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沿海,金厦之地。国姓爷郑成功正与麾下将领商议再次北征,直捣南京的大计。天幕异象与那冰冷的电子音传来时,他先是警惕,随即是震惊。
当听到自己竟被列为“答题者”,尤其是与顺治皇帝、洪承畴并列时,郑成功心中顿时涌起一股难以抑制的激动。“难道……难道天意昭昭,预示我大明中兴有望?那清酋福临,果真就是伪清的亡国之君?”他几乎要立刻在心中选定那个“甲”选项。
然而,当他听到后面几个选项,尤其是“康熙”、“乾隆”、“道光”这些他从未听过的年号时,他沸腾的热血稍稍冷却了下来,眉头紧锁。“这些是何朝何代的年号?竟在顺治之后?莫非……伪清国祚并非止于福临,反而……”这个念头让他心生寒意,不敢深想。复明的信念依旧坚定,但这天幕透露的诡异信息,像一团迷雾,笼罩在他心头。
西南边陲,晋王李定国刚刚经历一场恶战,正在营中休整。天幕降临,万军哗然。听到自己的名字与顺治、郑成功一同被念出,李定国虎目圆睁,握紧了手中的刀柄。
“鞑子皇帝!洪承畴那个汉奸!”他心中涌起强烈的恨意和一丝期盼,“若这顺治真是伪清末主,那我李定国纵使肝脑涂地,也要将这天下还给大明!”他几乎是凭着本能,倾向于选择顺治。
但同样,后面那些陌生的年号让他陷入了沉思。“康熙?乾隆?这些名号,听起来不似末世之君……难道我辈奋力搏杀,仍未能光复汉家山河?后世子孙仍需受苦?”一丝悲凉和沉重感掠过他的心头。但他很快甩了甩头,眼神重新变得锐利,“无论如何,眼下之敌是清军!天幕诡谲,不可尽信,亦不可动摇我军心!”他决定先静观其变。
广东花县,官禄布村。
年轻的塾师郑仁坤(洪秀全的本名)刚刚又一次科举落第,心中正充满对现实的不满和迷茫。天幕出现时,他与所有村民一样,吓得跪地叩拜,以为是天神发怒。
就在他惶恐不安之际,一个清晰而奇特的声音,仿佛直接在他脑海中响起:
【你就是天幕上提到的洪秀全,可以参加答题,但记得别让人知道。】
郑仁坤猛地一愣,差点叫出声来。他左右四顾,发现周围的村民似乎毫无所觉,依旧对着天幕磕头祈祷。
“洪秀全?这是我?”他心中剧震,随即,一股难以言喻的狂喜和激动淹没了他!他想起了之前生病时做过的那个光怪陆离的梦,梦中有位金袍老人称他为“次子”,赐他宝剑令旗,命他斩妖除魔……
“难道……难道那梦是真的?我真是上帝他老人家的次子?是注定要下凡诛灭清妖,做人王天子的?”郑仁坤(洪秀全)的身体因激动而微微颤抖,他紧紧捂住自己的嘴,生怕泄露出一丝异样。他看向那神秘的天幕,眼神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狂热和使命感。这突如其来的“天启”,如同在黑暗中为他点亮了一盏明灯,将他心中积郁的不满和野心,彻底点燃了!
他小心翼翼地隐藏着自己的激动,学着周围人的样子继续跪拜,但内心已然翻江倒海。他偷偷打量着天幕上的选项,心中暗道:“不管哪个是亡国之君,这大清,注定要亡!而能亡它的人……”他的拳头在袖中悄悄握紧。
天幕之下,一片诡异的寂静。除了努尔哈赤时空那几位“幸运儿”飞快地做出了选择(虽然在他们自己看来更像是随便指了一个),从顺治到道光的四个时空,所有被点名的答题者,无论是皇帝、皇子还是重臣,都如同被施了定身法,紧闭双唇,没有任何动静。
顺治时空,顺治本人还在抽噎,孝庄太后紧紧抓着他的胳膊,用眼神严厉制止他任何可能发出声音的举动。洪承畴则像一尊泥塑,连呼吸都放轻了。
康熙时空,康熙帝面沉如水,目光如电般扫过他的儿子们和张廷玉。胤礽、胤禛、胤禩等人个个低头看地,恨不得找个缝钻进去。张廷玉更是将“非礼勿视,非礼勿言”发挥到极致,仿佛入定老僧。
乾隆时空,乾隆和嘉庆父子默契地保持着沉默,眼神都不曾交流。和珅、刘墉、纪晓岚这三位,平日里或能言善辩或诙谐机智,此刻却像是同时哑巴了,连大气都不敢喘。
道光时空,道光帝看着自己的两个儿子和林则徐、曾国藩,微微摇了摇头。奕詝和奕欣接收到父皇的信号,立刻乖巧地垂首肃立。林则徐眉头紧锁,深感此事棘手。曾国藩更是打定主意,就算被当场指认,也绝不开口,只求能蒙混过关。
各个时空的统治者和大臣们,心中都明镜似的:太祖爷(努尔哈赤)和他那几位贝勒,还有那个范文程,根本就不知道这个“大清”跟他们创立的“大金”有什么关系!看那阵容,估计是天命末年,宁远之战不知打没打,他们纯粹是看热闹不嫌事大,随便蒙的。反正那六个人(汗王、四大贝勒加上范文程)选了四个不同答案,总有一个能撞大运蒙对吧?这种要命的题目,他们这些后世子孙,是绝对碰不得的!
