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陈阳就带着团队驱车前往苗高乡中学——这里是他慈善事业起步的地方,学校的教学楼、课桌椅,还有学生们的学费补贴,都是出自景耀慈善,这次来也是想好好回访一番。
车子刚停在学校门口,校长就带着几位老师快步迎了上来,握着陈阳的手热情地说:“陈总,可把您盼来了!孩子们昨天听说您要过来,兴奋得都没睡好!”
陈阳跟着他们走进校园,看着操场上奔跑的学生,眼里满是笑意——几年没见,校园里多了不少新面孔,但也有几个当年他见过的孩子,如今已经长成了半大少年。他朝着孩子们挥手,孩子们也立刻围了过来,一声声“陈叔叔好”喊得格外响亮。
“现在上学还需要家里花钱吗?”陈阳蹲下来,问身边一个扎着马尾的小姑娘。
小姑娘摇摇头,笑得腼腆又骄傲:“不用啦!校长说学费、书本费都是陈叔叔的基金会帮我们交的,我爸妈还说,要我好好读书,以后像您一样帮别人。”
一旁的校长补充道:“多亏了景耀慈善,这几年咱们乡的孩子没有一个因为没钱辍学的,生活条件也比以前好多了。您可是咱们苗高乡的大恩人啊!”
陈阳笑着摆手:“都是应该做的,看到孩子们能好好上学,比什么都强。”说着,他又和孩子们聊起了学习日常,校园里的笑声此起彼伏,格外热闹。
没多久,跟着车队来的两辆货车就开始卸货,课外读物、崭新的书包、合脚的鞋子、统一的校服,还有篮球、羽毛球等体育用品被一一搬下来,堆在校园的空地上,像一座小山。
孩子们围在旁边,眼睛亮闪闪的,兴奋地小声议论着,不少人已经忍不住伸手想去摸一摸新书包。校长连忙走到陈阳身边,再次道谢:“陈总,每次您来都给孩子们带这么多东西,真是太感谢了!”
“咱们都是老朋友了,别这么见外。”陈阳笑着说,“我还是这所学校的荣誉顾问呢,为孩子们做点事,本来就是应该的。”
等工作人员把物资分好,陈阳走到领取物资的学生中间,看着他们抱着新书包、捧着课外读物的模样,轻声说道:“孩子们,答应叔叔,以后一定要好好学习,好不好?等你们将来考上大学,走出大山,会有更美好的人生在等着你们。”
“好!”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声音响亮又坚定,不少孩子还用力点了点头。
陈阳在校园里又待了一会儿,陪着孩子们玩了会儿篮球,直到临近中午,才带着团队离开苗高乡中学,朝着附近的几个村子出发。
到达苗高乡后,陈阳先让团队分成几组,分别前往那些从苗高乡走出来、如今已是他门店店长的女孩家中——不仅要送上慰问礼品,还要替女孩们多陪陪家里人。而他自己,则单独朝着翁美香、葛丽和李雪的家走去。
翁美香和葛丽都是由爷爷奶奶拉扯大的,父亲早逝,母亲改嫁后便很少联系。陈阳先到了两家老人的住处,把营养品和生活用品递过去,坐在院子里陪老人们唠家常,听他们念叨孙女在外的近况,时不时应和几句,让老人们笑得合不拢嘴。
最后,陈阳来到李雪家,刚进门就看到李雪的外公外婆、舅舅和舅妈在院子里等着。他把礼品放下,笑着跟几位长辈说起李雪的近况:“李雪现在在大学里特别努力,成绩一直不错,明年就要毕业了,你们放心,她在外面一切都好。”
外婆听了,脸上满是欣慰:“好就好,她经常给我们打电话报平安,我们老两口没别的盼头,就盼着她好好的。”陈阳又问起家里有没有困难,几位长辈连忙摆手说没有。
临走时,陈阳从包里拿出一笔钱,递给李雪的舅舅:“翁美香、葛丽家,还有你们家,三家的老宅都太破旧了,我想着帮你们新建房屋。这钱你先拿着,看看够不够,不够的话我再补。”
舅舅连忙接过钱,连说“够了够了”。陈阳笑着打趣:“那这三家建房的事,我可就交给你了啊。要是办不好,回头我让李雪找你这个舅舅‘算账’,她到时候问起,你可别答不上来。”
舅舅被逗得笑起来,拍着胸脯保证:“你放心!我肯定把三家的新房都建好,绝不会让外甥女失望!”
