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临,外界温度已经降到了零下三十度。寒风呼啸,卷起地上的冰晶,如同锋利的砂纸打磨着一切。平台上的公共火堆成了唯一的光源和热源,幸存们紧紧挤在一起,依靠着彼此的身体温度和那跳跃的火焰,对抗着仿佛能冻结灵魂的酷寒。
他们的晚餐,是每人小半碗混合着碎鱼肉的、稀薄的糊糊,以及一小块用贡献点兑换的压缩饼干。这就是他们能得到的,维系生命的最低保障。
而在顶层复式,铁书墨的餐厅里,却是另一番景象。
温暖的灯光下,电磁炉(连接着小世界能源)上的鸳鸯锅正“咕嘟咕嘟”地翻滚着。一边是乳白色、香气浓郁的大骨汤底,另一边是红油翻滚、辣椒与花椒浮沉、令人食欲大开的牛油麻辣汤底。
桌面上,摆满了琳琅满目的配菜:
手切极品羔羊肉卷成完美的玫瑰状,脂肪分布均匀如大理石花纹;
雪花肥牛薄如蝉翼,红白相间;
空运来的毛肚、黄喉、鸭肠 处理得干干净净,口感爽脆;
手打虾滑、爆浆牛肉丸、嫩滑的鸭血;
还有 蒿子秆、娃娃菜、金针菇、炸豆皮 等各式蔬菜……
蘸料更是丰富:麻酱、香油蒜泥、海鲜酱油、沙茶酱、腐乳汁、韭菜花……一应俱全。
铁书墨夹起一筷子的羔羊肉,在翻滚的骨汤里涮了三四下,待肉片变色蜷曲,便捞起,在浓郁的麻酱碟里一滚,送入口中。
羊肉的鲜嫩、脂肪的醇香、麻酱的浓滑在舌尖完美融合,带来无与伦比的满足感。
他又尝了一片在红油锅里七上八下烫好的毛肚,那爽脆弹牙的口感和麻辣鲜香的刺激,让人额头微微冒汗,大呼过瘾。
再喝上一口冰镇的 青岛啤酒,冲刷掉口中的油腻,只觉得通体舒坦,仿佛外面的极寒世界与自己毫无关系。
他一边享受着这顿极致奢华的 末世火锅,一边通过监控,看着平台下那些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分食着可怜糊糊的幸存者。
一种强烈的、掌控一切的优越感油然而生。
他并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对。末世,本就是如此。他凭借自己的先知、资源和力量,获得了享受的资格。而那些幸存者,能活下来,并且在他的规则下获得一线生机,已经是他的“恩赐”。
“朱门火锅臭,路有冻死骨……”他低声吟了一句,随即自嘲地笑了笑,“不对,我的火锅可是香得很。”
他涮着一片肥牛,思绪却飘得更远。
生存基地、各种教廷、自由团体……这冰封的世界下,暗流涌动。他满足于目前这个小小的王国,但并不意味着他会永远偏安一隅。
等到极寒过去,极昼来临,这个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共济会那些老东西,洛克菲勒家族……他们是否还活着?又在谋划着什么?
