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麦提当所长的第五年,边境线迎来了一次严峻的考验——一伙境外恐怖分子,利用无人机携带爆炸物,试图袭击边境口岸的货运站。这是麦麦提第一次面对如此复杂的反恐任务,他拿着对讲机,手心全是汗。
“所长,恐怖分子的无人机在货运站上空盘旋,高度两百米,速度每秒十米,携带的爆炸物威力很大,一旦引爆,后果不堪设想。”民警阿力木的声音从对讲机里传来,带着紧张。
麦麦提深吸一口气,走到荣誉室,打开木盒,拿出陈峰的狙击笔记。他快速翻到关于“移动目标射击”的章节,里面写着:“打移动靶,不在于追着目标跑,而在于预判它的轨迹,让子弹等目标。心要静,手要稳,眼要准,三者合一,方能命中。”
他又翻到“非常规目标射击”那一页,陈峰用红笔写着:“对付无人机,不可用常规子弹,需打螺旋桨或电池,一击必中,不可犹豫。风速、海拔、空气湿度,皆需纳入计算,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麦麦提合上笔记,心里瞬间有了底。他拿起88狙,检查了一下子弹——是特制的穿甲弹,能击穿无人机的外壳。“阿力木,报一下风速和湿度。”
“风速每秒三米,东南风,空气湿度百分之六十。”
“收到。”麦麦提扛着88狙,跑到货运站附近的楼顶,趴在地上,架起枪。他调整呼吸,舌尖抵着上颚,将瞄准镜的十字线对准无人机的螺旋桨。
无人机还在盘旋,时不时调整高度,像是在寻找最佳引爆位置。麦麦提没有急着开枪,他盯着无人机的运动轨迹,在心里计算着提前量——就像陈峰笔记里写的,让子弹等目标。
终于,无人机朝着货运站的方向,平稳飞行了一秒钟。就是现在!麦麦提扣下了扳机。
“砰!”子弹呼啸而出,精准击中无人机的螺旋桨。无人机失去平衡,摇摇晃晃地坠落在空地上,没有爆炸。
“成功了!”对讲机里传来阿力木兴奋的喊声。
麦麦提松了一口气,趴在地上,大口地喘着气。他看着手里的88狙,枪托贴在脸颊上,仿佛能感受到陈峰的温度。“陈峰爷爷,谢谢您。”
任务结束后,麦麦提在笔记里写下了这次任务的细节,最后加了一段话:“今日方知,您留下的不是笔记,是答案——面对危险时的冷静,面对复杂时的精准,面对责任时的坚定,这些答案,藏在每一页纸里,藏在每一个字里,也藏在我们心里。”
不久后,李响和周航一起来到派出所。看到麦麦提写下的笔记,李响笑着说:“陈叔当年说,这笔记要留给能读懂的人,现在看来,你读懂了。”
周航拿起88狙,擦了擦枪托上的包浆:“这把枪,在你手里,比在我手里更有魂。”
麦麦提摇摇头:“不是我有魂,是这把枪,这本笔记,还有陈峰爷爷的故事,给了我魂。只要我们还记着这些,雪岭枪魂就永远不会散。”
那天下午,三人来到陈峰的墓前,献上一束格桑花。麦麦提把笔记放在墓碑前,轻声说:“陈峰爷爷,您的笔记,我读懂了;您的枪,我守住了;您的山河,我会一直守下去。”
山风吹过,格桑花轻轻摇曳,像是陈峰的回应。远处的昆仑山,依旧巍峨;边境线的铁丝网,依旧牢固;货运站的卡车,依旧来来往往;雪豹在山里漫步,牧民在草原上放牧,孩子们在阳光下奔跑——这一切,都是陈峰当年守护的模样,也是麦麦提现在守护的模样。
笔记里的答案,早已写在这片土地上;枪魂里的信念,早已刻在每个守护者的心里。雪岭枪魂,会永远守护着这片山河,直到永远。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雪岭枪魂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