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夜里,窗外月色如水,四合院里静悄悄的,只偶尔传来几声蟋蟀的低鸣。
东厢房里,台灯散发着橘黄色的暖光,关文如刚洗漱完,正坐在梳妆台前有一下没一下地梳着长发。
这时主动说道,“对了,今天店里发生了点事儿。”
贺言之放下手中的书,“什么事?”
关文如:“最近店里,尤其是西单和前门那两家,接连发现少货,都是些小巧好拿的新款。”
听到这话,贺言之眉头立刻锁紧,身体坐直了些,“有人手脚不干净?查出来是谁了吗?”
关文如摇了摇头,“不像内部员工,菲菲核对过账和销售记录,应该是混在顾客里的人顺手牵羊了,现在城里返城的知青越来越多,工作机会少,我听说……有些胡同里不太平了。”
贺言之脸色沉了下来,“这事儿不能轻忽,明天我找一下街道和区公安局的同志,让他们近期多在你店铺附近巡逻盯着点,这股歪风必须刹住!”
他说着就要起身去拿电话,被关文如笑着按住了手,“你先别急,听我说完,店里基本的防范我已经安排了,加强巡查,贵重小件锁进柜台里,但这终究是治标不治本。”
她拉着丈夫的手,让他重新坐好,自己也挨着他坐在炕沿上,继续开口:
“我在想,光是防贼没用,得给那些走投无路的人一条能走得通的正路,所以,我有个新的计划…”
她将自己的“如意知青合作社”构想娓娓道来。
如何提供货源,如何让返城青年通过流动货担或夜市摊位自食其力,如何设定底价和退换机制,既帮助他们,也盘活库存,扩散品牌。
贺言之认真地听着,起初的愠怒渐渐被专注和思索取代。
待关文如说完,他凝视着妻子,深邃的眼眸里闪烁着毫不掩饰的赞赏与惊叹。
“文如,你这个想法真是太妙了!这不仅仅是做生意,这是在搭建一座桥,一座能把人从绝望岸边渡到希望岸边的桥!
因地制宜,授人以渔,还能形成规模效应……我敢说,上面那些头疼安置问题的人,都未必能想出这么周全又切实可行的办法!”
他的夸赞发自内心,带着对关文如智慧的由衷钦佩。
关文如被他夸得有些不好意思,微微低下头,嘴角却噙着温暖笑意,“这不是我应该做的吗?毕竟…也不是谁都有先知,我被上天优待,我自然要反哺。”
她能想到这些,并不全是她的脑子有多灵光。
她是一个重生之人,经历过一遍未来,知道时代会怎么发展,知道很多后来会发生的事情。
比如知青返城潮带来的就业压力,比如个体经济的蓬勃发展,比如哪些行业会崛起……她就像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提前看到了前面的路。
所以,她做的这些,开餐馆、办服装店、现在想搞这个合作社,与其说是她的本事,不如说是她借着这份‘先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量多做一点事情。
上天给了她一次重来的机会,她不想只用来让自己和家人过得更好。
她想……能不能也借着这点优势,拉一把那些被时代洪流冲得踉踉跄跄的人,哪怕只是让他们稍微站稳一点脚跟,看到一点前面的光。
贺言之伸出宽厚的手掌,轻轻抚上她的脸颊,拇指摩挲着她的眼角,片刻后微微用力,将她揽入怀中,声音在她耳边响起:
“你想做什么,就放手去做,你的前面,有你看得到的历史潮流;你的后面,有我,有咱们家,无论你做什么,我都支持你。”
关文如靠在他坚实温暖的胸膛上,脸上的笑意浓郁。
……
日子不知不觉步入1981年。
两个月的时间,关文如等人雷厉风行。
如意知青合作社已经运行的不错,关文如租了个仓库,这里成了货源调配、登记管理的中心。
仓库外的小院里,此刻正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几十个穿着朴素但收拾得干干净净的返城青年,正排着队,凭街道开具的证明,从段菲菲和另外两名工作人员那里登记、缴纳少量保证金,然后兴高采烈地领取一个统一的、印着“如意服饰”字样的帆布货担,或者办理夜市摊位的许可凭证。
货担里,是分装好的各式丝巾、发夹、袜子、手帕以及一些款式相对简单但颜色鲜亮的t恤。
关文如穿着利落的卡其色风衣,正在院子里查看情况,不时和相熟的人点头打招呼。
一个扎着两根麻花辫,脸色因为激动而泛红的年轻姑娘,领到自己的货担后,没有立刻离开,而是快步走到关文如面前,朝着她就是一个九十度的鞠躬。
关文如吓了一跳,还没说什么,就听这姑娘声音哽咽开口,“关老板!谢谢您!真的太谢谢您了!我回城小半年了,天天在家吃闲饭,我爸妈愁,我自己也…也觉得没脸,有了这个货担,我…我就能自己挣饭吃了!”
