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远把U盘从电脑上拔下来,放进抽屉最里侧。他拿起笔,在笔记本上重新画了一条线,写下“原始合同”四个字,下面划了三道横线。
档案室的门开着,老打印机发出低沉的响声。周正言站在门口,手里拿着一叠刚盖完章的调档申请单。
“工商局那边要两个工作日。”他说,“知识产权局更慢,材料得市里审批。”
林远点头,接过文件夹。纸张边缘有些毛糙,像是用了很久的复印机。
“银行流水呢?”他问。
“你写的调查令申请,我已经签了。”周正言顿了一下,“但别指望他们主动配合。这种企业,账户往来复杂,查起来费劲。”
“我知道。”
周正言没走,站在桌边看了会儿白板上的案件编号。“L277-商知01”,下面是几行铅笔写的线索,还没来得及擦。
“你真打算一条条查下去?”
“只能这样。”
周正言叹了口气,转身走了。脚步声在走廊里慢慢消失。
林远打开抽屉,拿出一张城市地图。城西的老工业区被红笔圈了出来。他用尺子量了下距离,标注出赵志明工厂的旧址和对方控股公司现在的办公地点。两点之间直线不远,中间隔着一个废弃的物流园。
他拨通老陈的电话。
“你说的那个会计,联系上了吗?”
“人找到了。”老陈声音压得很低,“在郊区住,前两天还在给人做账。但他不敢见面,怕惹事。”
“能把付款记录发过来吗?”
“我让他先传一部分扫描件,说是亲戚要用。”
电话挂了不到二十分钟,邮箱提示音响起。附件有三个pdF文件,命名方式是“2019年q3付款汇总”“技术团队补贴清单”“设备采购发票”。
林远点开第一份。表格格式老旧,抬头是合作初期用的临时公司名称。金额一栏写着“研发支持款”,每月固定转入赵志明个人账户,持续了两年零四个月。
最后一笔打款时间是对方完成股权变更的前十天。
他翻到第二份文件,团队补贴名单上有七个人的名字,其中两人备注为“核心参数调试组”。这和赵志明提到的技术骨干吻合。
第三份发票显示,一批高精度传感器由赵志明团队采购,总价超过八十万。付款方是合作公司,但报销流程走的是技术部门直报。
林远把三份文件打印出来,贴在墙上。又从U盘调出微信截图,按时间顺序排列。最早的对话发生在项目启动三个月后,内容是关于某项工艺参数的调整方案。对方负责人回复:“按你们的节奏来,数据稳定了再推进。”
半年后的一条消息变了语气:“专利申报准备启动,资料尽快交上来。”
而此时,技术日志里的关键测试还未完成。
他在纸上列出时间对照表:
- 2020年4月:最后一次完整测试记录
- 2020年6月:对方提交专利申请
- 2020年7月:赵志明被冻结表决权
间隔太短。从实验收尾到专利上报,正常流程至少需要一个月整理材料。除非……数据早就准备好了。
他抓起笔,在“专利申报”旁边写上“倒签可能”。
手机震动。老陈发来一条短信:“会计说,当年所有原始凭证都被对方以‘税务合规’名义收走了,只留下这些副本。”
林远盯着屏幕。副本没有签字页,也没有财务章。法律效力有限。
他转头看向白板。之前列的三类证据现在被分成三块区域。绿色区只有微信截图和信用报告;黄色区多了付款扫描件;红色区依然空着——合同、银行流水原件、技术人员证言,全都没拿到。
他拿红笔在“原始合同”上画了个圈,又连向“专利申报时间点”。两条线交叉处,写下“突破口”。
这时,办公室门被推开。老陈提着一个塑料袋进来,放在桌上。里面是一摞A4纸,用回形针夹好。
“这是会计冒风险导出来的。”他说,“是2019年到2020年的转账明细,从公司公账打给赵志明的每一笔都有记录。他还保留了一份备份U盘,但我没敢要。”
林远快速翻看。每一笔款项用途都写得很清楚:“技术开发费”“设备维护补贴”“团队激励金”。总额超过两百万。
更重要的是,所有转账都在股权变更前完成。之后,资金往来戛然而止。
“这个人愿意出庭作证吗?”
“他不说。”老陈摇头,“只说如果哪天真开庭了,他会去法院门口站着。”
林远把材料归类,放进文件夹。抬头看了看墙上的钟,已经下午四点。
他打开电脑,新建一份文档,标题是“证据链框架”。下面分三栏:
**已掌握项** | **待补强项** | **获取途径**
第一行填入“部分付款凭证(扫描件)”,第二行是“微信沟通记录(截图)”,第三行加上“企业信用信息(公开)”。
停顿片刻,他又在下方单独列出三项:
1. 原始合作协议 —— 需通过工商备案调取或寻找签署人线索
2. 专利申报全套材料 —— 需法院调查令调取
3. 技术团队成员访谈 —— 需逐个联系并确认意愿
光标在屏幕上闪着。他知道,这三条中的任何一条卡住,整个案子都会停滞。
他合上电脑,起身走到白板前。拿起记号笔,在最上方写下:“不能因为难,就不做。”
笔尖划过纸面的声音很轻。他把这句话框了起来,然后退后一步。
阳光斜照进来,落在那行字的右下角。影子一点点拉长。
他坐回位置,翻开笔记本,在最后一页写下几个名字:赵志明、会计、技术骨干。每人后面画了一个问号。
门外传来钥匙转动的声音。周正言走进来,手里拎着一个药包。
“档案室晚上十点关门。”他说,“你要用打印机,抓紧。”
“谢谢。”
周正言没多留,放下药包就走了。门关上前,他回头看了一眼白板上的字,嘴唇动了动,没说话。
林远打开药包,里面是几盒冲剂,标签写着“养胃颗粒”。他没拆,放在抽屉里。
重新打开电脑,他把新整理的证据框架发给陈默,抄送自己。邮件正文只有一句话:“请协助核查以下材料的真实性和可采性。”
发送成功后,他点了刷新。收件箱空白。
他站起来,把墙上的地图重新钉紧。手指碰到图钉时,发现指尖沾了点灰。那是之前贴发票留下的痕迹。
窗外,一辆洒水车缓缓驶过,喷头旋转着洒出弧形的水雾。马路对面的写字楼亮起了灯。
林远关掉台灯,办公室只剩下电脑屏幕的光。他盯着白板看了很久,忽然注意到一件事。
赵志明提供的微信截图里,有一张对方法务发来的文件预览图。文件名是“技术转让确认书V3.pdf”。
而他在工商局调取的章程变更材料中,附件清单里写着同一份文件,版本却是“V1”。
版本不一致。
他迅速翻出U盘,重新打开图片。放大文件名部分。V3清晰可见。
他又调出自己刚收到的付款凭证扫描件,查看属性信息。创建时间是2020年5月18日。
而专利申报日期是5月22日。
四天。足够把一份早已准备好的文件包装成“新签署”的材料。
他拿起笔,在笔记本上写下:“版本差异→文件倒签→程序违规→可质疑专利有效性”。
心跳快了一些。
他站起身,想给老陈打电话,手伸到一半又停下。
现在还不能惊动任何人。
他把所有纸质材料收进文件夹,锁进柜子。电脑关机,拔掉U盘。
坐下后,他最后看了一眼白板。红笔写的“突破口”还在那里。
他打开抽屉,取出一张新的A4纸,写下一行字:“下一步,找签署人。”
笔尖停在纸上,墨迹慢慢晕开。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林远的律师生涯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