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正的手指,已经触碰到了纪委书记办公室那扇厚重的木门。
门板冰凉,带着一种权力的质感。他甚至能想象出敲门之后的情景:纪委书记老周抬起他那双精明的眼睛,听完自己一番慷慨激昂却又毫无凭证的“猜测”,然后不动声色地泡上一杯茶,用一套无懈可击的官场话术,把自己客客气气地请出去。
然后呢?
然后整个镇政府都会知道,信访办那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林,疯了。他居然想凭着一份十几年前的地图和一句道听途说,去告镇长的状。
那不是迎难而上,那是自寻死路。
林正的手指蜷缩了一下,终究还是缓缓放了下来。他的胸膛里有一团火,但理智告诉他,光有火是不够的,你得有足够的柴,还得找对点火的地方。现在冲进去,那团火只会把自己烧成灰。
他转身,默默地走下楼梯。
走廊里空荡荡的,皮鞋踩在地板上的回声,显得格外孤独。路过党政办门口,他能听到里面传来王海主任中气十足的笑声,混杂着几个女同事的奉承。路过牛建国的办公室,门没关严,能瞥见他正翘着二郎腿,对着电话那头吹嘘着什么。
每一个门口,都像是一个热闹的世界。而他,是那个与所有世界都格格不入的过客。
回到信访办,关上门,所有的喧嚣都被隔绝在外。这间小小的办公室,仿佛成了他在这个官场里的唯一孤岛。
他没有开灯,就着窗外透进来的天光,将那张从档案室里找出来的、属于落鹰山村的地图,重新在桌上铺开。
钱广博三年前的勘测,绝不会是心血来潮。那必然留下了一套更详细的资料,一套关于“为什么搁置”的、更具体的答案。那答案,就藏在这个镇政府大院的某个角落里。
他首先想到了镇上的城乡建设办公室,简称“建委办”。那是个比信访办稍微好一点的清水衙门,管着全镇零零碎碎的工程规划,负责人老刘是个出了名的“老油条”,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谁也不得罪,但也谁都别想从他那儿占到便宜。
林正整理了一下衣服,走了过去。
建委办里,老刘正戴着老花镜,用一个放大镜仔细研究着一张彩票,嘴里念念有词,像是在破解什么惊天密码。
“刘主任。”林正敲了敲门。
老刘头也没抬,眼皮耷拉着:“啥事?”
“刘主任,我想来查一份三年前的工程档案,关于落鹰山村引水工程的。”
“落鹰山村?”老刘终于把目光从彩票上挪开,抬眼打量着林正,那眼神像是动物园的饲养员在看一只误入虎山的小白兔,“引水?没这回事。我这儿没这个档。”
他回答得干脆利落,没有丝毫拖泥带水,说完就准备继续研究他的发财大计。
“不可能没有,”林正如预料般地说道,“三年前钱镇长亲自带队勘测过,这么大的事,建委办不可能没有项目备案。”
老刘放下放大镜,慢悠悠地靠在椅背上,两只手在肚子上交叉,摆出了一副标准的“老干部”姿态:“小林啊,你来得晚,不懂这里面的道道。有些事,领导只是提一提,表个态,那叫‘工作思路’。没落在纸上,没盖上红章,那就是一阵风,吹过就散了。你这么较真,以后要吃亏的。”
这话说得语重心长,滴水不漏,既撇清了关系,又提点了“后辈”,堪称艺术。
林正心里冷笑,脸上却依旧平静。他知道跟这种人绕弯子没用,必须用他们听得懂的语言说话。
他从口袋里拿出一个小本子,翻开,用一种公事公办的、不带任何感情的语调说:“刘主任,我不是在较真。是昨天落鹰山村有村民来信访,反映的就是饮水问题。按照信访工作条例第三十二条,对于涉及多个部门的历史遗留问题,信访办有权调阅相关部门的原始档案,以厘清责任,做好记录,向上级汇报。”
他顿了顿,目光直视着老刘,“当然,如果建委办确认没有这份档案,我也会如实记录:‘经与建委办刘主任核实,该单位确认从未对落鹰山村引水工程进行过备案归档’。这也算是一个结果,我好对来访群众有个交代。”
老刘脸上的悠闲表情,瞬间凝固了。
他眼角抽搐了一下。林正这番话,看似句句在理,实则刀刀见血。
不给档案?行,那我就记下来,是你老刘说的没有。将来万一上面追查下来,或者村民闹大了,这口“不作为”的黑锅,你就得背上一半。信访办的记录,那可是要存档上报的白纸黑字。
老刘在官场泡了几十年,最懂的就是趋利避害。他沉默了足足有半分钟,办公室里的空气仿佛都凝滞了。最后,他像是泄了气的皮球,从椅子上站起来,走到墙角一个满是灰尘的铁皮柜前,用一把生了锈的钥匙,“咔哒”一声打开了锁。
“最底下那个角落,你自己翻吧。”他没好气地扔下一句话,又坐回去研究他的彩票,只是眼神再也无法专注了。