关文如瞬间了然,她连忙扶住这姑娘,温和地拍拍她的肩膀,“快别这样,同志,能靠自己双手吃饭,是你自己有勇气,肯干,好好干,把货卖出去,就是对自己最好的报答。”
姑娘用力点头,抹着眼泪,宝贝似的抱着货担走了。
这时,一个约莫三十岁左右,面容沧桑但眼神坚毅的男人也走了过来,他领到的是一个夜市摊位的凭证。
“关老板,我是顶替我父亲班回来的,可厂里岗位满了,一直在等,家里孩子小,老人身体也不好,等米下锅啊…您这合作社,真是雪中送炭!我保证,一定遵守规矩,绝不给您脸上抹黑!”
关文如看着他,也笑了笑,“大哥,别客气,夜市人流量大,只要肯吆喝,服务好,生意差不了,遇到什么难处,或者对货品有什么想法,随时可以来这边反映。”
男人重重地“哎”了一声,眼眶也有些发红,攥着那张薄薄的凭证,像是攥住了全家的希望。
类似的情景不断发生。
每一个领到货担或摊位的人,几乎都会向关文如投来感激的目光,有的会过来道谢,有的不善言辞,只是深深地看她一眼。
看着这一张张重新焕发出生机与希望的脸庞,关文如心里也暖融融的。
她站到仓库门口的一个小台阶上,清了清嗓子,声音清亮地对院子里等待的和正准备出发的年轻人们说道:
“同志们!大家领到了货担,就是拿到了一个机会!一个靠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堂堂正正吃饭、过好日子的机会!”
人群安静下来,所有人都看着她。
关文如:“我知道,大家刚回城,有很多困难,有很多不适应。但是,我们要相信,国家越来越好了!政策也越来越活了!你们看,现在允许我们个体经营,允许我们搞活经济,这就是最大的希望!”
她目光扫过众人,语气充满了鼓舞的力量,“眼前的困难是暂时的!只要咱们自己不放弃,肯吃苦,肯动脑筋,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走,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大家都有奔头!”
“对!有关老板带着我们,有奔头!”人群里,不知谁激动地喊了一声。
“谢谢关经理!”
“我们一定好好干!”
应和声此起彼伏,一张张年轻的脸上,充满了久违的干劲和对未来的憧憬。
关文如笑着朝大家挥挥手,“好了,都别聚着了,赶紧出发吧!早一点出摊,早一点开张!”
青年们纷纷笑着答应,背上货担,或拿着凭证,满怀信心地四散而去,像一颗颗希望的种子,撒向京城的大街小巷。
段菲菲忙完手里的登记,走到关文如身边,看着散去的人群,感慨道,“文如,你看他们,跟两个月前那种迷茫的样子,完全不一样了。”
关文如点点头,“是啊,人活着,不就是靠个盼头嘛。”
仓库不远处的轿车里,正等着关文如的贺言之冷峻的嘴角微微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弧度,目光始终落在关文如身上。
他的妻子,正在用她自己的方式,抚慰着这个时代的一些伤痕,点亮着许多人的前行之路。
她或许不知道,这样的她有多迷人,有多让人移不开眼。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资本家小姐随军孕三胎惊艳家属院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