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中旬,清军运粮队再次出动。
这次是八旗精锐护送,三百辆大车,五百名押运兵,还有二十门小炮。李昊站在地图前,手指划过路线:“周大刀带黑风营守鹰嘴崖,截其后路;吴鹰率骑兵营绕到侧翼,袭其辎重;赵秀才的炮兵营在正面山头,压制清军火力;张老三带步兵营正面推进,工兵营随后修工事,后勤营保障补给。”
“明白!”五位营主官齐声应道。
三日后,捷报传来——清军运粮队被全歼,三百辆大车粮食尽数缴获,清军伤亡过半,连押运参领都被周大刀砍了脑袋。
李昊展开捷报,嘴角扬起。张老三凑过来:“这仗打得漂亮!步骑炮协同,工兵保障,后勤跟上——咱这台机器,转起来了!”
周大刀扛着缴获的清军大刀:“狗娘养的,这下知道咱靖南营的厉害了!”
当晚,李昊在帅帐写下第一封捷报:“五千靖南营,首战告捷!非为邀功,为告天下——反清者,非独草莽,更有正规之师,护民之军!”
捷报传到山下村庄,百姓们挑着鸡蛋、小米、布鞋涌上山来。
王二嫂抱着个襁褓:“这是俺家娃的虎头鞋,给咱靖南营的小兄弟穿!”
老秀才捧着卷书:“这是我写的《反清论》,给李统领参详!”
猎户送来两张兽皮:“给炮营的兄弟做皮褥子,夜里值岗不冷!”
李昊站在营门口,望着黑压压的人群,眼眶发热。狗剩挤进来,举着个糖人:“李叔叔!这是我娘做的,给你吃!”
“乖。”李昊接过糖人,又摸了摸他的头,“告诉乡亲们,咱靖南营的兵,绝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张老三感慨:“从前咱躲在山里,百姓偷偷送粮;如今咱成了正规军,百姓大大方方来馈赠——这就是底气!”
周大刀点头:“咱得对得起这份信任——往后打仗,更要护着老百姓!”
冬至那天,靖南营举行了成军大典。
五千士兵穿着新发的冬装,青布衫外罩着棉坎肩,燧发枪擦得锃亮。李昊站在点将台上,身后是五位营主官,以及飘扬的青旗、红旗。
“弟兄们!”他的声音在山谷回荡,“五千个日子前,我们还是散兵游勇;今天,我们成了五千人的大军!”
“五千人的大军!”
“五千人的大军!”
“我们从血里爬出来,从枪林弹雨里闯出来,不是为了称王称霸,是为了让这片土地,不再有流离失所的百姓,不再有烧杀抢掠的清军!”
“我李昊,在此立誓——”他拔出指挥刀,指向苍穹,“与靖南营同生共死,护百姓周全,驱清军出关!若违此誓,天人共戮!”
“与靖南营同生共死!”
“护百姓周全!”
“驱清军出关!”
五千人的誓言,震得雪山落雪,山谷回响。李昊望着台下沸腾的面孔,知道——这支军队,不再是五百人、一千人、三千人,而是五千颗心,拧成的一股绳。
从此,太行山上,有了一支让清军闻风丧胆的军队——靖南营。
从此,天下百姓,有了一支真正为他们而战的军队——靖南营。
从此,五千人的旗帜,将在反清的战场上,猎猎飞扬。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穿越明末:从煤山遗恨到寰宇一统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