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逸看着眼前写满诗词的纸张,眉头紧锁。无论他如何努力,总觉得写出的诗词缺少了些神韵。夜已深,窗外万籁俱寂,可他的内心却如翻江倒海一般。殷佳璐看着辰逸疲惫又焦虑的样子,暗暗下定决心,明日一定要为他找到解决办法。
第二日清晨,阳光透过窗户的缝隙,洒在辰逸书房那堆积如山的书籍上。辰逸早早便已坐在书桌前,继续昨日未竟的苦读。他的双眼布满血丝,却透着一股坚毅。科举考试的日子一天天临近,每过去一刻,他心中的紧迫感便加重一分。
殷佳璐轻手轻脚地走进书房,将准备好的早餐放在桌上,关切地说:“逸,先吃点东西吧,别累坏了身子。”辰逸抬起头,挤出一丝微笑,“多谢佳璐,我不饿,等我把这篇文章写完。”殷佳璐无奈地摇了摇头,轻声劝道:“你这样日夜苦读,身体会吃不消的,适当休息才能更有效率。”辰逸这才放下手中的笔,端起粥碗,快速地喝了几口。
吃完早餐,辰逸又一头扎进书堆里。他时而诵读经典诗词,试图从古人的智慧中汲取灵感;时而奋笔疾书,写下自己对诗词的新感悟。然而,那些诗词写出来后,他反复琢磨,却总觉得差了些火候。
殷佳璐在一旁看着心急如焚,她深知诗词在科举考试中的重要性。思索片刻后,她决定出门拜访各方文人雅士,为辰逸寻找突破的方法。
殷佳璐先来到了墨香阁,找到了周掌柜。周掌柜平日里见多识广,或许能有好的建议。殷佳璐向周掌柜说明了来意,周掌柜捋了捋胡须,沉思片刻后说:“诗词之道,重在感悟生活,融入真情实感。辰公子或许是因为备考压力太大,忽略了这一点。不妨让他暂时放下书本,去市井中走走,感受人间烟火,说不定能有所启发。”
殷佳璐觉得周掌柜的话有几分道理,谢过周掌柜后,又马不停蹄地赶往崇文馆。陈夫子见到殷佳璐前来,热情地招呼她坐下。殷佳璐将辰逸的困境告知陈夫子,陈夫子微微皱眉,说道:“诗词创作,除了自身的才华,还需博采众长。辰公子可多与其他士子交流,参加诗词聚会,在思想的碰撞中,或许能找到新的思路。”
离开崇文馆后,殷佳璐又拜访了几位江南的文人雅士。他们纷纷给出自己的见解,有的建议辰逸学习不同流派的诗词风格,融会贯通;有的则认为辰逸应注重诗词的韵律之美,反复推敲平仄。
殷佳璐认真地将这些建议一一记下,傍晚时分,才匆匆赶回辰逸的住处。
此时的辰逸,仍在书房中苦苦思索。他看着桌上那一篇篇不满意的诗词,心中满是挫败感。就在他几乎要陷入绝望之时,殷佳璐推门而入。
“逸,我有办法了!”殷佳璐兴奋地说道。辰逸抬起头,眼中燃起一丝希望。殷佳璐将今日拜访众人所得的建议,详细地讲给辰逸听。辰逸一边听,一边陷入沉思。
听完殷佳璐的讲述,辰逸站起身来,在书房中来回踱步。他细细品味着众人的建议,心中渐渐有了想法。“佳璐,你说得对,我一直埋头苦读,忽略了生活中的感悟,也没有与他人进行足够的交流。”辰逸说道。
从那以后,辰逸按照众人的建议,开始调整自己的备考方式。他每天都会抽出一些时间,走出书房,去集市、茶楼等地方,观察百姓的生活,聆听他们的故事。他还参加了一些诗词聚会,与其他士子切磋交流。
在一次诗词聚会上,辰逸结识了一位来自边塞的诗人。这位诗人的诗词充满了豪迈奔放的气息,与辰逸以往所接触的风格截然不同。辰逸与他相谈甚欢,从他那里学到了许多关于边塞风光和将士情怀的描写手法。
回到家中,辰逸将这些新的感悟融入到自己的诗词创作中。他的笔下,渐渐流淌出充满生活气息和独特韵味的诗词。
日子一天天过去,科举考试的脚步越来越近。辰逸在殷佳璐的陪伴和帮助下,不断突破自己,诗词和文章的写作水平有了显着的提升。然而,在这紧张的备考氛围中,一丝隐忧始终萦绕在辰逸心头。科举考试即将来临,他能否在冲刺阶段达到最佳状态,顺利应对这场决定命运的大考?考试前还会不会出现什么意外情况干扰他呢?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重生少年破局夺魁,逆转宿命!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