陈阳又叮嘱道:“后续有什么事,直接给李雪打电话就行。也希望你们日子能越过越红火。”说完,他跟几位长辈道别,转身离开。
陈阳接着来到苏晓婷家,一进门就看到苏晓婷的父亲——他腿部有残疾,正坐在椅子上择菜,旁边的母亲见状立刻起身迎了上来。陈阳主动走上前,轻声介绍:“叔叔阿姨,我是陈阳,是晓婷在上海工作时的负责人,也是她的朋友。”
母亲连忙擦了擦手,笑着接过陈阳手里的礼品:“知道知道,晓婷每次打电话都提起你,说你特别照顾她!你人来就行,还带这么多东西,太客气了。”
“阿姨您别见外,我一直把晓婷当妹妹看,你们就是我的长辈,来看望长辈是应该的。”陈阳坐下后,目光扫过简朴的屋子,随口问起家里的情况,“最近生活上有没有什么不方便的地方?有没有需要帮忙的?”
他看着夫妻俩眼神躲闪、欲言又止的模样,心里瞬间有了数,忍不住叹道:“这孩子就是太要强,家里的难处从来不肯跟我讲。”说着,他打开随身的公文包,拿出一沓钱递过去,“这10万块您二老收下,是我这个晚辈的一点心意,能帮衬着补贴家用。”
夫妻俩连忙摆手拒绝,陈阳却把钱轻轻放在桌上,语气坚定:“您俩要是不收,就是不拿我当自家人了。”见他态度恳切,老两口红着眼眶,颤巍巍地把钱收了起来。
陈阳又叮嘱道:“这钱您抽空存到存折里,在村里千万别露富,免得惹麻烦。以后不管遇到什么事,都让晓婷跟我说,咱们都是一家人,千万别客气。”
陪着夫妻俩聊了会儿晓婷在上海的工作日常,又问了些家里的近况,陈阳才起身告辞。汇合团队后,队员们纷纷汇报:“陈总,其他女孩的家里我们都走访完了,情况……。”陈阳点点头,示意众人上车,一行人朝着上海的方向驶去。
又过了几年,翁美香、葛丽、李雪、苏晓婷等一众从苗高乡走出来的女孩陆续大学毕业。陈阳本想支持她们去做自己喜欢的事,可这些女孩心怀感恩,大多选择回到陈阳的企业——有人进入投资公司负责项目统筹,有人加入餐饮集团管理火锅店与奶茶店的连锁业务,还有人凭借专业能力进入研发中心搞技术研究;其中两个学医的女孩,则顺利入职上海的医院,穿上白大褂践行医者初心。
唯独李雪,毕业后还是走上了《沉默的真相》中张晓倩的原有轨迹,选择成为一名记者,用文字记录真相、传递力量;而翁美香、葛丽和苏晓婷,始终记得自己曾被善意照亮,毕业后直接加入景耀慈善基金会,跟着陈阳继续做慈善,把温暖传递给更多人。
这几年里,陈阳的投资公司收益源源不断,他几乎把大部分收益都转入了景耀慈善基金会,只为让慈善事业能持续下去;至于个人用度,他只需在美股期货市场稍作操作,便从不用愁资金问题。旗下企业也发展得如火如荼:餐饮板块的火锅与奶茶品牌成了全国性连锁,门店不仅开遍大城市,连县一级城里都随处可见;他名下的大量房产,也交给了信任的女孩们负责管理。
如今的陈阳,反而清闲了下来——企业有靠谱的团队打理,慈善事业有专人推进,他终于有时间去关注那些更细微的需求,或是偶尔回到苗高乡,看看那些正在成长的孩子,回想自己当初起步时的初心。也会经常找候贵平和江阳聚一聚,聊聊各自的生活。
ps:《沉默的真相》就到这里吧!有些东西确实不好写,黑暗和苦难审核会卡点,所以不好写。《长夜难明》原着根本碰不得,红线呀!写完后我自己也不怎么满意,不过也算是最好的结果了。主要是我不想让这些女孩们遭受欺辱,所以提前些,侯贵平的性格注定了会有故事性可以写的,但这样的平民英雄,我不想乱写,这样的美好结局也不错。
主要是剧中官商这条线不好写,都是雷区红线,碰不得。我思索了很多合乎正义合法的思路,发现要以一个普通人去解决很不现实,投机取巧又不是我所愿。
有更好思路的读者领导们可以探讨下,我对《漫长的季节》很有写的兴趣,但一直没有想好,怎么样才能在合法不违规的前提下进行。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快穿:劳资拆了三千世界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