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泰三年,夏。大沽口。
一支由五十艘主力战舰和超过百艘补给船、工兵船组成的庞大舰队,如同蛰伏的巨兽,铺满了整个港湾。
旗舰“定远号”的甲板上,新晋靖海提督罗通身披重甲,手按天子剑,腰杆挺得笔直。海风吹动他身后的大红披风,猎猎作响,威风凛凛。
朱祁钰亲临码头,为舰队送行。
他没有发表长篇大论的演说,只是站在高台之上,目光扫过下方那一张张年轻而坚毅的脸。
“将士们!”
他的声音,通过一个简易的铁皮喇叭,传遍了整个舰队。
“此去南洋,朕不跟你们谈什么复仇。朕只跟你们谈两件事。”
“开疆!拓土!”
“朕要你们用手里的刀,船上的炮,去为我大明,开辟出一个全新的世界!去告诉那些蛮夷,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大明之土!”
“扬我国威!”
简短而有力的话语,瞬间点燃了所有士兵的热血。
“开疆拓土!扬我国威!”
“万岁!万岁!万万岁!”
震天的呼喊声中,庞大的舰队依次起航。这一次,没有了之前皇家商队那种喜庆的商业气息,取而代之的,是肃杀的、冰冷的军威。
航行的日子是漫长而枯燥的。
罗通虽然依旧不习水性,吐得七荤八素,但他严格遵循着皇帝的教诲,将自己当成一个后勤大总管。
他严格治军,每日与最底层的士兵一同用饭,亲自检查淡水和食物的配给。一有空闲,便召集所有将领,围在一起,学习陛下亲赐的《海战辑要》与《南洋风物志》。
前者讲解战术,后者介绍风土人情。
途中,舰队遭遇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巨大风暴。
巨浪滔天,仿佛要将整个舰队吞噬。许多老水手都吓得面无人色,以为末日降临。
罗通却顶着狂风,将自己绑在桅杆上,声嘶力竭地指挥着。他不懂如何操帆,但他懂得如何稳定军心,如何调度船只,将损失降到最低。
风暴过后,舰队虽有损伤,但主力尚存。
经此一役,那些原本对他这个“旱鸭子”心怀不满的水师宿将们,也开始对他生出几分敬佩。他们发现,这位提督虽然不懂海,但却懂打仗,更懂人心。
数月之后,这支承载着大明怒火与希望的舰队,终于抵达了龙牙门附近的海域。
放眼望去,此地一片荒凉,只有一个名为“淡马锡”的小部落,在这片土地上艰难求生。
“提督!”副将兴奋地请战,“此地不堪一击,末将愿率领先锋营,一个时辰内,便可将此地拿下!”
直接登陆,武力占据,这是所有将领心中最直接的想法。
罗通却没有立刻下令。
他回到船舱,屏退左右,恭敬地从一个锦盒中,取出了陛下在出发前交给他的第一个锦囊。
他缓缓打开。
锦囊的绢帛上,只有八个字。
“先礼后兵,宗主之名。”
罗通看着这八个字,先是一愣,随即恍然大悟,脸上露出了对陛下的无限钦佩。
高明!实在是太高明了!
他立刻传下命令:“舰队主力,于外海待命,不得妄动!传令,备三艘战舰,一艘商船,随本提督前往淡马锡!”
商船上,装满了陛下早就备好的“礼物”——丝绸、铁锅、食盐和粮食。
罗通派出的使者,很快就见到了淡马锡部落的首领。
使者彬彬有礼,绝口不提占地之事,只是恭敬地递上国书,宣读道:“大明天子,乃尔等之宗主。闻此地常年遭受邻邦侵扰,百姓困苦,特派天兵前来保护。此为天子赐予尔等的礼物,以示抚慰。”
部落首领看着一箱箱从船上运下来的,他见都没见过的精美丝绸,还有那些比金子还珍贵的铁器和粮食,整个人都惊呆了。
他们确实常年受到北面柔佛苏丹国的欺压,每年都要上缴大量的供奉,日子过得苦不堪言。
对于大明这个传说中的“天朝上国”突然宣称是自己的“宗主国”,还要派兵来“保护”自己,他没有丝毫怀疑,只觉得是天上掉下了馅饼。
“快!快请天朝上国的将军上岸!”
首领热情地邀请罗通赴宴,并对大明军队在岸边“临时驻扎”的要求,满口答应。
罗通就以“保护”为名,顺理成章地,将第一批工兵营和大量的建筑物资,堂而皇之地运上了岸。
在首领为他举办的宴会上,罗通一边与对方推杯换盏,一边不动声色地,将周边所有势力的分布、兵力、地形以及他们与柔佛苏丹国的矛盾,打探得一清二楚。
夜色降临。
淡马锡的岸边,大明士兵已经扎下了连绵的营寨,无数篝火亮起,如同天上的繁星落入了凡间。
罗通站在“定远号”的船头,望着这片陌生的土地。
海风吹拂着他的脸颊,带着一丝南洋特有的湿热。
他知道,万里长征,才刚刚迈出第一步。一个属于大明的战争机器,将从这里开始,缓缓转动起来。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大明逆子:从土木堡开始挽天倾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