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精打细算的拳头
青霖市,“坚城实业”扩建后的一号总装厂房内,灯火通明。高大的穹顶下,新铺设的轨道 延伸向厂房深处。空气中 弥漫着 切割金属的辛辣气味、焊接灵能回路的臭氧味 以及 润滑油的厚重气息。一副副 粗具雏形的 “暴风”机甲骨架,正 在流水线上 缓慢而坚定地 移动着。
然而,与这热火朝天的生产景象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站在观察平台上的苏软软 和 周震 脸上 那 化不开的凝重。
“只有……二十台的预算吗?” 苏软软 的声音 有些发干,她 看着手中 刚刚由市政厅和防务委员会联合下达的 正式采购订单,上面 那个刺眼的数字,仿佛 带着千斤重量。
“嗯。” 周震 沉重地点了点头,目光 扫过下方 正在同时组装 的 寥寥数台机甲。“这已经是吴市长能为我们争取到的极限。市政仓库里最后那点战略储备贵金属和灵能晶体,几乎全部划拨过来了。后续的生产……要看东海行省那边,能否尽快结算上一批物资的款项,以及王朝的特别拨款能否到位。”
现实无比残酷。尽管苏软软带领团队对“暴风”的设计进行了大幅简化以降低成本,但核心的灵能护盾发生器、装甲复合层压工艺以及多管灵能突击枪的制造,依然耗费不菲。青霖市自身的财力在连番大战和百万难民的消耗下早已枯竭,东海行省的支援时断时续且常常大打折扣。这二十台“暴风”,与其说是第一批订单,不如说是倾尽全市之力挤出来的、证明这条技术路线可行的“样机”。
“我明白。” 苏软软 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 冷静下来。“二十台……至少能武装两个精锐突击小队。我们会调整生产计划,优先确保这二十台的品质,尤其是灵能护盾和武器的稳定性。同时,我会让研发组开始着手设计更廉价、更易于大规模生产的简化版,哪怕性能有所牺牲,也要先把数量提上来。” 她的思路 迅速转向了 如何在这种限制下 寻求突破,这 就是她的坚韧。
厂房一角,一台 即将完成总装的“暴风”原型机 正 进行最后的线路铺设。它 比图纸上的设计 显得 更加粗犷和务实,深灰色的装甲上 布满了 便于维护的快速拆卸板,肩部的 多管灵能突击枪 散发着 冷冽的幽光。虽然 少了几分 理想中的“完美”,但 每一寸钢铁 都透露出 为实战而生的 坚固与可靠。这 就是青霖市 在绝境中 能打造出的 最硬的拳头,尽管 这拳头,还需要时间 来证明自己。
与此同时,市长办公室内,吴选青 正 面对着一份 比作战地图 更让他 耗费心力的 文件——发往 大夏王朝枢密院 和 东海行省总督府 的 《关于青霖防务现状及恳请追加特别拨款的紧急陈情表》。
这份文书 的措辞,需要 极其精妙的拿捏。既要 充分说明青霖市面临的 极端困境 和 鬼物异常活跃带来的 巨大威胁,引起上级的 高度重视;又不能 过于夸大其词,以免 被政敌攻击为 “危言耸听、挟寇自重”。既要 强调青霖市 作为东南门户 的战略价值,为王朝 “屏藩” 的牺牲;又不能 流露出 “索要无度” 的意味,以免 引发枢密院和财政大臣们的 反感 。
吴选青 提笔 沉吟,字斟句酌:
“……自我市前沿观察哨所确认,冥川节点能量活跃度同比激增逾五成。鬼物活动模式发生显着变异,已由散乱游荡转为小队级战术协同,并由b级及以上高阶鬼物直接指挥驱策。近半月内,已接连发动两次颇具章法之试探性进攻,其强度、频率及战术针对性,均远超以往。种种迹象表明,节点深处恐有异变,大规模侵袭之势,已如箭在弦上……” —— 这是 陈述事实,用数据说话,突出事态的 紧急性与异常性。
“我市军民虽上下一心,凭血肉之躯屡挫敌锋,然长期鏖战,物资消耗甚巨。尤以灵能电池、特种合金、医疗药品为甚,库存已降至安全线以下。新研发之‘暴风’突击载具,虽经简化设计,然核心部件所耗珍稀材料,仍非我市凋敝之财政所能承担。首批仅得二十之数,相较于漫长防线,实属杯水车薪……” —— 这是 摆出困难,但 重点强调 是“为王朝守边”导致的消耗,并点出 已“自力更生”寻求解决方案(暴风机甲),只是 资源不足。
“青霖存亡,非仅一城之得失,更关乎东南半壁之安危,亦与北境战事息息相关。若此地有失,鬼物可长驱直入,窥视东海富庶之地,届时王朝将面临东西两线作战之窘境。故恳请枢密院、总督府体察下情,念我青霖百万军民浴血奋战之苦劳,速拨发特别防务经费及战略物资若干,尤以灵能核心、武器级合金锭、高效伤药为盼……” —— 这是 上升高度,将青霖市的存亡 与王朝整体战略绑定,点明 利害关系,并提出 具体而明确的请求 。
