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疏念毕,大殿之内,一片死寂。
张凤翼这封绝笔,没有推诿,没有求饶,只有沉痛的忏悔和对军事弊端的深刻揭露。
那些原本准备弹劾他的人,此刻也哑口无言。人已死,且死前仍在忧心国事,再行攻讦,已显得毫无意义,反倒让自己成了那不近人情之人。
更何况以崇祯以往行事,只要不是滔天罪过,既然死了,那也就一笔勾销了。
崇祯皇帝的目光缓缓扫过鸦雀无声的朝堂,最终,落在了武官班末,那个一直静默无声的年轻将领身上。
殿内所有人的目光,似乎也都随着皇帝,飘向了那个陌生的风头人物,却又身处争议
漩涡的川将杨凡屹立不动。
御座之上,崇祯皇帝缓缓站起身。
他目光如炬,扫过下方熙攘的群臣,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朕意已决!”
“川东副总兵杨凡,勤王有功,忠勇可嘉,更兼韬略非凡,实乃国之干城!”
他深吸一口气,一字一句,清晰地下达了最终的旨意:“擢升杨凡为援剿总兵,并授从二品镇国将军武勋,专司机动救援,剿寇平叛!再挂平贼将军印!先行剿办流寇,再图辽东!
特赐便宜行事之权,赐尚方宝剑一柄,副总兵及以下,有先斩后奏之权,总兵不用命,亦可立夺其位!加封太子少保衔,赐斗牛服一袭,麒麟玉带一条!”
这一连串的封赏已然让群臣动容,尤其是“平贼将军印”和“便宜行事”、“先斩后奏”的权力,在朝堂上更是极为罕见的信任和重权。
崇祯的话还未完,仅停了一息,便继续高声道:“另!特许杨凡此后奏折,直抵御前,不受通政司转交,任何人不得截留延误!其所行战守之事,文官及各镇官吏,不得以任何缘由掣肘碍事,违者以贻误军机论处!”
“其所辖兵额,准予扩充至两万!每兵每月饷银立为专项,每兵实发二两,足额发放!再每月下发两万两军需银以足武备!特饷共六万两,一半由户部筹措拨付,另一半……由朕的内帑直接支应!所有军饷,设立专账,直发到军,严禁各级经手官员克扣,不容一两漂没!”
“轰!”
这一下,整个朝堂彻底无法保持安静了。
不仅给予了极高的名位和生杀大权,打破了文官监督的惯例,更是由皇帝的内帑直接分担了一半军饷,并规定了直发到军。
这是何等的殊遇与信重,温体仁一系的官员面露喜色,他们阵营如今拥有一个能征善战,又简在帝心的武官,对东林党气势上更是此消彼伏。
东林党人则大多脸色难看,欲言又止,但在皇帝如此决绝的态度和张凤翼那封绝笔面前,一时竟找不到合适的理由反驳。
毕竟这个人并不是像袁崇焕那般,靠什么空口白话,或是什么杀敌两百余的宁远大捷,其所得一切,都是靠实打实的战功。
杨凡站在武官班末,能清晰地感受到从四面八方投射而来的目光。
震惊、嫉妒、审视、期待……复杂难言。
他深吸一口气,立刻出列,趋行至御道中央,撩袍跪倒,朗声道:“臣,叩谢陛下天恩!”
……
退朝的钟声余音尚在耳畔,杨凡便再次被内侍引至建极殿后的平台。
此番,平台上再无那么多阁臣武将,唯有崇祯皇帝一人负手立于廊下,眺望着宫城外远方的天际。
秋风拂过,吹动帝王衣角,更显身形单薄。
杨凡行礼毕,崇祯转过身,脸上带着早朝时未曾完全消退的激动潮红。
他目光灼灼,从身旁内侍捧着的鎏金剑匣中,郑重取出一柄寒气森然的长剑。
“杨卿。”
崇祯的声音依旧激动,他双手将剑举起。
“朕身困于这九重宫阙,不能亲执干戈征战沙场。今日,便以此尚方宝剑赐卿!望卿持此剑……”
“斩尽乱臣贼子!!!”
杨凡神色一凛,感受到那剑身传来的冰冷与来自对方的期望。
他深深躬身,双手高举过顶,恭敬地接过这柄象征着至高皇权与生杀予夺的兵器。
尚方宝剑。
副总兵及以下,有先斩后奏之权。总兵以上不用请命,可立夺其位!文官五品以下官员亦可先斩后奏!
尚方宝剑与当今圣上信任相辅相成,有此剑,代表已脱离常规文武官,傲立朝堂内外。
杨凡沉声道:“蒙陛下信重,臣,谨记于心!必以此剑,廓清寰宇,不负圣托!”
崇祯见杨凡接过宝剑,眼中欣慰与急切交织。
他急切地上前一步,压低了声音,语气却更加炽烈:“五年!五年时间!五年之内,你若能为朕剿平流寇,收复辽东……”
他顿了顿,仿佛咬牙下定了某种决心,一字一句道:“朕,绝不吝啬……封侯之赏!”
此言一出,连旁边的王承恩都微微动容。
崇祯皇帝在位以来,从未封过外姓侯爵,即便是力战而死的将领,最高也不过伯爵,也是死了才给。这份许诺,已是他的极致恩荣!
杨凡立刻躬身:“陛下隆恩,臣感激涕零!臣必当竭尽所能,肝脑涂地!只要粮饷充足,将士用命,无人掣肘,臣……必定两年靖寇,三年平辽,海内安靖指日可待!”
“好!朕信你!”崇祯连连点头,脸上露出难得的、真正开怀的笑容。
------------------
注释1:
崇祯朝尚方宝剑的专杀权在制度上主要针对武官,但对文官也有明确限制。
例如,杨嗣昌于崇祯九年获赐尚方宝剑时,崇祯帝明确其权限为“文官自监军、兵备司及饷司、府州县等官,武官自副、参以下”。这意味着文官中的监军、兵备道、府州县官(从四品至七品)等低于正四品的官员,若违反军令或贪腐,持剑者可先斩后奏。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明末:从赤贫到雄掌天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