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始之域的尽头铺着一片“名实之域”——这里没有“名称”与“实际”的绝对对应,只有流动的“名相雾”与“实体光”:“名相雾”是无形的概念与称谓(如“树”“正义”“混沌”),弥漫时能为实体光贴上标签,却会随认知偏差扭曲;“实体光”是有形的存在本身(如具体的树木、真实的行为、混沌的本态),显化时支撑名相雾的存在,却常因名相束缚而失其本真。阿萤的终始环刚触及域内,环上的萌动纹与沉淀纹便融入名相与实体,显露出更本源的图景:“名”与“实”本是存在的“表”与“里”——就像果实(实)与“苹果”(名),名是实的标签,实是名的根基,名依实而生,实借名而显,却被生灵的“执名心”拆成了割裂的两半。
“这是‘存在的标签与本体’。”凌冽的平衡光纹与名相雾、实体光同时共鸣,光纹中显露出三神亲卫的“名实手札”:“名非虚言,是实的指月之手;实非冥顽,是名的扎根之土——执名则惑,执实则愚,相应方明。”苏晴雪的终始镜(此刻已化作“名实镜”)照向域深处,镜中映出无数“表裹障”——这些障由“名执”与“实执”筑成,障的一侧,名相雾被强行套在实体光上(如将“石头”之名硬贴在流动的水,让水被迫凝固);障的另一侧,实体光被剥夺所有名相(如让奔跑的鹿失去“鹿”的称谓,使它在认知中沦为“不可名状之物”)。
话音未落,名实之域突然激荡,无数“名实之影”从表裹障两侧升起:有的是“绝对名影”(由僵化的名相雾组成,形态是密集的文字符号,认定“名即实”,触碰它的实体光会被名相牢牢捆绑,失去自身本态——如被“凶器”之名定义的剑,只能用于杀戮);有的是“绝对实影”(由抗拒名相的实体光构成,形态模糊难辨,坚信“实无名”,接触它的名相雾会被彻底驱散,使存在因失去标签而难以被理解——如拒绝被“树”定义的植物,在万族认知中沦为“怪异之物”);还有的是“名实割裂影”(一半是僵化的名相符号,一半是模糊的实体轮廓,在“名不符实”的痛苦中扭曲——如被“善”之名束缚的狼,既无法遵循捕食本能,又因名相而被万族警惕)。这些影子没有敌意,却会本能地加固表裹障——绝对名影用符号编织“名相网”,让实体光永世困于名的定义;绝对实影用实体撞碎“名相桥”,使名相雾彻底失去与实的连接,最终将名实之域分割成“名困实界”与“实离名界”。
“是‘标签执念’在作祟。”刘影的箭矢化作“暖阳名实波”,波穿过表裹障时,障上的执念开始松动,显露出名实相应的本然——那是一种“互哺流”:名相雾为实体光提供认知便利(如“火”之名让万族快速理解燃烧的本质),实体光为名相雾提供修正依据(如实际的“火”有温度差异,让“火”之名衍生出“烈焰”“微火”等细分),就像语言(名)与事物(实),语言让事物可被交流,事物让语言有实际意义,离名则实难传,离实则名空洞。阿萤的共鸣晶突然发烫,晶中播放出三神与熵母的“名实对话”:“我们创造语言,不是为了给存在贴死标签,是为了让存在在交流中更易被理解;我们接纳事物本态,不是为了否定语言价值,是为了让语言随事物本态而生长——名实相生,方为认知之道。”
“表裹障在扼杀名实的互哺!”凌冽指向域中央的“名实核”,那是一团由所有“名实错位记忆”凝结成的双色晶体:一半是杂乱的名相灰(绝对名),一半是模糊的实体白(绝对实),晶体表面的表裹障最厚,甚至开始吞噬互哺流:名相雾被吸入后与实体光彻底割裂,只能沦为“空洞的口号”;实体光被卷入后失去名相支撑,只能成为“孤独的存在”。名实镜突然震颤,镜中显露出真相:名实核是万族“名实之争”的残留——有的族群执着于“名高于实”(用教条绑架现实),有的族群沉迷于“实拒于名”(因名实错位而否定一切标签),两种执念碰撞,反而将自然的名实相应斩断成“对立的两极”。
