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有了决断后,李恪便不再多想。
他打算一边游历神州大陆,一边寻找合适的弟子。
当然,若是在沿途中遇上正邪两道的修真门派,他也不介意光顾一番,为自己积累更多的积分。
于是,李恪在河阳城内仅停留一天,便再次踏上旅程。
这一次,他并未着急赶路,而是效仿周一仙化身江湖相师,抓来一头藏于深山、有千年修为的牛妖,将其暴揍一顿后,当作临时坐骑。
这牛妖别的本事或许一般,但当做脚程是真的不错,日行万里轻轻松松。
李恪想了半天,最终为其取名“大青牛”,一路骑着,晃晃悠悠地来到距离河阳城不远的小池镇。
只是,让李恪意外的是,整座镇子格外安静。他用神识一扫,顿时知晓缘由,不禁微微一笑。
他拍了拍身下的大青牛,指挥道:“走吧,去小镇中心。”
听到李恪的吩咐,大青牛“哞”了一声。
尽管它心中万分不情愿,却也不得不照做,载着李恪径直朝小镇中心走去。
想它青牛好歹也是一方大妖,即便正道领袖青云门的那些上清境的长老也不敢轻易招惹它。
双方向来井水不犯河水,它又从未伤害过人类,平日只在自己的地盘晃悠,从不招惹是非。
没想到这个天杀的清歌道长,突然找上门来,还莫名其妙揍了自己一顿,逼自己成为他的坐骑。
简直是岂有此理,太欺负牛了。
它很想反抗,也反抗了,可后果却是被揍得更惨。
要不是这位爷留了手,它这老牛恐怕就直接一命呜呼了。
无奈形势比人强,识时务者为俊杰,看在对方拿出百年《朱果》的份上,它老牛只能勉强答应,成为他的坐骑。
只希望对方能信守承诺,二十年后放自己离开。
也就在大青牛陷入自我安慰的时候,一人一牛便已经抵达了城镇中心的告示牌前。
还不等大青牛回过神来,李恪便直接从大青牛的背上跳了下来。
一脸笑意地看向坐在不远处的一老一少。
一老一少自然也看到了李恪,尤其是李恪身后老黄牛身上挂着的算命幡。
上书写着“铁口直断”四个龙飞凤舞的大字,格外引人瞩目。
老者身边的少女忍不住惊呼道:“呀,爷爷,这是有人来和您抢生意了。”
老者没好气地瞪了少女一眼,“去去去,瞎说什么呢!”
随即看向走过来的李恪,语气慈祥、笑呵呵地打起了招呼:“小友好手段啊,竟然将河阳城外的那头大青牛给降服了。”
很明显,他第一时间便看穿了大青牛的来历。
面对老者的称赞,李恪也是一脸笑呵呵地答道:“道友谬赞了,贫道可没那个本事。
是这头大青牛见我英俊潇洒,玉树临风,主动凑上来,非要成为我的坐骑。”
“贫道赶都赶不走,只能无奈收下,倒是让道友见笑了。”
听到李恪说出如此不要脸的回答,老者忍不住嘴角直抽搐。
李恪身后的大青牛更是瞪大了眼睛,一脸难以置信地看向李恪,怎么也想不明白,对方为何能说出如此无耻的话。
它是自愿的吗?明明是被逼的!
但想起对方的手段,只能乖乖低下头,默默承受。
老者身边的小丫头倒没想那么多,不知为何,见到李恪她总有一种很亲切、想要靠近的感觉。
于是主动凑了上来,瞪着她那大大的眼睛,好奇地看向李恪:“大哥哥,我叫周小环,你怎么称呼呀?”
李恪微微一笑,主动蹲下身子,和小丫头平视,语气温和地自我介绍道:“小妹妹,贫道清歌,你可以称呼贫道清歌道长。”
周小环闻言,眼前一亮,问道:“清歌道长?是‘东风吹雨杨花落,清歌细绕鸣钟阁’的清歌吗?”
李恪一脸笑容地肯定道:“是啊,小环你真厉害。”
听到李恪的夸赞,周小环脸上的笑容更加灿烂,主动拉起李恪的手,走到自己爷爷面前,介绍道:“大哥哥,我给你介绍一下。”
“这位是我的爷爷,也是和你一样的相师哦!”
李恪微微一笑,主动行了一个道家拱手礼,“贫道清歌,见过道友。”
见对方如此客气,老者同样还了一礼,“老道周一仙,见过清歌道友。”
随即两人相视一笑,第一次试探到此结束。
不等李恪开口,周一仙这个老狐狸的第二次试探便接踵而至:“敢问道友来自何方?”
“以道友的实力和这身飘然若仙的气质,老道不该没听说过啊!”
面对周一仙的询问,李恪依旧笑呵呵地答道:“道友说笑了,‘飘然若仙’这个词,贫道可担当不起这等夸赞。”
“贫道不过是个初出茅庐的小人物,哪有什么名声,道友自然也就没听说过。”
听到李恪的回答,周一仙呵呵一笑,语气慈祥地继续试探:“道友自谦了,以道友的本事,怎么可能是小人物。”
“敢问道友,来自何门何派,竟能培养出道友这样的天骄?”
李恪不急不缓地答道:“道长谬赞了,贫道可当不起‘天骄’这个称呼。”
“至于贫道的来历,那更不值得一提,不过是来自一座名为‘真一观’的小道观而已,即便说出来,恐怕道友也没听说过。”
听到“真一观”这个名字,周一仙皱了皱眉,他还的确没有听说过有这么一个道观。
于是好奇地询问:“哦,能培养出道友这样人物的道观,怎么可能寂寂无名?只是,恕老道孤陋寡闻,的确没听说过。”
“敢问道友,你口中的‘真一观’在什么地方,老道也想去拜访一下。”
面对周一仙的追问,李恪并未第一时间回答,而是伸出右手,揉了揉一直盯着自己看、年仅三岁的周小环的脑袋。
语气温和平静地答道:“恐怕要让道长失望了。
贫道这次下山历练的目的之一,便是寻找合适的地方重建‘真一观’,至于之前的道观,已经随着我观主师兄归真,深埋于大山,不复存在。”
“而我,便是这一代的新任观主。”
听到李恪的回答,周一仙一脸诧异,随即一脸歉意道:“道友莫怪,是老道多嘴了。”
李恪不在意地摆了摆手,“道友无需如此,这也是我们‘真一观’的规矩,每一代只收下一名弟子。
每代观主归真后,便与道观共同埋葬,新任观主则需重新选址,重建‘真一观’。
至于贫道,情况比较特殊,由观主师兄代师收徒,贫道便是这一代的新任观主。”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大唐问道:逍遥万界游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