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港岛的第二天,陈阳便让法务部着手为王玉芬办理新身份。斟酌再三,他选了“王玉静”这个名字——玉字温和,静字藏着安稳,像是要把过去的颠簸都熨帖平整。
王玉静刚拿到新身份证时,指尖反复摩挲着照片上陌生的名字,眼眶忽然红了。陈阳递过一杯温水:“以后这就是你的名字,过去的事,不用再想了。”她点点头,把身份证小心揣进兜里,像是握住了一片全新的天地。
同一时间,《陈阳的时光》在市场上彻底炸开了。东南亚的唱片行里,专辑货架前总排着长队;电台点播率居高不下,《伤心太平洋》《单身情歌》的旋律在街头巷尾循环;线上平台的下载量破了纪录,连带着mV里港岛的码头、鹏城的老巷都成了歌迷打卡地。
林志成拿着一沓活动邀约闯进陈阳办公室,脸上堆着笑:“火了!真的火了!”他把文件拍在桌上,“东南亚巡回签售、电台专访、综艺录制……还有三个品牌想谈代言,你看看先接哪个?”
陈阳翻着文件,指尖划过“粉丝见面会”几个字。首场定在港岛红磡,开票半小时就售罄。见面会当天,场馆里挤满了举着灯牌的歌迷,尖叫声几乎掀翻屋顶。陈阳刚走上台,台下便响起整齐的“陈阳”声浪,他笑着挥手,唱起《初声》里的片段时,全场跟着合唱,声浪里混着哭腔和欢呼。
后台,王玉静隔着帘子偷看,被那片亮闪闪的灯海惊得睁圆了眼。赵峰站在她身边,低声道:“这就是他的世界。”她点点头,忽然想起在马家堡的夜晚,那时的她绝不会想到,有一天会站在这样的光亮里。
见面会结束后,陈阳被歌迷围到深夜才脱身。车上,林志成还在念叨着下一场活动的细节,陈阳望着窗外掠过的霓虹,忽然想起边南县的沈夏——不知她看到专辑的消息,会不会拨通那张名片上的电话。
随后一个月,《陈阳的时光》在东南亚彻底引爆市场,新加坡的唱片行连续加订,马来西亚的电台将专辑里的歌列为点播冠军,泰国街头的音像店循环播放着mV,热度席卷了整个区域。
而在港岛,这张专辑的销量更是创下了惊人纪录——短短一个月,实体唱片卖出320万张。要知道,1996年香港最红的歌手巅峰时期,单月销量也不过250万张,陈阳这张出道专辑直接以70万张的差距断层领跑,各大唱片行的货架前,“售罄”的牌子换了一轮又一轮,连二手市场都炒到了高价。
陈阳的行程被排得密不透风。从香港红磡的首场签售会开始,他带着赵峰辗转东南亚各国,吉隆坡的商场里,歌迷从凌晨就开始排队,队伍绕了大楼三圈;新加坡的电台直播间,打进来的热线电话接不完,主持人笑称“全岛都在等陈阳开口”;曼谷的露天演唱会上,上万观众跟着《天涯》的旋律挥舞荧光棒,连当地的歌手都来后台求合影。
每到一处,赵峰都寸步不离地护在他身边,挡开拥挤的人潮,接过递来的专辑和笔。陈阳则始终保持着耐心,签名时会抬头对歌迷笑一笑,偶尔停下来听他们讲几句喜欢的歌词,嗓子哑了就含着润喉糖,休息时靠在保姆车后座闭目养神,一到现场又立刻精神起来。
一个月跑下来,他瘦了些,但眼神里的光更亮了。回到港岛那天,林志成拿着最新的港岛销量报表在机场等他,老远就挥着纸:“360万!金唱片协会直接发了钻石认证!”陈阳接过报表,指尖划过那个数字,忽然想起录专辑时,老郑说的那句“这张能火”——原来有些预感,真的会变成海啸般的现实。
确定新专辑名《逐光万里》后,陈阳一头扎进了录音棚。接下来的一个月,他几乎是以棚为家——每天清晨带着早餐进去,凌晨才拖着疲惫的身子出来。赵峰总守在棚外的沙发上,泡好的热茶换了一轮又一轮,见他出来就递上润喉糖,偶尔提醒一句“该歇了”。
