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的南疆,风里已经裹着寒意,博物馆花田中的格桑花大多已经结籽,干枯的花茎却依然挺立,像是在坚守着最后的倔强。老枪展柜旁,那只张明远留下的旧水壶成了新的焦点——壶身的军绿色漆皮斑驳,壶盖处还留着一道细微的划痕,游客们路过时总会驻足,好奇地询问这只水壶背后的故事。
这天一早,小木拉提背着书包跑进博物馆,手里抱着一叠画纸,兴奋地冲到小艾克拜尔面前:“小艾克拜尔叔叔!你看!这是同学们画的老水壶!”小艾克拜尔接过画纸,一张张展开,只见纸上满是稚嫩却充满心意的画作:有的画里,老水壶挂在老枪的枪托上,旁边开着格桑花;有的画里,陈峰叔叔举着水壶递给张明远爷爷;还有的画里,孩子们围着水壶,听着故事。
“阿卜杜热合曼还在画背面写了字呢!”小木拉提指着一张画说。小艾克拜尔翻到画的背面,只见歪歪扭扭的字迹写着:“老水壶里装着温暖,就像老枪的精神一样,不会变冷。”看着这些画,小艾克拜尔的心里暖暖的,他突然有了一个想法:“小木拉提,我们把这些画贴在展示架上吧,让更多人看到孩子们眼里的老水壶。”
两人找来胶带和剪刀,小心翼翼地把画一张张贴在老水壶旁边的展示架上。游客们看到这些画,纷纷露出笑容,一位带着孩子的母亲指着画对孩子说:“你看,这只老水壶里装着战士们的友情,还有对这片土地的热爱,我们要记住这些故事。”孩子似懂非懂地点点头,伸手轻轻摸了摸画纸上的老水壶。
中午时分,李建军带着哨所的几名战士来到博物馆,其中还有新兵王磊。王磊刚到哨所不久,之前就听老兵们说起过老枪的故事,这次看到老水壶,眼睛里满是好奇:“小艾老师,这只水壶真的是当年陈峰前辈用过的吗?”小艾克拜尔点点头,拿起水壶,轻轻拧开壶盖——壶里干干净净,还残留着一丝淡淡的金属气息,仿佛还能闻到当年的茶水味。
“张爷爷说,这只水壶陪了陈峰前辈五年,”小艾克拜尔缓缓说道,“有一次巡逻,陈峰前辈把最后一口水给了发烧的张爷爷,自己却渴了一路。后来张爷爷退伍时,陈峰前辈把水壶送给了他,说看到水壶,就像看到彼此一样。”王磊听得入了迷,伸手轻轻碰了碰水壶:“原来这只水壶里装着这么深的情谊,以后我巡逻的时候,也要像陈峰前辈一样,照顾好战友。”
李建军看着战士们的样子,笑着对小艾克拜尔说:“小艾老师,下周我们哨所打算搞一次‘传承精神’主题活动,想邀请你带着老水壶和孩子们的画来给战士们讲讲,让新兵们多了解了解过去的故事,你看可以吗?”小艾克拜尔立刻答应:“当然可以!我还可以让小木拉提他们也来,给战士们念一念画里的故事。”
接下来的几天,小艾克拜尔忙着准备去哨所的东西,他把孩子们的画整理好,又找了一个干净的盒子,把老水壶小心翼翼地装进去,还特意放了几包格桑花籽——他想让战士们也种下格桑花,让老枪的精神和格桑花一起在哨所绽放。小木拉提也没闲着,他和同学们一起排练,打算到时候给战士们表演一个关于老枪和老水壶的小节目。
出发去哨所的那天,天气格外好,阳光洒在雪山上,泛着耀眼的光。小艾克拜尔抱着装老水壶的盒子,小木拉提和几个同学背着画纸,跟着李建军向哨所走去。路上,王磊好奇地问:“小艾老师,当年陈峰前辈巡逻的时候,是不是特别辛苦?”小艾克拜尔点点头:“那时候没有现在这么好的装备,冬天雪没到膝盖,夏天又特别热,但他们从来没有放弃过,因为他们知道,守护好这里,就是守护好家人。”
到了哨所,战士们早已在门口等候。小艾克拜尔把老水壶拿出来,放在桌子上,战士们围了过来,目光里满是敬意。小木拉提和同学们拿出画纸,一张张展开,阿卜杜热合曼站在前面,大声念着画背面的字:“老水壶里的温度,是战士们的爱心,我们要把这份爱心传下去!”
李建军拿起老水壶,对战士们说:“同志们,这只老水壶不仅装着当年的茶水,更装着戍边战士的精神——团结、坚守、奉献。我们要像陈峰前辈和张明远前辈一样,把这份精神融入到每天的巡逻中,守护好祖国的边境线。”战士们齐声回答:“是!”声音洪亮,在山谷中回荡。
活动结束时,小艾克拜尔把格桑花籽分给战士们:“这是博物馆花田的格桑花籽,大家可以种在哨所旁边,等花开了,就像老枪和老水壶在陪着大家一样。”战士们接过花籽,小心翼翼地收好。王磊握着花籽,对小艾克拜尔说:“小艾老师,谢谢您给我们讲这些故事,我一定会好好守护这里,不辜负前辈们的期望。”
夕阳西下,小艾克拜尔和孩子们踏上回家的路,回头望去,哨所的红旗在风中飘扬,战士们还站在门口挥手。小艾克拜尔知道,这只老水壶带来的不仅是过去的故事,更是一份温暖的传承——就像壶里曾经装着的茶水,无论过去多久,那份温度永远不会消散,会一直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守护好这片热爱的土地。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雪岭枪魂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