林正在柜子底下翻了半天,呛得满脸是灰,终于找到了一个厚厚的牛皮纸文件袋,上面用已经褪色的笔迹写着:“落鹰山村安全饮水工程(勘测)”。
他抱着文件袋,像抱着一件稀世珍宝,对老刘说了声“谢谢”,也不管对方有没有回应,转身就走。
回到自己的办公室,他迫不及待地打开了文件袋。
里面是全套的资料。有详细的地质勘测报告,上面用红笔标注着哪些地段是坚硬的岩石层;有手绘的管道线路图,曲曲折折地在等高线之间穿行;还有几家设备供应商的报价单,纸张已经泛黄。
最关键的,是最后一页,一份由时任建委办主任签字的《项目初步预算报告》。
夜,渐渐深了。
镇政府大院里的人走光了,整栋楼陷入一片死寂。只有林正办公室的灯还亮着。
灯光下,林正铺开图纸,拿出直尺,又从抽屉里翻出一个最老式的计算器。他开始了这个夜晚最重要,也最残酷的工作——算账。
他像一个严谨的会计,一项项地核对。
“管道线路,依山势而建,总长8.7公里。根据勘测报告,为保证水压和耐用性,需采用dN150球墨铸铁管。”他翻出三年前的报价单,上面的价格是每米95元。通货膨胀,加上运输成本,现在至少要120元一米。
他按下计算器:8700 x 120 = 1,044,000。
仅仅是管道,就超过了一百万。
林正的心沉了一下,但他没有停。
“土方开挖。地质报告显示,全程约有3.2公里为岩石地段,需要爆破作业。按照当年的工程预算,岩石方每立方米开挖成本是普通土方的8倍……”
“提水泵站。落差315米,需要大功率高扬程水泵两台,互为备用。加上泵房建设,变压器增容,配套电力线路架设……”
“蓄水池。山顶需建一座500立方米的混凝土蓄水池,用于调蓄和沉淀……”
“人工成本、机械租赁、管理费用、不可预见费……”
一项项数字被他写在纸上,又一个个被敲进计算器里。那台老旧的计算器,发出单调的“嗒、嗒”声,像是在为他的天真敲响丧钟。
两个小时后,他终于算完了最后一笔。
他看着纸上那一行行密密麻麻的数字,深吸了一口气,按下了等于号。
计算器小小的液晶屏上,显示出一个长长的数字。
1,875,300。
一百八十七万。
这个数字像一座无形的大山,轰然压在了林正的心头。他靠在椅背上,感觉全身的力气都被抽空了。
青云镇一年的财政收入才多少?刨去人员工资、行政开销这些硬性支出,能自由支配的资金,恐怕连这个数字的零头都不到。
他终于明白了。
钱广博的陷阱,根本不需要任何阴谋诡计。他只需要把这个残酷的现实,像一道无解的数学题一样,摆在你的面前。
他让你看到希望,让你对村民许下承诺,让你在万众期待中,去撞上这堵用真金白银砌成的、绝望的墙。
无力感,像冰冷的海水,从四面八方涌来,淹没了他。他想起村民们期盼的眼神,想起邮递员老李那句“谁能给他们通上水,就是把祖宗牌位换成他的名字都愿意”。
那些期盼有多重,此刻压在他心头的绝望就有多深。
他甚至开始怀疑自己。或许老刘说得对,自己太较真了,太天真了。这个世界,根本不是靠一腔热血就能改变的。
他痛苦地闭上眼睛,将脸埋在手掌里。
就在他意志消沉,几乎要放弃的时候,脑海中,那块沉寂已久的系统面板,忽然散发出柔和而温暖的白光。
【检测到宿主面临巨大困境,意志力正在消退。】
一行文字缓缓浮现。
【系统提示:官气之本,在于民心。民心之聚,在于决心。】
【金钱有价,民心无价。只要有决心,民心会为你开路。】
这几行字,没有提供一分钱,也没有给出任何具体的解决方案。但它像一道光,劈开了林正心中厚重的绝望阴云。
金钱有价,民心无价……
民心会为你开路……
他猛地抬起头,眼神中重新燃起了一丝光亮。
是啊,他没钱。青云镇也没钱。从财政上抠出这近两百万,无异于痴人说梦。这条路,从一开始就是死胡同。
但如果,换一条路呢?
如果这条路不是用钱来铺的,而是用“民心”呢?
这个念头像一颗火种,落入了他思想的荒原,瞬间点燃了枯草。之前所有的思路都被推翻,一个全新的、大胆到近乎疯狂的想法,开始在他脑海中慢慢成形。
他重新坐直了身体,眼神中的迷茫和颓丧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破釜沉舟的决绝。
他将那张写满了天文数字的预算草稿纸揉成一团,扔进了废纸篓。然后,他翻开笔记本崭新的一页,拿起笔,在台灯下,一笔一划地写下了一个新的标题。
《关于落鹰山村引水工程的“人民战争”实施方案(草案)》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官场亨通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