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三十,福县的除夕夜,虽无汴京银装素裹的凛冽,却也别有一番南方冬日的温润,县衙后宅灯火通明,洋溢着难得的温馨与团圆。
桌上摆满了丰盛的菜肴,其中一道海带排骨汤热气腾腾,散发着浓郁的鲜香,小小的墨兰吃得眼睛弯弯,用勺子指着汤碗,奶声奶气地对林噙霜说:“阿娘,这个绿绿的带子,和上次一样好吃!”
林噙霜温柔地替墨兰擦掉嘴角的汤渍,柔声道:“墨儿喜欢便好。”
盛长梧闻言,眼中含笑,夹了一筷子凉拌海带给林噙霜,又给墨兰碗里添了些,温言道:“墨兰既喜欢,就多吃些。”
与此同时,千里之外的汴京城,皇宫大内。
官家赵祯的案头,正摆放着盛长梧呈上的书信,以及那盒精心包装的淡干海带,正式的政务汇报自有中书门下的官员先行阅览处理,但盛长梧这封附带着“新奇之物”的私信,却直接勾起了赵祯的兴趣。
“海中嘉蔬……福县养殖……”赵祯饶有兴致地阅读着信上的内容,他贵为天子,各种珍馐美味自是见识过,但这人工养殖的海带,确是头一回听闻。
“倒是难为他还惦记着朕。” 他微微一笑,吩咐内侍:“按盛卿附上的法子,让御膳房做了来尝尝。”
当晚,一碗清澈鲜香的海带汤便呈到了御前,赵祯细细品尝,那滑嫩的口感,独特的鲜味,确实与寻常蔬菜或海味有所不同,更带着一种质朴的清新。
他满意地点点头,对身旁的内侍赞道:“怀瑾有心了,此物味道甚佳,于民有益,他能发现并推广,是能吏,也是干吏。”
天子金口玉言,一句随口的夸奖,却比任何广告都有效力,很快,“官家盛赞福县海带”的消息便在汴京的权贵圈子和市井民间流传开来,引得众人好奇不已,都想尝尝这连官家都说好的“海底仙蔬”究竟是何滋味。
而这股风潮,最先敏锐捕捉到的,自然是宥阳的盛维。
他几乎在收到盛长梧信件和海带样品的同时,也听闻了汴京传来的风声,盛维是何等精明的商人,立刻意识到这其中巨大的商机。他
抚着那捆深褐色的干海带,如同抚着珍宝,感叹道:“长梧这孩子,真是有心了!有了官家这句话,这海带何愁销路?这是把一座金山送到了我盛家面前啊!”
他当机立断,并未急着在宥阳本地售卖,而是立刻组织最精干的商队,将第一批品质最好的干海带,火速运往需求最旺、消息最灵通,也是出价最高的汴京城。
果然不出所料,“御赐同款”、“官家点赞”的福县海带一在汴京市面上露面,立刻引起了抢购热潮,物以稀为贵,加之盛家商号刻意营造的“独家经销”、“限量供应”的氛围,海带价格水涨船高,却依然供不应求。
第一批货迅速销售一空,为盛家带来了极为丰厚的利润。
盛维看着账本上惊人的数字,心中对盛长梧的感激更是无以复加,这不仅是一笔巨大的财富,更是盛长梧对家族深厚情谊的体现。
(盛长梧:要想马儿跑得快,就要给马儿吃草,一直拿盛家的钱财不回报一点,后面盛家觉得他只拿钱不办事,不给他钱就不好办了。)
“长梧,伯父真是没白疼你……”盛维望着南方福县的方向,喃喃自语,脸上满是欣慰与自豪的笑容。
————————————————
汴京皇城内的气氛已从年节的松弛转为日常的严谨,中书门下省的官员们埋首于堆积如山的案牍之中,开始逐一审阅来自全国各州县岁末年初呈报的奏章,这些文书,承载着一方父母官的政绩与诉求,也决定着他们未来的仕途走向。
大多数奏章无非是报喜不报忧的常谈,或是请求减免赋税的陈词,很快便被归入“表现平平”之列,无需上达天听,然而,当一份来自岭南路福县的奏章被展开时,审阅的官员不禁坐直了身子。
奏章以盛长梧的笔迹为主,条理清晰地禀明了福县粮食一年三熟之盛况,详述了为防“谷贱伤农”而赊购粮食、远销陇右的巧妙举措,并附上了肥料、除虫剂的详尽制作之法与田间记录。
更有县丞张黎、主簿王茂等人的附奏,细数盛长梧身先士卒、亲力亲为之风,以及其母林氏慈恤百姓的德行,盐场的奏报则印证了雪花盐量产的成功。
字里行间,没有浮夸的辞藻,只有扎实的数据、可行的方略和看得见的成效。这份沉甸甸的奏章,在众多平庸的汇报中,宛如一颗明珠。
“务实、干练、有担当,更难得的是心怀百姓,智谋深远。”主审官员抚须赞叹,毫不犹豫地将这份奏章归入优等,径直呈递至官家赵祯的御案。
垂拱殿内,赵祯仔细阅毕,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他本就喜爱盛长梧,年前那别有风味的海带,更是增添了几分好感,如今见此扎实政绩,更是龙心大悦。
“好!盛卿果然未负朕望!”赵祯朗声道,“一县之地,被他治理得风生水起,农、盐、渔皆有建树,更难得是这份处处为民着想的仁心。传朕旨意,福县县令盛长梧以下,县丞张黎、主簿王茂、县尉赵刚等一应有功官吏,皆擢升一级,以示嘉奖!”
殿内官员皆称陛下圣明。
赏完下属,接下来便是对主官盛长梧的安排,赵祯看向枢密院与吏部官员,问道:“盛卿立此大功,按制,当如何升迁?”
一位官员出列回禀:“启奏陛下,盛大人之功,革新农业、充盈府库、惠泽两地,其绩足以越级晋升,提两级亦不为过。”
赵祯微微颔首,他心中亦有此意,但他忽然想起盛长梧在那封私信末尾,似乎不经意间提及的一句:他想继续留在岭南。
赵祯略一沉吟,心中已有了决断。
他抬眼看向众臣,缓声道:“盛卿熟悉岭南民情,政绩斐然,正是大用之时,朕看,泉州乃东南巨邑,海贸繁盛,位置紧要,刺史一职正好出缺。让盛长梧去任泉州刺史,诸位爱卿以为如何?”
殿下官员相互对视,迅速在心中权衡,泉州是上州,刺史乃从五品的职位,盛长梧以正七品县令直接升任,虽是越级,但其功绩确实足以服众,且符合皇帝“提两级”的暗示。。
于是,众臣齐声应和:“陛下圣明!盛大人才干卓越,出任泉州刺史,正合规矩,人地相宜!”
赵祯闻言,脸上笑容更盛,执起朱笔,在任命诏书上轻轻一勾:“那就这样定了。拟旨,着福县县令盛长梧,晋升为泉州刺史,即日赴任!”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女穿男之墨兰科举路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