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长梧对范忠的尊敬,并非刻意表现,却在荆州新任的官员圈子中迅速传开,众人眼见这位年轻位高、圣眷正隆的钦差大人,竟对一位六品通判执弟子礼甚恭,私下议论起来,无不感叹。
“盛少卿当真乃君子之风,位高而不忘本,难得啊!”
“听闻范通判早年曾在盛家族学执教,对少卿有启蒙之恩。”
“尊师重道,可见其品性,与这般上官共事,心里踏实。”
这些议论背后,带着几分钦佩,也带着几分审慎,他们意识到,这位上官不仅能力卓绝,更重情义。与他相处,投机取巧或许不如踏实做事更能得其青眼,无形中,盛长梧的行为给他们树立了一个标杆。
范忠感受到同僚目光中的微妙变化,心中更是感慨,他并未因此自傲,反而更加勤勉公务,将盛长梧的理念切实贯彻下去。尤其是在慈幼坊的重建上,他倾注了大量心血。
他亲自带人复核账目,追索被侵占的款项,同时派衙役深入街头巷尾、乃至周边乡村,仔细寻访真正无依无靠的孤儿和被遗弃的女婴。
他严格按照盛长梧在泉州制定的章程,确保每一文钱都用在孩子身上,饮食、衣物、启蒙教育、疾病医治皆有定规,并定期张榜公示开支,接受百姓监督。
很快,原本形同虚设、只为应付考绩的荆州慈幼坊,终于传出了孩童朗朗的读书声和纯真的嬉笑声。
那些被收留的孩子,脸上渐渐有了血色和笑容,路过慈幼坊的百姓,看到这番景象,无不称赞范通判办实事,更感念力主此策、并委任得人的盛长梧。
“盛青天和范青天,是真为我们百姓着想啊!”这样的口碑,在荆州城内悄然流传。
盛长梧看到慈幼坊重新焕发生机,心中慰藉,他知道,一个好的政策,最终需要合适的人去执行。
范忠的清廉实干,正是确保“仁政”不被歪曲的关键,这也更坚定了他内心的想法:若要彻底改变这官场生态,必须要有更多如范忠这般,既有能力又有操守,且认同自己理念的官员占据要职。
他扶持范忠,既是报师恩,也是在进行一种人才和组织上的积累与尝试。
—————————————————
盛长梧在荆州大刀阔斧地进行灾后重建同时,秋闱也在紧锣密鼓地准备着。
盛府书斋内,顾廷烨眉宇间尽是踌躇满志,他对身旁一身月白长衫、气质温润的齐衡说道:“元若,此次秋闱,我们一同下场,必能高中!”
齐衡闻言,唇角泛起一抹清浅而坚定的笑意,点了点头:“嗯,定然会的。”他目光清澈,虽不像顾廷烨那般外露,但内心的期许与决心丝毫不弱。
他们二人能有此信心,除了自身勤学不辍外,还多亏了一位“贵人”的倾囊相授,此前,盛长柏将一份精心整理的手稿分享给了顾廷烨与齐衡。
那正是盛长梧当年留下的笔记与心得。
这并非普通的读书笔记,其中不仅有针对经义典籍的精辟注解、破题思路,更有盛长梧结合自身经历,对时政策论独到的见解与分析框架,条理清晰,这些对于备考的学子而言,无异于无价之宝。
顾廷烨与齐衡得到后,如获至宝,潜心研读,只觉以往许多晦涩难通之处茅塞顿开,对文章章法、时政要点的把握也更上层楼,两人心中对盛长柏充满了感激。
“长柏兄,此番情谊,廷烨铭记于心!”顾廷烨郑重拱手。
齐衡亦深深一揖:“多谢长柏兄,还请代我二人向长梧兄致谢。”
盛长柏温和还礼,心中自有盘算。
他很看好顾廷烨与齐衡的未来及其身后的势力,此举既是念在相识情谊,亦是一笔恰到好处的人情投资,将来若几人同朝为官,这份情谊便是一重无形的纽带。
时光飞逝,转眼距秋闱仅剩一月。按照科举制度,考生需回原籍地报名应试。三人就此暂别:
齐衡身为国公府嫡子,籍贯便在汴京,无需远行,可安心在府中做最后冲刺,盛长柏则需返回祖籍宥阳,顾廷烨情况稍复杂些,也需离开汴京,返回宁远侯府一系的籍地办理秋闱。
三人相约秋闱放榜后再聚,便各自收拾行装,踏上了归籍赴考之路。
宥阳码头,人声依旧鼎沸。一艘客船缓缓靠岸,早已等候在侧的盛家小厮眼尖,立刻认出了一身青衫、气质沉稳的盛长柏,连忙迎上前去,恭敬地行礼:“长柏公子,您可算到了!老爷吩咐小的在此等候多时了,车马都已备好,请随小的回府。”
盛长柏微微颔首,神色温和:“有劳了。”
他随着小厮登上马车,一路行至宥阳盛府,府门早已敞开,得到消息的盛维亲自站在门前相迎,脸上带着热情而不失分寸的笑容。
“长柏侄儿,一路辛苦了!”盛维上前,亲切地拍了拍盛长柏的肩膀,“房间早已收拾妥当,快进府歇歇脚。”
“多谢伯父安排,劳伯父费心了。”盛长柏躬身行礼,姿态谦逊有礼,丝毫不因自己是京城来的嫡系公子而倨傲。
盛维看着他这般气度,心中更是满意。他作为宥阳盛家的掌舵人,眼光毒辣,心思活络,他早已看出二房如今势头正盛,尤其是那盛长梧,简在帝心,前程不可限量。
但他深知“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的道理,对二房这位嫡长子盛长柏,同样寄予厚望。
“都是一家人,何须客气!”盛维笑着引他入内,“你父亲来信说了,让你安心在此备考,一应所需,府中都会安排妥当,绝无人打扰。”
进入府内,盛维的妻子李雪华也带着女眷出来相见,言语间满是关切。仆从们手脚麻利地将盛长柏的行李送入早已准备好的、宽敞洁净的客房,里面笔墨纸砚、书籍灯烛一应俱全,显然是用了心思的。
晚膳时分,盛维设了家宴为盛长柏接风,席间,并未过多谈论科举压力,只闲话些家常,询问些京中近况,气氛温馨融洽。盛维更是细心,席间嘱咐下人:“长柏侄儿要静心读书,日常饮食起居务必精心,不可怠慢。”
“伯父、伯母厚爱,长柏感激不尽。”盛长柏再次道谢。
对于盛维而言,热情接待盛长柏,是一笔稳赚不赔的生意。无论将来是盛长梧更进一步,还是盛长柏金榜题名,宥阳盛家都能凭借这份雪中送炭的情谊,与二房保持更紧密的联系,为家族的未来再添一层保障。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女穿男之墨兰科举路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