录《至少还有你》时,陈阳反复磨了七遍。制作人老郑在控制台前敲着桌子:“再松点,像对着人说话那样。”他闭眼缓了缓,想起王语静刚到港岛时攥着新身份证的样子,再开口时,声音里多了层柔和的温度,一遍过。录《情非得已》时又换了调子,故意带了点轻快的痞气,逗得录音棚里的工作人员直笑。等最后一首《唯一》的尾音落下,老郑按下停止键,长舒一口气:“成了,这张比上一张有嚼头。”
紧接着便是拍mV。团队跑了四个亚洲城市:在东京的樱花树下拍《星语心愿》,花瓣飘落在陈阳肩头时,镜头里的他眼神清亮;去首尔的汉江大桥取景《盛夏的果实》,夜晚的风卷着水汽,他靠在栏杆上哼着旋律,身后是成片的霓虹;到台北的老巷拍《勇气》,穿件白衬衫走在青石板路上,和街边的阿婆笑着打招呼;最后回香港,在维多利亚港的夜景里拍完《纵横声色》同名主打,镜头拉远时,他站在船舷边,身后是整片璀璨的港湾。
每到一处,赵峰都提前踩好点,把行程和安全事宜捋得清清楚楚。拍外景时遇过粉丝围堵,他不动声色地挡在陈阳身前,低声说“这边走”,总能带着人从侧门顺利脱身。
mV刚剪完,林志成已经拿着合同找到了代工厂。他选了三家港岛本地的大厂,又联系了台湾和新加坡的合作方,对着样品反复核对:“封面用哑光纸,内页彩印要够清晰,歌词本加页,放mV拍摄花絮。”他拍着陈阳的肩膀笑,“《纵横声色》要比《陈阳的时光》更像样,从包装到音质,都得是亚洲顶流的样子。”
代工厂的机器昼夜不停地转起来,第一批试产的样品送到公司时,陈阳正对着mV的最终版做微调。他拿起一张cd,封面是他在汉江大桥的侧影,“纵横声色”四个字烫着银边,在灯光下闪着光。林志成在一旁盘算着:“下个月发预售,先铺到日韩、东南亚,再往内地推,保准比上一张还炸。”
确定专辑名为《风涌亚洲》后,陈阳一头扎进了为期20天的筹备中。
前10天全耗在录音棚里。他每天带着不同的状态进棚,时而沉缓演绎思乡题材的曲目,时而用劲挺的声线驾驭大气作品,偶尔也切换到轻松节奏里,将13首歌的情绪层次打磨得恰到好处。老郑盯着音轨频频点头,说这张比前两张多了份“落地的扎实感”。
后10天转场拍mV。团队跑了四个亚洲城市:在首尔汉江畔拍抒情曲,镜头跟着他的身影融进暮色;去台北老街取景时,他穿件夹克走在巷弄,烟火气裹着旋律漫出来;到新加坡滨海湾录快节奏曲目,霓虹灯光打在他身上,动感十足;最后回港岛,在维多利亚港的夜色里拍完主打歌,镜头拉远时,他站在船舷边,身后是渐次亮起的城市轮廓。
20天收尾那天,母带和mV成片同时送到公司。林志成翻看着样片,又听了几段录音,拍着陈阳的肩膀笑:“《风涌亚洲》这名字没白起,这股劲儿,够吹遍整个亚洲了。”陈阳捏着那张刻好的母 盘,指尖微微发烫——第三张专辑,终于成了。
《逐光万里》的铺货像一张细密的网,20天里从港岛的唱片行漫到东京的tower Records,再顺着首尔明洞的音像店一路铺进新加坡的购物中心。林志成拿着各地反馈表笑得合不拢嘴:“东京预售破了万,首尔那边说货架刚摆上就被粉丝拍空了,连曼谷的小贩都在问能不能多订点货。”
预热的火苗也跟着窜了起来。亚洲电视台的音乐榜单开始循环播放《纵横声色》的mV片段,陈阳站在汉江大桥的侧影配上那句“逐光的人,终会与光同行”的文案,在街头大屏上反复滚动。电台里,dJ们捧着专辑介绍:“从港岛到亚洲,这张《逐光万里》藏着12种打动人心的方式,下周一正式发售,准备好为你的歌单添新了吗?”唱片行的海报刚贴好,就有歌迷蹲在门口拍照,连边南县的小音像店老板都托人从港岛捎了几张样碟,说“陈阳这小伙子,歌声里有股子往前冲的劲儿”。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快穿:劳资拆了三千世界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