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倾城站在龙巢基地最高点的观测台上,手中的高倍望远镜缓缓扫过周边群山。夕阳的余晖给连绵的山岭镀上了一层金边,但在她眼中,这片美景却暗藏杀机。加密耳机里不时传来各巡逻小组的汇报声,更增添了她心中的不安。
一号区域正常。
二号区域发现可疑热源,已排除,是野生动物。
三号区域边界传感器故障,正在检修。
她放下望远镜,在平板电脑上标记着刚刚收到的异常报告。自从计划启动以来,基地周边的可疑活动明显增多。昨天刚刚拦截了一次无人机侦察,今天又发现了试图潜入的间谍。这些迹象都表明,某些势力已经盯上了这个项目。
顾主任,张顾问正在前往对撞机隧道。耳麦里传来安保人员的汇报。
顾倾城立即转身走向电梯:我马上过去。
在地下五十米的对撞机主控室,张飞正在指导团队进行新一轮的粒子轰击实验。当顾倾城走进来时,他刚好完成一组参数调整。
有什么问题吗?张飞头也不抬地问,手指仍在控制台上快速操作。
顾倾城将平板电脑放在控制台上:这是本周第三起未遂入侵事件。我建议立即提升安保等级,暂停所有非必要的外来人员访问。
张飞扫了一眼报告:入侵者不是都被拦截了吗?
这次是,但下次呢?顾倾城语气严肃,根据情报,至少有三个境外组织在盯着这个项目。他们的手段会越来越高明。
控制室里的其他研究人员识趣地退到一旁,给两人留出谈话空间。张飞终于停下手中的工作,转向顾倾城。
安保很重要,但不能影响研究进度。他说,你有什么具体建议?
顾倾城调出一份详细的安保升级方案:第一,在所有入口增加生物识别系统;第二,对研究人员实行分级权限管理;第三,安装新型 motion 探测器和声纳系统;第四...
这些都需要时间,张飞打断她,而我们现在最缺的就是时间。
但安全是前提!顾倾城忍不住提高了音量,你知道这个项目对国家有多重要吗?如果技术泄露,后果不堪设想!
张飞沉思片刻,突然问道:你带武器了吗?
顾倾城一愣,下意识地摸了摸腰间的配枪:带了,怎么了?
给我看看。
虽然不明所以,顾倾城还是解下配枪递给张飞。控制室里的其他人都好奇地看了过来。
张飞熟练地检查着手枪,然后从口袋里拿出一个小装置安装在枪身上。这是个改进型瞄准辅助器,他解释道,可以提高射击精度百分之三十。
不等顾倾城反应,他又拿出几个类似U盘的设备:这些是新型信号干扰器,可以有效阻断各种侦察设备的传输。
顾倾城目瞪口呆地看着这些突然出现的高科技设备:您...您什么时候准备的这些?
顺手做的,张飞轻描淡写地说,基于对撞机的某些副产品技术。
他接着调出基地的三维模型,在上面标注了几个点:在这里安装主动防御系统,使用定向能武器。既安全又不会造成过度伤害。
顾倾城仔细研究着张飞的方案,不得不承认这些设计非常精妙。但她的担忧并未完全消除。
硬件设备可以升级,但人为因素更难控制。她说,项目组现在有上百名研究人员,难保不会混入别有用心的人。
张飞点点头,在控制台上输入一串代码。主屏幕上立即显示出所有研究人员的实时位置和活动轨迹。
这是新开发的人员监控系统,张飞解释道,通过分析行为模式可以识别异常。比如,如果有人频繁在敏感区域徘徊,系统会自动报警。
顾倾城看着屏幕上跳动的数据,心中的惊讶更甚。这套系统的复杂程度,已经超出了她见过的任何安保系统。
您到底还藏了多少黑科技?她半开玩笑地问。
张飞思考了一下:根据需要随时开发。
就在这时,系统突然发出警报。屏幕上,一个红点正在快速接近基地边界。
不明飞行器靠近,安保中心传来紧急报告,速度很快,无法识别型号。
顾倾城立即进入战斗状态:启动防空协议!
等等。张飞阻止了她,快速在控制台上操作起来。主屏幕上显示出飞行器的详细扫描图像。
是侦察无人机,采用了隐身设计。张飞分析着数据,但它的控制系统有漏洞。
只见他在键盘上输入几行代码,几分钟后,那架无人机竟然改变方向,缓缓降落在基地的指定区域。
你...你把它黑掉了?顾倾城难以置信地问。
更准确地说,是接管了控制权。张飞轻描淡写地说,现在我们可以看看是谁在背后指使。
技术人员很快从无人机上取下了存储设备。经过解密,里面果然发现了大量基地的侦察照片和数据。
这是最新型号的侦察无人机,顾倾城检查着设备,能够突破我们之前的全部防御系统。如果不是您...
