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深时的风裹着湿冷,卷着太行山坳里的药味、哭声,还有巫医铜铃的碎响,撞进李家庄园的寨门。
李昊站在了望塔上,望着山脚下蜷缩的村庄——王家庄的祠堂前搭着草棚,躺满了上吐下泻的村民,几个巫医用桃枝蘸着“符水”往病人嘴里灌,家属们哭着磕头,可草棚里的呻吟越来越弱。张阿牛骑马回来时,裤脚沾着泥:“公子,王家庄的时疫传到邻村了,流民抱着孩子往咱们这儿跑,说……说巫医用香灰治病,反而死了三个娃。”
傍晚时分,第一批流民涌进庄园——十个村民抬着一个五岁的小丫头,孩子脸烧得通红,嘴唇干裂得渗血,母亲抱着她直哭:“巫医说要给她扎‘鬼针’,可扎完更烧了……”
李昊接过孩子时,指尖碰到她滚烫的额头,心里一沉。这是典型的急性肠胃炎合并脱水,放在现代医院,补液盐和抗生素就能缓过来,可在这儿,巫医的“驱邪”只会加速恶化。
“去库房取【抗生素胶囊】【口服补液盐】,再拿消毒酒精和纱布。”他对身边的护卫吩咐,转头看向陈默,“把《常见病症诊疗手册》找出来,今晚就跟医馆的人讲——这病不是‘鬼缠身’,是吃坏了东西,或者喝了脏水。”
陈默皱着眉翻看医书,纸页泛着旧旧的黄:“公子,这书上说‘肠胃炎多由细菌感染’,可村民不信‘看不见的虫子’……”
“那就用事实让他们信。”李昊转身走向闲置的祠堂,“今晚就把这儿改成医馆。”
祠堂的牌位被暂时移到偏殿,正厅挂起一副新对联:“医者不叩门,健康需自守”。李昊让人搬来两张长桌,左边摆上系统兑换的玻璃药瓶——抗生素胶囊装在棕色瓶里,补液盐是白色粉末,消毒酒精装在带龙头的铁盒里;右边堆着草药筐,是村里懂草药的王阿公刚送来的:“这艾草能退烧,马齿苋能止血,我给标上了。”
陈默站在桌前,拿着《基础解剖图》给围过来的护卫和村民讲:“人肚子里有‘细菌’,比蚂蚁还小,吃脏东西就会繁殖,让人拉肚子、发烧。要治病,得用‘抗生素’杀死它们,再用‘补液盐’补身子里的水。”
“那……那洗手管用不?”王阿婆攥着自己的围裙角问。
“管用!”陈默拿起消毒酒精的瓶子,“饭前便后洗手,能把‘虫子’冲掉;伤口碰了脏东西,用酒精擦,能不让‘虫子’钻进去。”
人群里有人嗤笑:“洗手就能治病?我活了六十岁都没听说过。”
李昊没说话,他拿起一块干净的白布,蘸着酒精擦了擦自己的手,然后走到刚抬进来的伤兵跟前——那伤兵是巡逻时被流矢擦伤了胳膊,之前没处理,伤口已经开始红肿。李昊用酒精棉擦了擦伤口,又涂上碘伏:“要是再晚点,这胳膊就得烂掉。”
伤兵疼得抽了口气,却盯着自己的胳膊:“这……这比巫医的香灰管用。”
深夜,医馆的煤油灯还亮着。
小丫头的母亲跪在李昊面前,眼泪砸在地板上:“公子,求你救救俺闺女……”
李昊接过孩子,摸了摸她的脉搏——心跳得很快,脱水已经很严重。他转身对护士说:“静脉推注葡萄糖,再喂口服补液盐。”
小丫头烧得迷迷糊糊,却本能地抓住李昊的袖子。李昊轻轻拍着她的背,对旁边的陈默说:“等她醒了,让她妈给她洗手,每天三次。”
凌晨时分,小丫头的烧退了。她揉着眼睛坐起来,盯着床头的糖水罐:“娘,我想喝水。”
母亲端来温水,用干净的勺子喂她。旁边的村民挤在门口,看着小丫头喝下水,有人小声说:“这药……真管用。”
第二天清晨,小丫头的母亲抱着孩子来谢恩,手里攥着一块肥皂——那是李昊让护士送的“洗手皂”。她对周围的村民说:“俺闺女喝了药,又用这肥皂洗手,现在能吃饭了!昨天巫医还说她活不过今儿……”
人群里响起窃窃私语,有人凑过来问:“俺家娃也拉肚子,能给点肥皂不?”
接下来的几天,医馆的门槛快被踏破了。
王二牛扛着锄头进来,胳膊上划了道深口子:“李公子,俺这手……用你那酒精擦擦行不?”李昊笑着递过酒精棉:“擦完再涂碘伏,别碰脏东西。”
张婶抱着发烧的小孙子,手里攥着一把艾草:“俺用这艾草煮了水,擦了身子,可娃还是烧……”陈默接过艾草,跟她说:“艾草能退烧,但得配着补液盐。娃拉肚子,得补点水,不然会脱水。”他从药瓶里倒出一点补液盐,冲成淡盐水:“每次喂半勺,一天四次。”
傍晚,李昊坐在医馆的门槛上,看着院子里的村民——有人在洗伤口,有人在给孩子喂补液盐,还有几个老人在记《乡野药谱》:“艾草退烧,马齿苋止血,金银花败火……”
陈默拿着病历本走过来,笔尖停在最后一行:“今日治疫民十八人,其中十五人因‘洗手’‘补液’未染病。”
李昊望着远处的炊烟,轻声说:“我们不是救了多少人,是教他们学会了‘不生病’。”
陈默笑了:“以前觉得‘启蒙’是教他们认字,现在才懂,是教他们‘保护自己’。”
深夜,医馆的烟筒里飘出消毒酒精的味道,混着王阿公晒的艾草香。
小丫头的母亲抱着孩子站在医馆门口,往火盆里扔了块香——不是巫医的“驱邪香”,是普通的线香。她对着烟筒拜了拜:“谢谢李公子,谢谢陈先生……”
李昊站在寨墙上,看着医馆的灯光,听着里面的笑声。他知道,这一场疫病,不是终点,是起点——
“李家庄园”的人,终于学会了用自己的手,守护自己的命。
而那些飘在风里的药香、酒精味、肥皂香,是启蒙的种子,正在这片土地上,慢慢发芽。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穿越明末:从煤山遗恨到寰宇一统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