他的复仇,他的野心,绝不会被这冰层永远封冻。
“慢慢来,不着急。”他对自己说,“先享受完这顿火锅,把肚子填饱,把实力提升上去。”
“这个世界,终将在我脚下颤抖。”
他夹起一颗爆浆牛肉丸,小心地咬开,感受着滚烫的芝士内馅在口中爆开的浓郁滋味,露出了满足而又深不可测的笑容。
窗内,火锅沸腾,温暖如春。
窗外,冰封万里,死寂无声。
而铁书墨,就在这极致的光暗与冷暖之间,规划着他的未来。
极寒持续,冰层加厚,温度长期徘徊在零下三十度左右。平台上的生活如同在刀尖上跳舞,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挑战。取水、取暖、食物,这三座大山压得幸存者们喘不过气。
“冰钓组”在老王头的带领下,艰难地维持着运转。但冰下捕鱼效率低下,且极其消耗体力和热量。收获往往不尽如人意,只能勉强补充一点蛋白质,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粮食危机。与生存基地的交易也并非长久之计,对方索要的渔获和“净水”比例苛刻,铁书墨不愿过度暴露自己的底牌。
必须找到新的、稳定的食物来源。
铁书墨将目光投向了冰封的城市深处。那些被淹没又冻结的建筑物里,或许还残留着末世前未被洪水完全破坏的物资,比如密封良好的罐头、干货,或者……更重要的,御寒的衣物和被褥。而且,冰原之上,可能还存在适应了严寒的变异生物,它们的血肉,或许蕴含能量。
他决定组建一支“冰原狩猎队”。
人选是现成的。以阿猫为核心,加上那五个经过初步训练、表现相对沉稳的“治安队员”。装备方面,铁书墨提供了一些基本的保障:加厚的御寒衣物(从小世界库存里找出的普通货色,但远超平台幸存者身上的破烂)、结实的绳索、改进的冰镩和武器(主要是钢筋长矛和几把从“浩南哥”那里缴获的砍刀),以及每人每天额外增加的半块压缩饼干作为“行动津贴”。
出发前,铁书墨站在平台上,看着这支六人小队。阿猫全身血狼卫甲,煞气凛然。另外五人虽然穿着臃肿,冻得鼻头发红,但眼神中却带着一丝被选中的兴奋和即将面对未知的紧张。
“你们的任务:探索周边五公里范围内的冰封建筑,搜寻一切可用物资,留意冰原上活动的生物。”铁书墨的声音在寒风中清晰传来,“记住三点:第一,安全第一,听从阿猫指挥;第二,遇到其他幸存者团体,尽量避免冲突,但若被攻击,格杀勿论;第三,所有收获,统一上交,按价值兑换贡献点。”
他没有说太多鼓舞士气的话,实际的利益(行动津贴和贡献点)就是最好的动力。
“出发!”
狩猎队在阿猫的带领下,踩着特制的防滑鞋钉,拖着几个空雪橇拖斗,缓缓消失在被冰雪覆盖的、曾经是街道的冰原尽头。
平台上剩下的幸存者,目送着他们离开,眼神复杂。有担忧,有羡慕,也有一种莫名的期待。狩猎队的成败,关系到他们每个人能否获得更多的食物和物资。
铁书墨回到温暖的室内,通过无人机远远地跟随着狩猎队的踪迹。他并不担心阿猫的安全,血狼卫甲和下品法器的实力,足以应对一般危险。他更想看看,这些人在脱离他直接视线、面对真正危机时,会有什么样的表现。
这是一种筛选和锤炼。他需要的是能在恶劣环境下生存和战斗的“狼”,而不是只会围着火堆瑟瑟发抖的“羊”。
第一天狩猎队归来时,已是傍晚。他们带回来的收获不算丰硕,主要是一些从半淹没的便利店和居民楼里找到的、未被水完全泡坏的袋装零食、几瓶烈酒、一些锈迹斑斑的工具,以及几条冻硬的、似乎是老鼠的变异生物,体型比末世前大了不少。
但重要的是,他们带回了信息:周边区域确实有其他幸存者活动的痕迹,但似乎都是小股势力,互相警惕,并未发生接触。冰原上偶尔能看到一些奇怪的足迹,不属于已知动物。
铁书墨按照约定,给予了相应的贡献点奖励。那五个队员虽然疲惫,但拿到奖励时,脸上都露出了满足的神色。
这种“高风险高回报”的模式,开始像磁石一样,吸引着平台上那些还有胆气和体力的人。很快,更多的人表示愿意加入下一次的狩猎行动。
铁书墨看着这种变化,心中了然。
“头羊效应……”他低声自语,“只要让一部分人通过冒险获得好处,其他人自然会效仿。”
他并不介意手下的人变得更有攻击性和冒险精神。在末世,温顺的绵羊活不长。他需要的是能为他开疆拓土、搜寻资源的爪牙。只要牢牢控制住资源的最终分配权,他就不怕这些“爪牙”反噬。
他的“水族箱”,正在悄然转变为“狩猎场”。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末世:开局亿万,我只想当个老六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