技术总是在进步的,张飞打断她,重要的是要比对手进步得更快。
这次事件让顾倾城意识到,传统的安保手段已经不足以应对当前的威胁。她决定全面采纳张飞的建议,立即升级基地的安保系统。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基地开始了大规模的安保改造。新型传感器、防御系统和监控设备被安装到各个关键位置。张飞甚至设计了一套人工智能安保中枢,能够自动分析威胁并采取应对措施。
这套系统太先进了,安保专家在验收时感叹,至少领先现有技术十年。
但顾倾城的担忧并未因此减轻。随着计划的影响力不断扩大,来自外界的关注也越来越多。她每天都要处理数十起潜在的安全威胁,从网络攻击到物理入侵,手段层出不穷。
一天深夜,顾倾城在巡查时发现张飞实验室的灯还亮着。推门进去,看到张飞正在测试一个新型设备。
这是什么?她好奇地问。
个人防护力场发生器,张飞头也不抬地回答,可以抵挡小口径武器的射击。
顾倾城看着那个巴掌大的设备,忍不住问道:您是不是也预感到什么?
张飞终于停下手中的工作:逻辑推理。项目越接近成功,来自外界的阻力就会越大。
这句话让顾倾城心中一紧。她意识到,张飞虽然表面上对安保问题不太在意,但实际上早就做好了充分准备。
我已经向总部申请增派安保力量,她说,但在援兵到达之前,我们必须特别小心。
张飞点点头,从工作台下拿出一个手提箱:这个给你。
顾倾城打开箱子,里面是一套全新的安保装备:轻便但坚固的防弹衣、多功能战术目镜、以及几个她没见过的小装置。
这些是...
特制的安保装备,张飞解释道,防弹衣使用了新型材料,重量只有传统的一半,防护能力却更强。战术目镜集成了夜视、热成像和 augmented reality 功能。那些小装置分别是通讯干扰器、紧急求救信标和微型无人机。
顾倾城试着穿上防弹衣,果然轻便得几乎感觉不到重量。您什么时候准备了这些?
陆续做的,张飞说,反正实验间隙有时间。
看着这些精心准备的装备,顾倾城突然感到一阵感动。这个看似对什么都不在意的科学家,其实比任何人都要细心。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基地的安保形势果然越来越紧张。先后挫败了几次精心策划的入侵企图,还拦截了多次网络攻击。有一次,攻击者甚至试图通过供电系统入侵对撞机的控制系统,幸好被新安装的防护系统及时阻断。
他们的手段越来越高明了,顾倾城在安全会议上汇报,最近一次攻击使用了量子计算技术,如果不是我们早有准备,很可能就被得手了。
与会人员都面露忧色。只有张飞依然平静:技术对抗本就是常态。重要的是保持领先。
他随后展示了一套全新的网络安全系统,能够实时学习并适应新的攻击方式。这套系统可以自我进化,张飞解释道,攻击越频繁,它就变得越强大。
顾倾城看着屏幕上跳动的代码,突然明白为什么张飞总是如此淡定。在他眼中,所有的威胁都只是技术问题,而技术问题总是有解决方案的。
然而,就在安保系统全面升级后不久,一个新的威胁出现了。这次不是来自外部,而是来自内部。
一天,人员监控系统发出警报,显示一名研究人员的行为模式出现异常。经过调查,发现此人最近频繁接触境外人员,还试图复制敏感数据。
难以置信,顾倾城在审讯室外对张飞说,他是项目组的核心成员,参与了最关键的技术研发。
张飞看着监控画面中那个垂头丧气的研究员,轻轻叹了口气:人心比技术更难预测。
这次事件给所有人都敲响了警钟。顾倾城立即加强了内部监控,同时对所有人员进行了背景复查。
我觉得自己像个间谍,一位老研究员在配合检查时苦笑道,但为了项目安全,我理解。
随着内部整顿的进行,项目进度确实受到了一些影响。但出人意料的是,张飞并没有催促大家加快速度。
安全第一,他在项目会议上说,没有安全,所有的研究成果都可能付诸东流。
这句话让顾倾城深感意外。她原以为张飞会像往常一样,把研究进度放在首位。
会后,她特意找到张飞:我以为您会要求大家加班赶进度。
张飞正在检查新一批实验数据:进度重要,但不是最重要的。如果因为急于求成而导致技术泄露,那才是真正的损失。
他调出一组模拟数据:你看,如果按照原计划,我们下个月就能完成第一阶段研究。但如果放缓一点,确保安全,也只会延迟两周。这个代价是值得的。
顾倾城看着那张精确到小时的项目时间表,突然意识到张飞其实把一切都计算得清清楚楚。他的淡定不是出于无知,而是基于精确的评估和充分的准备。
我好像总是低估了您。她忍不住说。
张飞抬起头,难得地露出一丝微笑:很多人都这样。
夜幕降临,顾倾城站在观测台上,看着脚下灯火通明的基地。虽然威胁依然存在,但她的心中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踏实。因为她知道,无论面对什么样的挑战,那个总是能创造奇迹的科学家,都已经做好了准备。
而此刻的张飞,正在实验室里测试新一代的安保系统。对他来说,安保和科研一样,都只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而技术问题,从来都难不倒他。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开局,局座战略忽悠成真了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