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第五节
一九六八年深秋的梧桐叶刚落尽,学校礼堂的高音喇叭就开始循环播放《大海航行靠舵手》。我们每天清晨在操场排成方阵,跟着领舞的红卫兵小将做托塔顶天立地式——右手举着红宝书过头,左手叉腰,腰板挺得比水泥电线杆还直。我的蓝布书包里,毛主席语录和算术本并排躺着,边角都被翻得毛了边 。
全体向伟大领袖表忠心!体育老师的哨声刺破晨雾,几百双手同时挥舞红宝书,哗啦啦的翻页声像春蚕食叶。我盯着前排女生辫子上的红头绳,突然想起外公帮我托人买的红色运动衫,外公说我穿着真帅气。
自从上个月他咳血住进东厢里屋,我再没敢在人前哼歌。
那天中午跳完忠字舞,班主任抱着一沓油印试卷进来:今天考《三大纪律八项注意》,默写歌词第三段。教室里响起此起彼伏的铅笔尖划纸声,我写着不拿群众一针线,笔尖在纸上洇出小团阴影——就像外公床头那盏摇晃的煤油灯。
东栅大街的石板路在腊月前铺成了水泥路。往年春节前,外公总会背着竹篓带我去赶集,买蜜枣花生和炒瓜子。今年他瘦得脱了相,颧骨凸得像屋檐下的冰棱。除夕夜,外婆神秘兮兮地塞给我三根竹筷:你外公要是能抓着筷子站起来,开春就能硬朗。
我跪在冰凉的楼板上,双手攥着筷子的一头。外公的手指像晒干的丝瓜瓤,抓住了另一头,我站起来开使使劲拉,可外公却怎么都使不上劲。囡囡别怕。他喘着气冲我笑,眼角的皱纹里积着灰,外公耳朵背,你唱支《北京的金山上》听听?我喉咙发紧,只能小声哼出半句,就被外婆的哭声打断了。
正月三十凌晨,北风卷着雪粒子砸在窗纸上。外婆的哭号像把生锈的锯子,在寂静的夜里来回拉扯。我光着脚冲进西厢房,看见母亲正用竹片刮外公喉咙里的痰,暗红色的黏液顺着指缝往下滴。外公走了。母亲的声音像浸了水的棉絮,她胸前挂着的听诊器磕在床沿,发出钝响。
天还没亮透,我坐在外公床边守灵。他的脸陷在枕头里,像朵枯萎的白菊花。外婆临走前朝我比划手势:看好猫,别让它们跳上床。可我多希望那只三花猫真能跳上来——要是外公突然坐起来,说不定还能像从前那样,从棉袄兜里掏出一把糖果。
晨光从窗缝挤进来时,母亲踩着积雪去了公社邮电所。她的蓝布裤脚沾着泥,后脚跟的补丁磨得发白。我数着房梁上的蜘蛛网,听着灶间传来外婆擤鼻涕的声音,突然想起去年夏天,外公偷偷塞给我两角钱买冰棍,说别告诉你妈时的眨眼神情。
门轴吱呀作响,大姐探头进来,发辫上别着白纸花:公社革委会说......丧事要从简要火化。她的声音像被掐住的麻雀,电报已经发给外地的亲戚了,她说......话没说完就被小妹拽走了,留下满地晃动的阳光碎片。
我摸出藏在棉袄里的红宝书,扉页上外公教我写的永远忠于毛主席还清晰如新。窗外的水泥路上,透过园子的半墙看到几个戴红袖章的人正往对面墙上刷标语,白石灰浆溅在冬青丛上,像撒了把盐。
(感怀)
深秋桐叶落尘埃,忠字齐挥赤帜开。
语录随身霜夜冷,算术叠角病灯颓。
竹筷难扶枯骨起,哀歌犹绕旧床台。
霜晨电讯传哀讯,红袖标语映雪皑。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孤叶浮萍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