最后,吴选青 笔锋一转,语气 变得 更加凝重:“另,据我方精锐人员冒死深入侦查,于节点核心区域,发现疑似智慧个体活动迹象,其与鬼物协同共处,意图不明。此情况前所未有,恐预示鬼患之演变已生剧变,恳请朝廷速派精通此道之能臣干吏,前来勘验指授机宜……” —— 这 则是 投下了一枚 “重磅炸弹”,将楚歌发现的 “人鬼协作” 的惊人情报,以一种 相对含蓄但足以引起最高层震动的方式 汇报上去。这既是 如实反映情况,也是 一种 策略——用这种 极具冲击性的未知威胁,来 加重 申请拨款的 砝码。
文书 起草完毕,吴选青 仔细审阅数遍,确认 每一个用词 都 经过推敲,这才 盖上自己的 市长印鉴 和 防务委员会主席印章,命令机要秘书 以最高加密等级,即刻发往龙渊 和 东海。
接下来,便是漫长而煎熬的 等待。他知道,这份文书将会在龙渊城那些门禁森严的衙门里,经历怎样的公文旅行 和 唇枪舌剑的讨论。而他 能做的,除了等待,就是 利用一切 或明或暗的渠道,去 推动、促成 这件事。这场 没有硝烟的战争,其重要性,丝毫不亚于 城墙外的 任何一场厮杀。
当苏软软 在厂房内与预算和图纸 搏斗,吴选青 在办公室内与文书和权谋周旋时,楚歌 的“日常”,则 依旧在那片被死亡与诡异笼罩的鬼域边缘展开。
他没有 像往常一样 进行 高强度的猎杀或侦查,而是 选择了一处 距离节点约三十公里、相对隐蔽的 半塌信号塔 顶端,静静地 坐了下来。这里 位于鬼物常规巡逻区域的边缘,既能 清晰地感受到 节点方向 传来的 那种 令人窒息的压迫感,又 不易被 低阶鬼物 发现打扰。
他 闭上双眼,体内 “不朽神躯”的力量 如同 深沉的潮水,缓缓运转。他的感知 不再 主动地、有目的地 向外扩张扫描,而是 如同 融入了周围的环境,变得 极其 内敛而敏感。他 在 “听”。
听 风中传来的 能量流动的 细微差异。冥川节点 散发出的 灵能波动,如同 一个 巨大而病态的 心脏,持续不断地 搏动着。今天,这种搏动,在楚歌的感知中,似乎 比前几天 更加 有力,也更加……“有序”。那种 杂乱无章的 背景噪音 减少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 仿佛 蕴含着某种节奏和意图的 能量脉动。
他 也在 “嗅”。嗅 空气中 那 混杂着 腐朽、黑暗、以及 某种 难以言喻的 冰冷秩序 的 “气味”。鬼物 大规模集结、调动后 残留的 能量痕迹,如同 一道道 无形的车辙,印刻在 这片 被污染的土地上。通过这些痕迹,他 甚至能 大致推断出 过去一段时间内,有多少鬼物、何种等级、向哪个方向 运动过。
这种 近乎“冥想”的状态,是楚歌 锻炼自身感知、试图 更深入了解 鬼物 和 冥川节点 本质的 一种方式。战斗 能提升 力量的运用技巧,但 这种 极致的静,或许 能帮助他 触及 敌人更深层的秘密,比如……那个 在节点深处 若隐若现的 指挥者,以及 那些 神秘的人影。
突然,他的眉头微微一动。在他的感知边缘,约 西北方向 五十公里处,传来一阵 极其微弱、但 异常尖锐 的 空间涟漪。这种感觉……很像 之前 遭遇过的 那种 能够 短距离瞬移的 “幽魂刺客”,但 这次 的波动 更加 隐晦 和 短暂,仿佛 只是 一次 小心翼翼的 试探 或者……侦察。
楚歌 没有 立刻行动。他 依旧 保持着 静止,将 自身的 生命气息 和 能量波动 压抑到 最低点,如同 一块 真正的顽石。他 仔细地 捕捉着 那丝涟漪 的 后续变化。然而,波动 再也没有出现。
几分钟后,楚歌 缓缓睁开眼,望向 西北方向,目光 深邃。鬼物的活动,果然 越来越频繁,手段 也越来越 多样化。这种 远距离的 空间探测,意味着 对方 对青霖市方向的 兴趣 和 渗透欲,正在 持续增强。
他悄无声息地滑下信号塔,如同一道青烟,向着 青霖市的方向返回。他需要 将这次看似平淡无奇、却暗藏玄机的感知发现,尽快告知 吴选青和苏软软。任何微小的异常,在当下都可能是风暴来临前的蛛丝马迹。
城墙之上,夕阳 再次 将天空 染成 一片 病态的暗红。城内,工厂在 争分夺秒 地 锻造着 希望的锋刃;市政厅内,文书在 字斟句酌 地 争取着 生存的资源。而城外,无声的较量,从未停止。青霖市的每一天,都像是 在刀尖上 跳动的 舞蹈,紧张,疲惫,却 必须 全力以赴。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末世鬼气,我靠防御成神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