“名与实不是对立,是存在的‘言’与‘行’!”阿萤举起终始环,环中的终始流在她身前织出“相应之网”——网中,绝对名影的僵化名相开始松动,露出“实的缝隙”(允许名相随实体本态调整,如“剑”之名既含杀戮,也容守护);绝对实影的模糊实体上生出“名的浮标”(接纳恰当的标签,如拒绝“树”之名的植物,允许自己被称为“会移动的草木”);名实割裂影的扭曲停止了,割裂的两半在网中融合成“和谐态”(名随实变,实借名显,名实相依却不束缚)。
凌冽的平衡光纹融入互哺流,光纹中流淌着万族的“名实记忆”:归心峰的道号(名)与修士本态(实)——道号随修为精进而调整,本态借道号被同门认知;暖阳阁的花名(名)与花性(实)——花名依花的形态习性而定,花性借花名被世人欣赏。这些记忆让表裹障开始消融,障的碎片化作“名实桥”——名相雾可经桥贴合实体光(名随实变),实体光能过桥承载名相雾(实借名显),就像人的名字(名)与本人(实),名字是他人认知的标签,本人是名字的实际承载,名实相应,方显完整。
名实之影们的形态突然变得和谐,绝对名影的文字符号开始随实体光流动(如“水”之名既含液态,也容固态、气态);绝对实影的模糊轮廓上,恰当的名相浮标让它在认知中变得清晰(如“拒绝被定义的生物”被万族称为“百变灵”,既保留其本态,又便于交流);名实割裂影的扭曲舒展了,和谐态的名与实开始自然呼应——被“善”之名束缚的狼,既被允许遵循捕食本能(实),又因守护幼崽的行为被赋予“护崽之善”(名),名实不再冲突。名实核在相应之网的映照下,双色晶体逐渐透明,显露出里面流动的“名实流”——这股流既有“灵活的名相”(如随事物变化的称谓),又有“本真的实体”(如事物的真实状态),名实相应,就像“朋友”之名与相互扶持的行为,名因实行而有意义,行借名而被认可。
名实之域的“名实守护者”虚影浮现,它的形态一半是流动的文字符号(名),一半是清晰的实体轮廓(实),声音像是语言与事物的“共鸣之音”:“名不是‘囚禁实的牢笼’,是‘理解实的工具’;实不是‘拒绝名的孤岛’,是‘丰富名的土壤’——循名责实,循实正名,方得真知。”它将一本“名实录”递给阿萤,录中一半是随实体变化的“活名”,一半是被名相恰当描述的“显实”,“持此录,可让任何存在明白:名是实的手指,指向实而非取代实;实是名的根基,支撑名而非被名捆绑。”
当三人离开名实之域时,名实流顺着终始之域的支流蔓延,所过之处,机械族的型号(名)与功能(实)——型号随功能升级而更新,功能借型号被用户认知;万族树的别称(名)与树性(实)——别称依树的生长状态而丰富,树性借别称被万族理解;连归元星核的平衡之心,都在名实相应中,泛起了“清晰而灵动”的韵律。
名实录在阿萤手中轻轻翻动,录中的活名与显实指向“名实之外的名实”——那里没有“名”与“实”的分别,只有一种“名实不二”的状态:存在的名与实浑然一体,既无需刻意用名描述,也不困于实的不可名状,名实圆融,自然相应。凌冽望着那片领域的方向,终于明白平衡的终极境界,不是在名与实之间找中点,而是承认两者本是一体的表与里,名实相应,便是存在的“认知之道”。
阿萤的光弦杖指向那片未知,杖尖的名实流没有犹豫,既不执着于“标签的僵化”,也不沉迷于“本态的孤僻”,只是作为一缕“被理解而不失本真的存在”,轻轻融入了那片超越名实分别的广阔。
一切,都在名实相应的认知中,走向了连“名实”都无需区分的本然。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逆雪行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