就在这片死寂中,天幕似乎感应到了什么,首先是郑成功与李定国都选了顺治皇帝,然后是洪秀全选择了同治皇帝。
一直紧绷着神经的道光皇帝注意到了!他心中猛地一沉:“李定国与郑成功是我大清的死敌,他们选择顺治爷不奇怪,但这个洪秀全选了‘同治皇帝’!他就在朕这个时空!”他的目光瞬间变得锐利如鹰......
道光立刻想到了天幕点名时那个突兀的、尚未找到的“洪秀全”!一个可怕的念头在他心中成形:“定然是这个朕所不知道的洪秀全!他姓洪, 一定不是洪承畴的后代……反而更可能是天地会那帮逆贼常用的姓氏!此人不仅心怀叵测,竟还敢诅咒我大清,选什么‘同治’!此獠不除,必成大患!”
一股凛冽的杀意从道光皇帝心中升起。他立刻低声对身边的心腹太监吩咐了几句,内容无非是严查全国姓名带“洪秀全”或音近者,宁可错杀,绝不放过!
与此同时,隐藏在阴影中的反清复明势力,也因天幕和这个神秘的“洪秀全”而骚动起来。
“洪秀全?莫非是洪武大帝的后人?”某个秘密堂口内,康熙时空天地会青木堂的韦香主捻着念珠,眼神闪烁。
“定是汉家英豪之后!竟能被天幕选中,与那些鞑子皇帝并列,可见非同一般!”乾隆时空天地会广州的香主拍案道,语气中带着兴奋。
“说不定是紫微星降世,专为克那清妖而来!”有人更加大胆地猜测。
甚至连正在逃亡,以一身硬功闻名的拳师洪熙官,在某处山林歇脚时看到天幕,也不由得摸了摸下巴,暗自嘀咕:“洪秀全?这名字……听着倒像是我洪家子弟的排辈?难道是我哪一房流落在外的后人,将来竟能做出这等掀翻鞑子朝廷的大事?”他心中半是疑惑,半是期待。
天幕之下,表面一片沉寂,暗地里却已是波涛汹涌。清廷的杀机与反清势力的期盼,都因这个尚未露面、却已名动诸天的“洪秀全”而交织、激荡。一场跨越时空的猎杀与一场尚未开始的风暴,正在悄然酝酿。
--
长时间的静默似乎终于耗尽了天幕的耐心。那冰冷的电子音再次响起,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答题时间到。未作答者,予以警告。延长一柱香时间,若仍拒绝作答,削减本人阳寿一年。】
“削减阳寿?!”这四个字如同重锤,狠狠砸在那些尚未答题的皇帝心上!
康熙脸色剧变,他追求长生,对寿数最为看重!乾隆也是心头一紧,他自诩十全老人,还想向天再借五百年呢!嘉庆和道光同样骇然,皇帝宝座还没坐够,岂能平白折寿?
“这……”康熙、乾隆、道光还有嘉庆几位不同时空的皇帝瞬间达成了无奈的共识。不答不行了!为了自己的寿命,也必须选一个!
几乎在同一时间,康熙、乾隆、嘉庆、道光这几位后世之君,不约而同地在心中做出了选择——当然是希望大清国祚越长越好!他们咬紧牙关,带着一丝憋屈和期望,齐齐将答案锁定在了最后一个选项上:【丁、 宣统皇帝】。
当然顺治皇帝与孝庄仍然没有选, 一个是觉得自己反正都是亡国之君了,少活一年就少受一年罪。甚至连唯一答了题也不会受到惩罚的孝庄都已经不在乎生死了.......
而其他有资格答题的皇子、臣子们,虽然也怕减寿,但更怕不选自己只减寿一年,选了全家消消乐,这个财他们还是能算明白的,依旧硬着头皮,打算扛过去。一年阳寿,他们……他们还损失得起!
就在他们心存侥幸之际,天幕的第二个威胁接踵而至,声音更加冰冷:
【补充规则:若为臣子者拒绝作答,在削减其本人阳寿一年之基础上,同步削减其父皇或者所效忠之君主阳寿一年。】
此言一出,石破天惊!
“什么?!”
“还要减父皇(皇上)的寿?!”
康熙时空的张廷玉,乾隆时空的和珅、刘墉、纪晓岚,道光时空的林则徐、曾国藩,以及所有被点名的皇子阿哥们,瞬间如遭雷击,双腿发软,几乎瘫倒在地!
这哪里是选择题?这分明是断头台!不答,自己减寿不说,还要连累皇上\/父皇减寿!这是陷他们于不忠不义之地啊!皇上若因此折寿,他们还有活路吗?就算皇上宽宏,天下人的唾沫也能淹死他们,史官的笔绝不会饶过他们!
“我答!我答!我跟太上皇选择一样!”和珅第一个尖声叫道,声音都变了调。
“臣……臣跟随皇上选!”张廷玉噗通一声跪下,朝着康熙的方向叩头。
“儿臣跟随父皇!”嘉庆还有各个时空的皇子们也慌忙表态。
刚才还誓死不从的众人,在天幕这诛心至极的规则下,彻底崩溃,不得不屈服。这条规则,不仅剥夺了他们沉默的权利,更是将他们的身家性命和忠君之名,死死绑在了这道催命符上。
他们面如死灰,颤抖着,开始在心中做出那无比艰难、后果难料的选择。当然在此时刻,他们仍然明白一点,如果答题不能拒绝,跟随皇帝(或太上皇)才是最保险的。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天幕:大清要命问答,答对诛九族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