、最终守护这份来之不易承诺的基石!他必须打赢这一仗,而且要赢得漂亮!
临行前夜,月黑风高。长孙烬鸿避开重重宫廷守卫,如同暗夜中的鬼魅,凭借对皇宫地形的熟悉和超凡的身手,悄然潜至甘露宫外围的高墙之下。他无法入内,也无法见到永昭,但他买通了一个小内侍,将一枚刻着古朴“平安”二字的玄铁令牌和一封简短的信笺,成功送达永昭手中。
信笺上只有寥寥数字,墨迹酣畅淋漓,力透纸背,每一个笔画都仿佛蕴含着他坚定的决心与汹涌的情感:
“西北定,归娶卿。珍重万千,待我凯旋!——烬鸿”
永昭在静室微弱的灯光下,紧紧握着那枚冰凉却仿佛残留着他掌心温度的令牌,感受着上面粗粝而熟悉的纹路,反复读着那短短几行字,仿佛能透过纸张,看到他执笔时那坚毅的眼神和澎湃的心潮。
她将令牌紧紧贴在胸口,仿佛那冰冷的玄铁能传来他有力的心跳声。
次日清晨,长安北门。寒风凛冽,旌旗猎猎作响。长孙烬鸿一身乌金明光铠,在冬日苍白却刺眼的朝阳下,反射着冷冽而威严的光泽。
他翻身上马,身姿挺拔如松,气势凛然,哪还有半分病态!身后,是五千名他亲手训练、武装到牙齿的玄甲铁骑亲兵,如同一片即将爆发的黑色火山。
“出发!”他勒紧缰绳,战马人立而起,发出一声嘹长的嘶鸣。
顿时,马蹄踏碎清晨的寒霜,卷起滚滚烟尘,如同一条黑色的怒龙,带着无坚不摧的气势,向着西北方向疾驰而去!大地在铁蹄下震颤。长孙烬鸿在奔驰中勒马回望,目光穿透巍峨的城楼和重重宫阙,仿佛看到了甘露宫那高耸的阁楼之上,那个凭栏远眺的、纤弱却无比坚韧的身影。
等我!他在心中默念,眼神坚定如铁,充满了必胜的信念与温柔的承诺。
甘露宫最高处的阁楼上,永昭裹着厚厚的雪白狐裘,凭栏而立。凛冽的寒风拂过她依旧苍白却不再死寂的脸颊,吹起几缕墨染的青丝。她远远望着那支黑色的军队如同利箭般射出城门,望着那滚滚烟尘逐渐消失在官道的尽头。手中,紧紧握着那枚“平安”令牌,那令牌仿佛真的带着他的体温与力量,温暖着她冰凉的手心,也温暖了她一度冰冷绝望的心。
她的眼神不再迷茫,不再绝望。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如同淬火精钢般的坚韧与充满生机的希望。
一年之约,烽火同途。前路依旧荆棘密布,父皇的枷锁仍在,西北的战火未熄,未来的变数无穷……但她知道,他一定会回来!带着胜利的荣耀,带着更强的力量,回到她身边,实现那个“铁甲映寒霜,愿为暖阳照”的誓言!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长生血咒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